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教材“資料庫”的科學拓展課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資料庫是教材的一部分,多數情況下不以教學內容主線出現,但與教材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而小學科學拓展課程是教師自主開發的課程,拓展課的開發可以培養學生主體意識,開發學生用科學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本文針對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的資料庫,設計了五年級《光的顏色》一課,讓課程開發更具意義,讓學生在追求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扎實。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接到了小學科學“拓展課程設計與教學”的主題教研活動,第一次校本拓展課的設計,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小學科學內容涉及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和宇宙,內容萬千,根本無從下手。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和請教部分教師以后,我們的科學教材的編排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從教材開始拓展,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為了拓展課程的有效開發,學科小組的人邊實踐、邊探究、邊研究,提出了一些設計拓展課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策略一:從教材開始拓展,從課內開始拓展
  教科版小學科學的教材遵循學生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學生生活經驗的提升、發展和完善為“切入點”和“生長基”,循序漸進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小學科學“資料庫”是教材的一部分,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是以教材主線內容出現,但與教材主體有密切聯系,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
  拓展課《光的顏色》源于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資料庫,教材只是點到為止地提到了光可以擴展成7種顏色的光,七色光可以混合成白色光。這些資料既與單元的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又跳出了單元知識圈子。
  策略二:學生前概念分析與課程目標的確定
  學生是帶著前概念進入課堂的,建構主義認為,一旦新問題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往往會基于自己的認識和探究水平,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對新的問題給予解釋或提出假設。因此要開展有效的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并對其做出客觀分析。
 ?。ㄒ唬W生前概念的調查和分析
  筆者前期對四年級學生進行了調查,學生對于光的分解和合成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光的分解和合成充滿著疑惑,對于課本上白光透過三棱鏡分解成的七色光,無法在思維中抽象成直觀的圖形。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的學生前概念的分析,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確定本拓展課的目標如下:
  1.知道生活中的光有單色光和復合光,了解彩虹的形成。
  2.知道復色光可以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幾種單色光還可以合成復色光。
  3.通過牛頓發現光的顏色的故事,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初步養成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策略三:圍繞教材資料庫完善教學過程設計
  (一)源于教材,根據已有的知識提出問題
  古詩云:“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材中資料庫是教材知識點的拓展,以單元第一課的知識《光與影》中“光源”作為導入,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既鞏固了單元內容,又引出了新知識,使知識的層次感更加鮮明、透徹。
  1.同學們,你能找一找教室里的光源嗎?
  預設1:日光燈、蠟燭
  預設2:手電筒、投影儀
  ……
  2.(熄滅的蠟燭),這個蠟燭是不是光源?
  預設:不是
  3.如何把它變成光源
  預設:點燃蠟燭,教師演示:蠟燭點燃,火柴熄滅放入托盤中。
  (二)基于教材,親歷科學史實的探究過程
  1.改文本變實踐,服務課堂
  科學源于生活,能從生活現象和生活經歷中發現可探究的問題,是對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培養。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讓光透光三棱鏡,令人驚異的現象產生了。
  雖然這個驚奇的現象,學生通過教材圖片很快就可以知曉。但是教材提供的資料庫再生動,那也是停留與紙上靜態的圖和文,遠遠不如讓學生親身感受來得震撼。
  2.聯系生活實際,延伸探究
  世界上最大的光源就是太陽了,在進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后,對太陽光的研究自然不可避免。這個實驗具有可操作性,讓學生對這個實驗進行探究,既對光的分解的認識直觀立體化了,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這一現象與生活中的彩虹最相似。再請學生思考:雨后彩虹,彩虹為什么在雨后出現,這個雨滴的作用是什么,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在前概念調查過程中彩虹形成的原因。
 ?。ㄈ└哂诮滩模瑢滩牡卦俑木?、再創造
  教材作為一種范例,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需在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補充相關學習內容,重建教學結構,不僅要體現教材原有的價值,還要彌補教材存在的滯后性和缺陷。
  教材中對于7種色光的復合成白光,用的是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紙板。對于美術而言,三原色是紅黃藍,美術三原色疊加呈現的是黑色。
  而光學三原色是紅、綠、藍,光學三原色疊加呈現的是白色,跟美術的三原色并不相同,疊加效果也不一樣,而課本運用的是簡單的顏料顏色的疊加,對學生的引導存在一定的錯誤傾向。
  因此在光的復合過程中,筆者采用了三種單色的燈光,進行復合,讓學生認識到光既可以分解,也可以復合。
  對于拓展課程的開發,將資料庫融入學生親歷的探究活動中,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而且更能使科學更具特色。從教材開始拓展,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以上是筆者的一點實踐和思考,對課程的開發還有待進一步探究,在不斷探究中積累更好的素材,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作者單位:杭州市丁荷小學   浙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