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設施辣椒各茬次栽培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68-02 中圖分類號: S626 文獻標志碼: B
摘 要:辣椒具有較高的經濟收益,是蔬菜栽培中經常被種植的種類。在北方地區主要有早春小拱棚栽培、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日光溫室越冬茬栽培4種各茬次栽培技術,應該從品種選擇、培育壯苗等方面有效運用辣椒各茬次栽培技術,提高辣椒產量,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北方地區;設施辣椒;栽培技術
辣椒屬茄科辣椒屬植物,是北方保護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多年連作、重茬,嚴重影響了辣椒品質,因此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通過運用辣椒各茬次栽培技術,以提高辣椒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1 早春小拱棚栽培
辣椒在幼苗期需要較高的溫度。如果溫度低,會使其生長緩慢,隨著植株的生長,對溫度的適應能力會隨之增強。運用小拱棚辣椒進行栽培,能夠幫助幼苗克服早期低溫。在結果期需要撤掉所有保護措施,夜間創造較低溫度,以符合辣椒生長特性。在栽培中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1 品種的選擇
小拱棚的空間小,保溫性能有限,北方早春的氣溫不穩定,溫度較低,所以在種植過程中應該選擇早熟、耐寒的品種。
1.2 培育壯苗
首先,在播種前,用溫湯浸種法處理晾曬過的種子,浸泡約9 h后撈出,用清水洗2遍,再用紗布包好,在25~30 ℃的空間里進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4 d后進行播種。
其次,在小拱棚內進行播種,播種量為15~20 g/m2。播種前需要在床面上灑水,并在床上鋪1層細土,然后再進行播種。
最后,當小拱棚內10 cm的地溫穩定在8 ℃以上時進行定值。應選擇無風、晴天進行,定植深度以地面和葉子相平的位置為宜,定植后立即支好拱架,并蓋上棚膜。
1.3 田間管理
定植后需要密閉小棚,提高棚內溫度,從而促進緩苗。白天溫度大概需要達到32 ℃,夜間為15 ℃。緩苗后應適當降低溫度,且于定苗后的7~10 d進行1次追肥。
2 塑料大棚早熟栽培
2.1 品種的選擇
選擇耐低溫、弱冠的早熟、抗病性高的品種。
2.2 培育壯苗
首先,播種。辣椒的種殼較厚,在播種前需要用冷水浸泡5~7 h,撈出后用硫酸銅100倍液浸種5 min,取出用清水洗干凈,再用50~55 ℃的清水浸泡9 h左右后撈出瀝干水,并用布包好,放在25~30 ℃的恒溫下進行催芽,3~5 d后種子出芽再進行播種。應選擇暖晴天進行播種,播種完成再覆蓋1 cm左右的細土,并蓋好地膜。其次,進行苗期管理。辣椒種子發芽生長的溫度需要達到25~35 ℃,出苗后室內溫度可以降至20~25 ℃。分苗期按土、肥比6∶4的比例準備苗床,于分苗前一天對苗床噴水。最后,定植。在栽培辣椒時應注意選擇地勢高、土壤干燥且肥沃的沙壤土,定植前7~10 d扣上棚膜并提高溫度,在幼苗具有5~7片真葉時進行定植。
2.3 田間管理
在定植后5~6 d需要密閉大棚,提高棚內溫度,從而促進緩苗。白天溫度大概需要達到30~35 ℃,夜間為15 ℃。緩苗后適當降低溫度,注重調整植株,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以提高坐果率[1]。
3 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
塑料大棚秋后栽培辣椒能夠解決秋季蔬菜供應問題。在栽培中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3.1 品種的選擇
保證在低溫來臨之前,辣椒形成成品,還需要避免在播種期間遇到高溫,防止辣椒苗期的病發率提高。
3.2 培育壯苗
首先,在播種前將種子放在50~55 ℃的熱水中并進行攪動,5 min后加入冷水。當水溫降至30 ℃,繼續浸泡4~6 h,再用10%磷酸三鈉浸種15 min,用清水清洗后即可播種。
其次,將苗床選擇在地勢高、排灌方便、通風條件好的地方,并且在每20 m2的苗床上施入有機肥15 kg左右。播種澆水后,在上面覆蓋報紙或者草簾,當大部分種子出苗時,及時去掉覆蓋物,并且在育苗期間積極做好防御、降溫工作。
最后,選擇陰天或晴天的下午進行定植,定植時用恩益碧每袋兌水15 kg蘸根,提高辣椒緩苗的抗病性。在定植之前建好大棚,定植時間為7月上旬,行距為60 cm,株距為30 cm,種植密度為4 000株/667 m2左右。
3.3 田間管理
結果前期以降溫、補水、成花為主,在辣椒坐穩后及時進行澆水。結果時期以控溫施肥為主,使光照、溫度均適宜辣椒的生長。采收期以促熟集養為主,在棚內加蓋小拱棚,防止辣椒受凍。農戶應該注意秋延后辣椒容易發生的疫病、病毒病等,需要對其進行防治[2]。
4 日光溫室越冬茬栽培
4.1 品種的選擇
選擇可以低溫生長、具有早熟性、抗病性強、果肉厚的品種進行播種。
4.2 培育壯苗
首先,在播種前用溫水浸泡4~5 h,然后用1%的硫酸銅液浸泡5 min,再放入55 ℃的清水中浸泡并攪拌15 min,然后進行搓洗、晾曬和播種。注意苗床應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性良好的土地。其次,在定植之前進行整地,重施有機肥。出苗前期,保證白天溫度達到28~30 ℃,夜間達到18~20 ℃,出苗后逐漸降低溫度。最后,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株距為40 cm,行距為50 cm,注意定植的密度不能太大。在定植后緩苗期注意控制溫度、濕度,從而促進根系生長。還需注意適當遮陰,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用保溫被進行早揭晚蓋,改善植株的透光性。
4.3 田間管理
進入冬季后應盡量保溫增溫,冬春后室內升溫較快,在外界溫度達到15 ℃以上時,農戶需要注意通風,定植成活后方可進行施肥。重點防治病毒病、細菌性角斑病等,應以預防為主,如果需要用藥,則盡量不選擇農藥。
綜上所述,在辣椒生產中要選擇適合各茬次栽培的優良品種,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以及時期進行播種育苗和定植,精細整地并施足底肥,要根據辣椒生長特點進行科學的水肥管理和植株調整,還要根據設施特點進行溫、光、氣等調控,注意適時采收。
參考文獻:
[ 1 ] 曠義.辣椒高效栽培技術[J].農家參謀,2019(03):61.
[ 2 ] 李宗珍.日光溫室越冬茬嫁接辣椒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9(02):60-61.
?。ㄊ崭迦掌冢?019-03-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