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階段中國職業教育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以前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用人企業的用人要求。職業教育要針對當前的國家經濟轉型的大好機會,進一步探究出能滿足當地企業用人要求新教育教學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聯合開發教學課程,創立共建共贏、互利互惠、深層次的合作模式。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6-016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73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發展模式的轉變,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需求類型也有了相應的改變,頂尖技術研發人員的需求固然是緊缺的,可是基礎性應用型人才更是現階段企業生產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國從以前的“世界工廠”、 “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發展模式向“先進制造”、“發展質量”和“動力轉換”發展模式轉變,這就加速了對創新性、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模式的改變。隨著我國的工業發展策略的轉變,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職業院校,辦學理念也要有重大轉變,需要校企聯合、校企共建、校企互助的新模式聯合辦學模式。
1 現階段我國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分析
?。?)形式化合作?,F階段我們部分職業院校和企業建立的初步的校企合作模式,這種合作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開展力度較小,幾乎是掛牌式合作。學校未能通過合作方式獲得企業的技術支持,企業也未能得到學校優秀的畢業生。故稱為此類的校企合作模式為形式化合作。
?。?)租借式校企合作。國內的部分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了租借場地和教學設備的校企合作模式,這類合作模式的主要特點為:職業院校提供企業培訓內部員工所需的場地、設備及其他必須生活區域。此類形式的校企合作主要針對合作企業的內部員工培訓,培訓教師由企業自行分派,所有授課內容也是有企業自行編制,培訓體系由企業自行制定。這類合作對于學校的實際教學沒有太大的借鑒,校方只能通過此類合作收取企業的相應費用。
?。?)初淺式校企合作。此類校企合作形式在我現階段的職業院校中所占比例居多,此類合作的主要展現形式為:企業為學校培訓相應的教師,受培訓教師通過企業認證后可以為企業培訓在校學生,所教授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技能培養要完全按照企業要求進行。培訓的在校學生也是主要分為訂單制和考核制,訂單制是指經過企業人事部門錄用后的在校學生,此類學生通過專門組班,由取得企業相應認證的高校教師進行培訓,培訓后學生直接進入企業工作;考核制是指學生們在培訓期間并未獲得企業人事部門錄取,需要經過職業院校的教師或企業培訓師的在校按照企業的所需人員要求進行專業化培訓,并在培訓后取得被企業認可的資格證書方可到企業工作。這種合作形式對學校的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并未形成深入的教學體系。對學校的學生畢業生就業有一定的幫助,企業也在用人方面得到的很大的幫助,能保證企業新進人員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較快地適應崗位要求。
?。?)深度嵌入式合作。這種合作形式在國內的少部分職業院校中已經實施,企業聯合學校對教學體系和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研討,共同開發出既能適合于企業員工培訓與學校日常教學的培訓課程。這種合作對企業來說可以根據學校的設備和場地等部分優質資源,并根據培訓課程所需的必備物品進行適當的投入。結合企業對員工綜合培養、培訓的實際需求有效的開發課程體系,學校實際教學中可以結合企業的培訓體系要求,把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課程引入日常教學,這樣實施教學可以把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引入日常教學,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基本了解企業文化、企業的崗位要求、企業的各崗位所需技能要求、企業的發展方向。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更好心理準備和專業的技能培訓。
2 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
?。?)加速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系統化培訓,能提前掌握企業所需的各項基本技能及企業人員所需的其他業務能力,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相對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新員工能有更多的晉升機會。
?。?)增加學生就業的穩定性和就業范圍。通過校企合作,企業一定會優先從學校選擇適合企業用人要求的在校生。學校也通過擴展相應品牌校企合作項目來爭取更多的企業走入校園,這樣也就為學生的就業范圍有所增長。經過在校期間的系統化企業相關知識培訓,學生畢業后進入會有一定的優勢,企業也必然會對該部分員工給予一定重視和重點培養,這就增加了學生就業后的穩定性。
?。?)提升“雙師型”教師的實踐能力?,F階段我國職業院校的教師的理論水平很高,但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將部分適合從事校企合作培訓的教師送去企業進行實際操作培訓,這樣教師就能在企業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能和實際操作技巧。然后將這些技能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了解實際應用的前沿技術。
?。?)降低企業培訓成本。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企業可以利用學校的教師、場地、設備等一些必備的軟硬件資源,無須進行大規模投入。校企雙方通過細密溝通,詳細了解,企業可以只需要投入其他所缺物品即可。這樣在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下,大大地減輕了企業投入,減低了企業培訓成本。
?。?)提升校企雙方知名度。學校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特別是大中型企業,學校與企業互通雙方的先進之處,相互融合文化、理念、資源,相互促進發展,實現校企共贏。
3 校企合作未來發展方向
(1)加強校方教師實際能力培養。學校通過與合作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學??梢酝ㄟ^推薦符合合作企業學習條件的教師去企業參加實際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校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又可以通過教師的提高為企業培訓本企業業務人員提供必要的幫助。這樣既對學校在校生教育給予一定的理論結合實踐基礎,又可以幫助企業節省一定的培訓成本,實現了“雙師型”教師的轉化升級。
?。?)加強校企合作課程多層次開發?,F在各學校和企業合作項目相對固定,應該展開“顧客—企業—學?!钡哪J剑_展全方位課程與研究項目,建立多層次的合作,企業派出精英技術人員走入校園,與學校共同研討培訓課程,不短擴展培訓課程,開發適合學校和企業的不同門類和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充分發揮企業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學校的教科研能力,全面開發利用各方優勢,建立立體化深層次培訓體系。
?。?)加強校企培訓項目擴展?,F在多數校企合作停留在單一的合作模式,合作項目的層次不夠明顯。要充分的利用校企雙方的優勢,調動可調度的一切可利用人力物力,整合校企的各自優勢資源,進一步擴展對雙方有利的項目,從產學研一體化的角度進入深層合作。這樣無疑會對企業的市場開發和人才培訓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也使得學校在實際授課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達到共贏共建、共同使用、共同開發的目的。
以上綜述,我國現代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需適應新時代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就要結合當地產業實際發展和急需工作崗位的人才要求,建立適合本地特點的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這樣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訴求,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與技能相結合的新現代應用型人才,我國的職業教育水平才能有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雅娜.韓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特點及啟示,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1(04):50-53 ISSN:1008-3812.
[2]何麗輝.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長效機制創新研究,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4(06):55-57 ISSN:1008-3812.
[3]趙國華,郭素英.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問題及策略,科技風,2016(14):94 ISSN:1671-73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29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