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導與學生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為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學的效果要充分體現教師是如何引導的?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高度的融合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關鍵詞:教師導;學生學;探究活動;自主學習
新課改要求教學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就是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自主學習的落實。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他們的發展很大程度是由他們的主體意識的形成,以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力的提升來體現。
一、教師導是為了學生學,學生學體現教師的導
?。ㄒ唬┙處煹膶?,就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探究式提問、探究式討論、交流、互評等手段,達到啟發引導、自主探究、促進發展的目的。教師需精心創設探究環境,引領學生思維的方向,在導學、導思中精于誘導、引導、指導、疏導。使學生始終保持能動、活躍的思維和積極的探究狀態,啟發積極地創造性思維和思維碰撞,從而發現新知識、新思路和新方法。當然,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從旁點撥,對重點、難點、關鍵的地方,通過點撥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思考、探究問題,并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循序漸進地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ǘ┰诮虒W過程中要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是要轉變教師的學生觀,擺正師生之間的位置,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自主學習,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動的參與,絕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躍和參與。
?。ㄈ慕膛c學之間的關系到導與學的關系轉變,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教學設計過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和自我總結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導學和學生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教師的導超前或過快,學生思考時間不夠
有時在設計問題探究時,考慮不充分,對學生的認識不足,在放手讓學生探究、合作時,存在放手后收手不及時或者收不回來,加之考慮到課時內容的完成情況,討論不充分,有時候存在先于學生講出探究的知識點,這樣就沒有給學生創造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的導過多、過細,將知識“橋梁”都搭建好了,學生只需“通過”,存在包辦太多。在教學中教師包攬太多,講解過多、過細,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知識內容空間太窄。學生學的過程中,他們自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主體性或主體意識淡薄,個別學生喜歡老師安排,缺乏對自己的認識,認為老師教什么,我才學什么。在探究和團隊合作過程中,有同學存在濫竽充數的嫌疑,個別思維發散大的同學可能牽扯出與討論問題較遠的話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思想觀念在更新,教學模式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學生素質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師導和學生學的合作還需要不斷的磨合。
?。ǘ┙o學生介紹知識探索的方法,鼓勵他們發現探索出新問題
預習也是自學,按照教師的要求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初步的個體認識和學習,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概念學習、化學實驗現象的觀察、用途等方面知識的自學,目的是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獨立探索知識的能力。
?。ㄈ┱n堂導入要精心設計,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師設置的一定情景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視頻等都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所以,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精心創設一種良好的導入方法,使學生從新課伊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和激勵,從而喚起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比如在乙酸的教學過程中,介紹出“醋”的由來,了解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點明本課時的教學主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ㄋ模┘訌妿熒⑸g的交流、討論和評價,將自主和合作結合起來
自學基礎化學知識后,學生掌握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各不相同,課前可以讓他們交流所學,對于還有認識矛盾的問題和難點知識,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同桌討論,也可以找老師討論。發揮集體的力量,互相啟發,產生互補作用,加深對問題理解的廣度和深度。通過他們的合作學習,相互糾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際交往溝通能力。
(五)教師精講,點撥難點,貫通知識網絡
通過學生自學,根據個體的情況可以了解或掌握部分知識,合作探究、討論以后,對知識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還有一些難點知識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時,對于學生所掌握的內容可能還比較零亂,沒有條理性和邏輯性特別是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點,比如說化學平衡、電化學知識,每節課的重點知識都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精講,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適度的點撥,引領學生,梳理好知識的網絡,逐步形成知識點到線、面的轉化,達到知識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是相輔相成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教師好的引導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能夠為老師的導提出較好的反饋意見和更高的要求,促進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順利成長。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在彼此的配合,逐漸磨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了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培養增添一筆濃濃的色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學化學國家課程標準研制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8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