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設計和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我校美術設計和制作專業自成立到目前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的美術設計人才,積累了許多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經驗,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知識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對美術設計與制作的專業人才要求也有了很大變化,在多年的專業辦學過程中,不斷的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以適應社會變革和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就著重談談多年經驗積累和辦學調整中對中職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心得。
【關鍵詞】美術設計與制作 專業人才 培養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66
依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精神,美術設計和制作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育人三原則”“教學三模塊”“特色一條路”。根據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提出并實施“厚基礎+塑能力+重實踐+揚文化”的專業教學課程改革模式,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在職高美術基礎教學中開設三個模塊的訓練,分別為造型基礎模塊、創意思維模塊以及應用實踐模塊。通過這三個模塊的有序開展,針對不同階段學生設置對應的教學目標。
這三個模塊均以一學年為時間節點,在造型基礎模塊中,以傳授美術素描、色彩、工藝基礎知識為主,通過“五課型”的課型設置,使學生在本學年中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有扎實的素描、色彩和工藝基礎知識以及較寬的知識面。職高二年級則以創意思維訓練為主,完成創意思維模塊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意思維能力,并結合第一學年的練習表現出來。最后進入第三個模塊——應用實踐模塊,以項目課程或任務引領型課程為主體的課程模式達成校企對接、弘揚本土文化的目標。
這三個模塊是相互聯系的,能力是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掌握系統的知識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長和發揮。造型基礎模塊是創意思維模塊的前提,創意思維模塊又反過來作用于基礎模塊,有利于基礎模塊的發展。而扎實的基礎和創意思維訓練為三年級的實踐應用做鋪墊,能夠讓在學校所學知識和專業特長更好的對接社會,滿足社會的需求。
一、造型基礎模塊(一年級)
本模塊實施過程集中在學生在校的第一、二學期,教師通過基礎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和專業基本技能。主要課程是美術基礎和設計基礎。掌握美術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初步的藝術審美和美術鑒賞能力。這些內容的教授將通過具體的“五課型”實現。五課型為理論課、欣賞課、評畫課、示范課、實踐課。針對不同的課型相應的進行拓展教學。
二、創意思維模塊(二年級)
在職高二年級激發學生創造力,培養創新思維。本模塊重點是創造性思維方法的學習和創意思維訓練。通過對物像進行創意形態造型的構想訓練,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中客觀事物獨特的、敏銳的觀察方法和視覺傳達的造型方法,注重鍛煉學生的獨立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各種創造性思維方法中演化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創造法則,提高創新能力。使學生具備創造能力、并承擔著將創意設計思維方法引向專業所需方向的重任,旨在鼓勵學生打破現有的習俗大膽提問,培養解決問題以及突破困境的能力。課程以開放性的提高技巧及靈活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協助學生發揮創造潛能及應用其想象力以突破思考空間,培養創新思維的習慣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應用實踐模塊(三年級)
在職高三年級開設應用實踐模塊教學。將第一和第二教學模塊的積累通過“弘揚本土文化”的主題與實踐性教學結合起來。以校內洛陽文化元素立體化開發為一條主線,校外參觀考察(博物館、古跡、文化產品企業)、校企合作、參賽辦展為三條副線,形成“一主三副”的實施流程。
該模塊主要通過技能實踐與專業實習來達到教學目標。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市場調查,根據反饋的信息,對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運用較多的課程加大授課時數,對需要掌握的新知識則增設新課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相關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在課程設置中增加與洛陽本土文化相關的內容。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和充實,突出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實用性。
積極與社會上有實力、經營管理好、技術設備全、員工素質高的企業建立穩定的教學實踐基地,分階段組織學生實踐,初步建成校內與校外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的實訓實踐基地,讓學生了解和熟悉市場,使學習更有針對性,將主要設計實訓課程企業,為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校內生產性實訓與校外頂崗實習、本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有機結合。該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職業行動能力,本土文化與專業結合是美術設計和制作專業人才培養堅持的“特色一條路”。洛陽融盛唐靈氣,匯李杜英才,冠群芳國色,通八方物華,是名揚中外的千年帝都,文化底蘊深厚,可開發的文化符號和設計元素數不勝數。同時又是旅游城市,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旅游市場潛力巨大。結合這兩點,我們將本土文化中視覺元素的開發和本土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放在人才培養的重點上。
“育人三原則”、“教學三模塊”、“特色一條路”的美術設計和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我校形成成熟的體系,為社會和高校輸送了大批全面發展專業素質過硬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家陽.圖形創意[M].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9.
[2]錢初熹.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魏所康.培養模式論:學生創新精神培養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4]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G].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4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