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進程中,老師需要進一步借助于先進的問題導學法來指引學生學習以及探究有關的數學知識,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品質。
【關鍵詞】 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應用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的措施
(一)導入具有針對性的問題
優良的課堂導入可以讓學生在最快時間內融入到教學氛圍中,并且強化其對有關知識點的認知和了解。與此同時,老師在創建問題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內容:(1)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該關系到教學內容,盡量關系到教學重難點,以此調動學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并強化其對這個知識點的印象;(2)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應該切合實際,盡量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讓其學會從實際入手去探究問題;(3)提出的問題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相符,不要提問一些超出學生思考范圍的問題,以免獲得不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圖形的平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該從實際入手,提問一些關系到平移條件與概念的問題,如“你們認為圖形平移需要具有哪些條件?”“一個圖形平移前后有什么不一樣嗎?”等等。
?。ǘ┙柚谇榫硨雴栴}
一個優良的教學情境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且可以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于是,老師能夠借助于情境進一步導入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思考,以此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但是,老師在創建情境的時候,應重視生活與情境之間的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由此,學生的學習效果獲得持續提升。比如在“平面圖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了解以及認識常見的平面圖形。于是,老師能夠借助于多媒體開展教學,經過多媒體設備進一步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并且咨詢學生一些問題,如“這些平面圖形依次有哪些特征,有何差異?”并讓學生試著對各種平面圖形開展分組,此時,學生就會紛紛開展思考,并嘗試從各種角度進一步區分不同的圖形,進而持續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品質。
(三)借助于實踐導入問題
數學和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進程中應該利用實踐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有關內容的認識和了解,讓其實時掌握且理清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聯,進而提升其探究與思考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做到化抽象為具體、理論結合實踐,從而讓問題的結論更加具有說服力以及公信力,并且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教材知識點。比如在“中心對稱圖形”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先提問學生在生活中有哪些中心對稱的圖形,并需要其親自動手制作一個小風車,并認真觀察這個小風車有哪些特征,把風車旋轉180°后又有哪些特征?把實踐教學和問題導入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未來的課程教學中,老師能夠常常借助于這種教學方式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提升其對有關內容的認識與了解。
二、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可以把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轉變成相對簡單,切合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在教學進程中經過一些拓展訓練方式以及問題情境的創建,可以讓學生以最快時間掌握新知識,進一步理解以及記憶新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分數,從綜合層面上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深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鋼. 初中數學中的問題導學法研究[J]. 贏未來,2018(15).
[2] 胡興菊. 淺析初中數學課堂問題導學法[J]. 速讀(中旬),20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3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