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班就讀是指特殊兒童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和普通兒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對隨班就讀的學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隨讀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等等,讓他們今后自立、平等的參與社會生活。
【關鍵詞】特殊教育 隨班就讀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98-02
一、建立完善的隨班就讀學生檔案
1.對班內的差生、弱智生要明確每學期的努力目標,督促教師關心差生、弱智生,努力提高他們的素質。期初,教師可以結合差生、弱智學生的實際,制訂教學計劃、輔導計劃。平時,結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地加以輔導,并做好觀察記載,實施個別教育。
2.掌握特殊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基本的教學方法,正確地處理集體教學與個別輔導的關系,為隨班就讀學生建立完善的教學檔案。同時加強對家長的指導,爭取家長的配合。教育好特殊學生是學校和家長的共同責任與義務,我們應積極和家長溝通聯系,共同承擔教育、訓練隨班就讀學生的任務。
二、在教育上用足夠的耐心、細心和愛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隨班就讀不僅僅要使隨讀學生學得科學文化知識,還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和情感,使隨讀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增強信心與克服困難的勇氣。愛生之心,師皆有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李海婷同學是我班的一名智殘兒童。她的性格內向,不會跟其他同學交流、相處。對母親有極強的依賴性,做任何事情都比別人慢好多,注意力總是集中不了幾分鐘。有時語文課下來,她能記住一個生字就不錯了。對于她我總是耐心地教導她、鼓勵她,在課后,我告訴全體同學要關心、幫助她。
在教育上我一直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比如我早上回到學校遇到李海婷會熱情地與她打招呼;另外本學期還專門安排她打掃辦公室門口的衛生,給她創造為大家服務的機會,展示她的優點,讓她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看不到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在我的帶動下,現在班里其他同學都爭著去幫助她,課后跟她一起玩游戲了。學生之間多了份關愛、友情,使她在溫馨的教室里,就像在一個大家庭里一樣,和同學們一起快樂地學習、生活。
三、在教學上創設融合環境、調適課堂行為
由于特殊兒童的行為與其他學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作為班主任有責任為他創設接納、包容的融合環境,引導特殊兒童走進課堂,走進班級,融入校園生活。在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都是年齡較小、天真活潑的孩子,此時對班級學生進行融合教育宣導可塑性強,對培養學生養成互幫互助、尊重友愛、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課堂教學正確處理好個別與整體關系。一是在教學環節上從開始到結束,都給特殊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的機會;二是在課堂提問時,備課時就設計好問題:程度難的提問普通學生,程度易的提問特殊學生;三是在課堂訓練中,基本題要求全班學生做,容易題讓特殊學生做。
2.為隨班就讀生提供特殊作業。給隨讀生提供一本完全正確的作業,用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再提供一本有些錯誤的,考查其判斷能力,不僅要找問題、還要說給教師聽。在這個過程中,隨讀生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
四、開展小組活動,發揮助學小伙伴的作用
現在許多隨班就讀學校都采取了集體教學為主,個體教學為輔的教學形式。助學伙伴是隨班就讀教學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它不僅使有特殊需要學生獲得學習和行動上的幫助,還能從與正常學生的交往中,開闊眼界,學會適應生活,適應社會。
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同伴之間的感情。通過集體活動,創造更多的機會幫助隨班就讀學生與普通學生建立友好關系。例如:在體育活動中,班級學生都喜歡玩跳繩,李海婷同學也非常喜歡,當別的同學玩跳繩時,她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同學們跳,我看到這個情景,立刻引導李海婷向同學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安排她進入小組跳繩,她也被當時歡樂氛圍感染,當她成功學會跳繩時,開心地笑了。學校開展的社團活動、班級大掃除等等,將普通學生與隨班就讀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互相協調完成任務。
五、發揮家校合作、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作為班級的成員,特殊學生李海婷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班級規則。通過家長訪談,李海婷不喜歡跟人說話,經常靜靜一個人坐著,看著同學們讀書寫字。教師與家長商討制定一個辦法,如果李海婷在班級中能夠學著同學去讀書,學著去拿筆寫字,參與一些活動就可以得到大拇指表揚,如果達到目標就讓家長獎勵她一支牛奶。有時為了配合課堂教育,我在課前訓練海婷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上課就把書本和筆放在書桌上等待老師來上課;并與她談話了解在家里的情況;如做家務等。
在今年十月的校運會上,鼓勵她參加200米的比賽,她也開心參與活動,并邀請家長來觀看,讓家長知道學校沒有因為海婷的特殊而忽略,沒有因為海婷的特殊而落下。在“六一”兒童節的大食會中,家長讓她帶來餃子及水果與同學們分享美食。
總之隨班就讀學生與健全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發展,有利于他們互動雙贏,適應差異教育是特殊教育教師長久的課題,我們只有轉變觀念,為每一個隨班就讀學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我們的特殊教育事業才能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劉春玲,汀琴娣.《特殊教育概論》.
[2]彭霞光.如何做好隨班就讀的課堂教學工作[J].《現代特殊教育》,199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