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三殘兒童”隨班就讀面臨的困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長期的國家政策安排、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實踐中,正常兒童與特殊學校兒童的教育普遍受到人們重視。目前,普通學校中特殊兒童的就讀(即隨班就讀)已經成為國家特殊教育的一種方式,但因部分地區政策尚未普及、社會對隨班就讀的教育形式不夠了解等原因,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和照顧,出現受到老師排斥、家長不管不顧、同學歧視等情況,現狀不容樂觀。本文將重點分析當前農村“三殘兒童”隨班就讀面臨的困惑,以期為相關部門采取相關政策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農村 “三殘兒童” 隨班就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42
隨班就讀是一種在普通教育機構中應對特殊學生實行教學教育的方式,已經達到國家入學標準的,不得因其殘疾而不被允許進入學校?!半S班就讀”是指將身體殘疾、輕度弱智、弱視等殘疾兒童納入普通班級實施教育的方法,其目的是使這些特殊兒童能夠與普通學生生活、學習和互動。與此同時,根據隨班就讀生的特殊要求,學校可以開展針對隨班就讀生的特殊教育、服務、康復、補償培訓等專項訓練,使這些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挖掘并發揮他們的潛能,為他們從今而后能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等做好基礎,讓他們今后自主、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成為道德文化與生活能力并存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當前農村“三殘兒童”隨班就讀面臨以下困惑。
一、義務教育的尷尬
在對幾所普通學校的調研中,學校領導普遍反映:“義務教育明確規定一些有能力學習的殘疾兒童可以作為隨班就讀生,所以我們不可能拒絕,學校的大門是向他們敞開的,但是我們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又要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又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場合,甚至要照顧到他們每一個人,不太可能,但是我們也會盡量去做?!?
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可以說是一條艱難的道路。雖然說有明文規定“就近學校需要無條件接收具有學習能力的兒童,并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教育設施及條件”,但是實施起來,卻是“因人而異”。據了解,很多學校不愿意接收帶有身體或者心理殘疾的學生,因為照顧他們非常的麻煩,隨班就讀生因為身體或心理的殘疾比普通學生更容易受到傷害或遇到意外事故,相比較之下學校和老師不僅需要照顧普通兒童,還要特別照顧隨班就讀兒童,為老師們帶來了負擔。另一方面,就算隨班就讀生相安無事,也會或多或少影響班級的上課紀律和秩序,其他同學們會有意無意的談論隨班就讀生,會對隨班就讀生造成心理上的隔閡和傷害。
當前,許多學校普遍認為:特殊學生的教育應當由特殊教育學校來完成的,例如聾啞學校負責聾啞兒童的教育,弱智兒童培智學校負責弱智兒童的教育等。普通學校負責教育特殊兒童不僅“不切實際”,還因為學校沒有相對應的教學師資、手段和技術準備而耽誤特殊學生的教育工作。
二、管理上的困惑
許多教師反映教學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有一位教師說:“比如弱智兒童,他幾乎不會學習,老師在念課文,他偶爾可以跟著讀,偶爾就傻呵呵地笑,到現在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教了多少遍都不會,真覺得他在這里什么也學不到,但是都已經把他安排在我們班級了,不能說讓他走就走吧。這樣的隨班就讀生沒有辦法接受普通的教育手段,別的老師來聽課,我就生怕他出點什么洋相,有時候真的覺得,他們在這里又難管理,又影響他人?!?
還有教師反映,隨班就讀生在普通小學畢業之后,語文僅有二年級水平,數學最多達到三年級水平,還有更低者數學連10以內的算數都不會,語文識字量也就在100個左右。
有些隨班就讀生自身沒有學習概念和意識,個別有愛心的教師把他們當成孩子關照、愛護,但有些教師只能把他們當成拖油瓶,因為拖班級后腿等原因,正??荚嚩疾粫兴麄儊韰⒓?。隨班就讀生在普通學?!皩⒕汀睂W習,其實就等于混日子,學無所得,等到日后聽從家長安排,或把他們接到特殊學校從低年級開始補習,或者直接領回家,不再進行教育等。
當前,普遍情況是教師對于“突如其來”的隨班就讀生缺乏對其隨班就讀的準備,無法對其心理進行安撫的同時進行普通教育,同時,教師也希望隨班就讀生能夠接受社會工作干預或者心理輔導,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得到家長和同學們的幫助。
三、經常被同學孤立
“他就像個傻子”、“他總是打人”、“大家都笑話他”、“不聽老師話,老師都管不了他”、“我不喜歡他”、“他總是給我們班抹黑(拖后腿)”……這些三殘兒童在學校經常受到同伴的歧視。這些評價的話進入隨班就讀生的耳朵,就會讓他們小小的心靈遭受創傷,很難想象隨班就讀生在這種環境中如何快樂、溫暖的融入。隨班就讀生在求學過程中,不僅受到自身身體或心理疾病的困擾,還受到同輩群體的嘲笑與譏諷、排斥與疏離,這些都使他們在“同學環境”中被邊緣化,處于劣勢。因此隨班就讀生急需一個平等、良好的學習環境來接納他們,使他們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當中。
上述是當前隨班就讀生在普通學校遭遇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農村的“三殘兒童”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是當前教師應當關注的焦點。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基礎,傳播正確的人文關懷意識,使得普通學生弱化對隨班就讀生的排斥和歧視,接納認可隨班就讀生,提升隨班就讀生的“同學環境”,這對于隨班就讀生提升自我能力、發展自我潛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郝曉川.隨班就讀質量提升:問題與對策[J].現代特殊教育.2017(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