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質量。本文通過了解國內外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研究現狀,為有效減輕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提供策略,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糖尿病;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綜述
中圖分類號:G58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081-02
在過去的40年里,由于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人口老齡化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從罕見病變成了一個常見病,糖尿病患病率從0.67%上升至10.4%[1]。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糖尿病患者長期進行自我管理,包括飲食控制、堅持運動、體重控制、堅持藥物治療等,因此糖尿病患者普遍感受到心理壓力過大。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它不同于抑郁癥和一般心理痛苦,它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糖水平[2]。一直以來,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普遍存在但并未被重視,國內針對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的目的是綜述國內外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研究現狀,為有效減輕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提供策略,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概述
Gonzalez等認為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是一種特殊的隱性情緒負擔,認為其是糖尿病患病過程中的一個部分,而不是一個并發癥。Stankovie等認為,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是對糖尿病的診斷、并發癥的威脅、自我管理行為的要求、社會支持不足等方面產生的負性情緒反應。Fisher等[2]認為,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是由于患者對疾病自我管理、治療方式、情感支持等擔憂而產生的痛苦情緒。綜上所述,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消極情緒并隨著疾病進展而產生。
二、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評估工具
目前評估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量表主要有糖尿病問題量表(PAID)、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糖尿病健康狀況(DHP)。
1.糖尿病問題量表(PAID)。該量表由美國心理學家Polonsky等制定,PAID共有20個條目,包括4個維度,即治療相關問題、飲食相關問題、社會支持相關問題和糖尿病相關情緒痛苦,該量表使用Likert5點評分方法,其范圍從0分(不是問題)到4分(嚴重的問題),分數越高表明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越嚴重。臺灣學者Huang[3]測試了量表的信效度檢驗,重測信度為0.83。
2.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糖尿病痛苦量表(DDS)由William H.Polonsky開發,作為評估糖尿病患者相關心理痛苦的工具。該量表由17個條目組成,分為4個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93。該量表使用Likert6點評分方法,其范圍從1分(沒有問題)到6分(非常嚴重的問題),分數越高表明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越嚴重。中文版由我國學者楊青[4]等人漢化而來,結果表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糖尿病健康狀況(DHP)。DHP由英國學者Meaclous等開發,該量表用來評估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態,該量表由32個條目組成,包含3個維度,即心理痛苦、活動障礙和飲食不控制,各維度對應的Cronbach'sα系數分別為0.86、0.82和0.77。但目前,DHP量表沒有中文版本。
三、國內外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研究現狀
美國糖尿病協會調查顯示,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發生率為l8%—45%[5]。雷金花等人的研究顯示,66.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6]。研究顯示,年齡、文化程度與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呈負相關[7-9],病程、血糖水平、BMI值、疾病不確定感與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呈正相關[9,10],性別、糖尿病并發癥、治療方式是影響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因素[6,10-12]。
Hermanns等[13]對186例初次注射胰島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糖尿病教育,開展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綜合干預后6個月試驗組患者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顯著減低。楊青等[14]使用看圖對話工具對門診糖尿病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共包括4張對話圖,包括與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飲食和運動以及與胰島素同在4個主題。結果顯示:健康教育能有效減輕糖尿病患者的相關心理痛苦。趙懷晴等[15]將64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8周的壓力接種訓練,幫助患者改變認知,了解其所承受的壓力和心理痛苦,教授患者應對壓力的技巧并將其運用于現實生活中。結果顯示:壓力接種訓練能有效減輕糖尿病患者的相關心理痛苦。安傳勤等[16]對糖尿病住院患者實施動機性訪談,引導患者遇到困擾和壓力時讓其發現自己的能力,使其認識到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改善情緒的益處。結果顯示:動機性訪談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總體水平。
四、展望
目前,針對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而實驗性的研究相對較少,關于降低糖尿病相關心理痛苦的干預措施較少,今后醫護人員要能夠及時識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對患者進行評估,找出其影響因素,并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8,10(1):4-67.
[2]Fisher L,Glasgow RE,Mullan JT,et al.Development of a brief diabetes distress screening instrument[J].Ann Fam Med,2008,6(3):246-252.
[3]Huang M F,Courtney M,Helen E,et a1.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roblem areas in diabetes (PAID-C) scale[J].Diabetes Care,2010,33(1):38-40. [4]楊青,劉雪琴.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信效度評價[J].護理學報,2010,17(9):8-10.
[5]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4 [J].Diabetes Care,2014,37 (Suppl 1):14-80.
[6]雷金花,趙瓊蘭.糖尿病病人相關心理痛苦現狀及影響因素[J].全科護理,2017,15(1):104-105.
[7]秦秀寶,丁淑貞,崔麗艷,陳正女.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5):341-343.
[8]任伶俐,任曉虹,李淼.2型糖尿病糖尿病痛苦現狀與相關性研究[J].四川醫學,2017,38(10):1116-1119.
[9]Wardian J,Sun F.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Related Distress:Im plications for Diabetes Self Management[J].Soc work Health Care,2014,53(4):364-381.
[10]Baek R N,Tanenbaum M L,Gonzalez J S.Diabetes burden and diabetes distress:The buffer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J].Ann Behav Med,2014,48(2):145-155.
[11]Ikeda K,Fujimoto S,Morling B,et a1.Social Orientation and Diabetes-related distress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PLoS One,2014,9(10):e109323.
[12]Jones A,Olsen M Z,Perrild H J,et a1.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living with Diabetes:Descriptive findings from the DAWN2 study in Denmark[J].Prim Care Diabetes,2016,10(1):83-86.
[13]Hermanns N,K ulzer B,Maier B,et a1.The effect of an education programme (M EDIAS 2 ICT) involving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fo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J].Patient Educ Couns,2012,86 (2):226-232.
[14]楊青,古成瑤,藍曉鳳,方平.運用看圖對話教育工具對門診糖尿病患者相關心理痛苦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2,19(10):71-73.
[15]趙懷晴,李兵暉,張超,等.壓力接種訓練對糖尿病患者相關心理痛苦及知覺壓力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8):1136-1140.
[16]安傳勤,劉躍暉.動機性訪談對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6,14(34):3596-35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6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