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北方地區池塘主養長豐鯽試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為了加快長豐鯽在吉林省的推廣應用,選取2口面積均為2 668 m2的試驗池塘,以長豐鯽夏花苗種為試驗對象,放養12萬尾/hm2,開展池塘主養1齡長豐鯽苗種試驗。結果表明,經過118 d的養殖試驗,養殖成活率平均為76.7%,出池規格平均為189.4 g/尾,平均產量為17 432.3 kg/hm2。長豐鯽生長速度快,產量高,適應性強,適合在北方地區推廣養殖。
  關鍵詞    池塘;長豐鯽;生長速度;抗病力;北方地區
  中圖分類號    S965.1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198-01
  長豐鯽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聯合培育的四倍體異育銀鯽新品種[1]。長豐鯽體型好,與普通鯽魚處觀一致;生長速度快,1、2齡魚分別比異育銀鯽D系快25.06%~42.02%和16.77%~32.10%。長豐鯽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營養豐富;鱗片緊密,不易脫落;遺傳性狀穩定,便于保種;抗逆性強[2]。為了加快該魚在吉林省的推廣應用,2018年舒蘭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長春綜合試驗站聯合申報吉林省推廣示范項目“池塘養殖長豐鯽試驗示范”?,F將試驗示范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池塘選擇
  選擇2口面積均為2 668 m2的池塘,池深2.2 m,最大蓄水深1.8 m,池底平坦、淤泥30 cm左右,水源為地下水和水庫水,注、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備1臺自動投餌機和2臺3.0 kW葉輪增氧機。
  1.2    放養前準備
  1.2.1    清塘、注水。清塘藥物選用生石灰,用量1 200 kg/hm2。清塘后5~7 d注水,注水深80 cm左右。注水時用細篩絹將注水口包好,以防野雜魚及蛙卵進入池塘。
  1.2.2    施肥。注水后,立即施入發酵好的有機肥培育魚苗適口餌料生物,施肥量為7 500~9 000 kg/hm2,將發酵好的有機肥兌水調成漿狀全池均勻潑灑。
  1.3    苗種放養
  長豐鯽夏花苗種放養量為12萬尾/hm2,搭配品種為鳙魚1.5萬尾/hm2、白鰱2.25萬尾/hm2。夏花苗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放養時間選在施肥1周后池水中浮游動物達到高峰期時。浮游動物高峰期魚苗下塘,確保有充足、適口的天然餌料,可以提高苗種的成活率。
  1.4    飼養管理
  1.4.1    飼料投喂。夏花魚苗放養后要經常檢查池塘水體中浮游動物量,若發現池水中浮游動物數量不足,應及時投喂人工飼料。開始可投喂3~5 d黃豆漿,5 d后投喂混合飼料粉面,將混合飼料粉面用水和成團狀,沿池塘周邊投喂,逐漸縮小投喂范圍,幾天后只投放在飼料臺附近[3]。待魚苗全長達到 5.0 cm左右時便開始人工馴化,投喂粒徑0.5 mm的鯉魚專用破碎開口料,每天馴化3次,每次馴化30 min,5~7 d馴化成功。馴化成功后每天投喂4次,投喂時間間隔保證3.5~4.0 h,在投喂量上以大多數魚吃飽游走為止,要根據魚苗規格及時調整飼料粒徑。
  1.4.2    日常管理。魚苗正常投喂后,將水位調整至1.2 m左右,進入7月高溫期每10 d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10~20 cm。7—8月,每15 d用1次生石灰調節水質[4-5],使池水pH值達到7.5~8.5。養殖中后期,定時開啟增氧機,使池水溶解氧保持在5.0 mg/L以上。
  在魚病防治上堅持以防為主,夏花魚苗馴食成功后,每15 d全池施用1次殺蟲劑和1次水質消毒劑,每月投喂1次藥餌,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
  堅持每天早、中、晚巡塘,每天做好養殖記錄,主要包括飼料投喂情況[6]、水質變化、天氣變化、魚活動情況、魚病情況等。注意魚池環境衛生,勤除池邊雜草,勤除敵害及中間寄主,并及時撈出殘餌和死魚。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長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1號池長豐鯽的養殖成活率達78.6%、出池規格為191.3 g/尾、產量為18 043.5 kg/hm2,鰱鳙魚的產量為3 217.5 kg/hm2,總產量為21 261.0 kg/hm2;2號池長豐鯽的養殖成活率達74.8%、出池規格為187.4 g/尾、產量達到16 821.0 kg/hm2,鰱鳙魚的產量為3 231.0 kg/hm2,總產量為20 052.0 kg/hm2。2口池塘長豐鯽平均養殖成活率為76.7%、平均規格為189.4 g/尾、平均產量為17 432.3 kg/hm2,鰱鳙魚平均產量為3 224.3 kg/hm2,平均總產量為20 657.0 kg/hm2。
  2.2    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2口池塘平均生產成本為161 655元/hm2,產值為228 532.5元/hm2,利潤為66 877.5元/hm2,投入產出比為1.00∶1.41。
  3    結論與討論
  養殖試驗結果表明,長豐鯽生長速度較快,產量較高;(下轉第201頁)
  在北方地區其生長期只有120 d左右,當年苗種出池平均規格達189.4 g/尾,是近年來引近的鯽魚新品種中生長速度最快的。在試驗過程中一直使用鯉魚苗種飼料,如果用鯽魚專用飼料,出池規格和產量會更佳,當年有望達200 g/尾以上的上市規格。因此,長豐鯽在北方地區完全有可能當年養殖商品魚。
  試驗還發現,長豐鯽抗病能力也很強,在養殖過程中除正常的清塘、消毒外,沒有使用任何防病藥物,長豐鯽未發生魚病,養殖成活率達到76.7%,較異育銀鯽中科3號成活率提高20%以上。鑒于長豐鯽生長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效益顯著等優點,適宜在北方地區大力推廣養殖。
  4    參考文獻
  [1] 李忠.銀鯽新品系:第七代長豐鯽[J].農村百事通,2015(17):40.
  [2] 李忠,鄒桂偉,桂建芳,等.長豐鯽[J].中國水產,2017(3):74-79.
  [3] 李秀穎,祖岫杰,劉艷輝.異育銀鯽“中科3號”人工繁殖及池塘養殖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3(23):262-263.
  [4] 楊潔,楊錦英,趙斌.異育銀鯽“長豐鯽”成魚混養試驗[J].科學養魚,2018(6):81-82.
  [5] 楊希,白海鋒,張星朗,等.培育密度對四倍體異育銀鯽新品種“長豐鯽”苗種生長及成活的影響[J].河北漁業,2017(11):29-32.
  [6] 陸建平,周衛華,楊潔,等.異育銀鯽“長豐鯽”魚種培育試驗[J].科學養魚,2017(4):9-10.
  基金項目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45-35)。
  作者簡介   徐文彪(1964-),男,吉林舒蘭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