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背景下區域游戲活動的優化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通過教育內容與教育手段的有效融合,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由于教師專業素養的偏低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繁重,當前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還存在區域環境創設以教師為主、主題活動與區域游戲脫節、區域游戲與幼兒經驗建構缺乏內在關聯等問題。為實現區域游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價值,教師應合理設置區域游戲活動目標,激發幼兒參與區域環境創設的主動性,合理投放游戲材料,并加強對區域游戲的過程性評價,同時幼兒園應改善教師工作環境,為主題背景下區域游戲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師資保障。
[關鍵詞] 主題活動;區域游戲;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區域游戲是指教師依據幼兒喜歡的活動類型及感興趣的活動材料,空間上把活動室劃分為不同的幾個區域,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區域,通過在活動區與環境、材料、同伴們的充分互動來獲得學習與發展。[1]這種教育組織形式以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為依據,通過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來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它與幼兒學習的整體性、生活性、經驗性和操作性具有內在的一致性。[2]作為集體教育的有益補充,區域游戲已成為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實施個別化教育和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3]由于區域游戲的開放性和低結構性,它對教師專業素養、幼兒園物質條件等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區域游戲中常出現教師指導不當、材料投放不合理、時間與空間安排有待改進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區域游戲活動目標的達成。[4]隨著人們對學前教育實踐認識的不斷深入,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實踐逐步從傳統的分科教學轉向領域的融合,意圖在教育目標、活動組織形式等方面為幼兒提供綜合的教育情境以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主題活動作為當前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織形式,其目的也是指向幼兒的綜合發展,而以區域游戲的方式來開展主題活動,就可以將促進幼兒整體發展的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進行有效結合。
一、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在主題背景下開展區域游戲有利于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夠使幼兒的學習活動變成一個系統的聯合體,有利于加深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及其內在建構。[5]通過主題對學習目標的聚焦,可以引發幼兒持續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行為,培養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品質。[6]與此同時,在區域游戲中,通過親身體驗可以幫助幼兒對活動中的各項事物形成更豐富的感性認識,培養他們自然、積極的情感和態度。[7]由于我國傳統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是以集體教學為主,對于如何有效地開展區域游戲,尤其是將主題活動如何與區域游戲進行有效結合仍存在很多的阻礙。[8][9]
當前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仍未改變教師主導的格局,在教育理念和實踐方式上并未真正從兒童的立場出發來建構教育目標和創設教育環境,成人的權威阻礙了兒童對區域游戲的參與。[10]首先,區域游戲的環境創設由教師主宰。區域游戲的設計和規劃一般都是在開學前就已經完成,游戲環境的創設和布置多是根據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實踐認識來實施,就算隨著每個學期學習活動的推進而有所變化,也多是由教師獨立完成,幼兒參與不足。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幼兒并不知曉教師的目的和想法,也不知曉區域游戲的環境會發生何種改變,他們只是在教師完成后又由教師帶入,到一個自己并不熟悉的環境中開展游戲,在學習活動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
其次,區域游戲活動與主題教育活動脫節。課程的統整化是當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強調的是以幼兒為主體的統整課程觀,以主題的形式來呈現統整性課程內容可以引導幼兒積極建構學習經驗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11]以幼兒喜歡且適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區域游戲來開展主題活動則是教育目標與教育形式的有效結合。基于一定的主題來開展區域游戲,往往只是彰顯了主題活動的“中心”,而區域游戲則偏離了這個“中心”,造成了目標和形式之間的割裂。游戲形式與主體內容之間的割裂致使區域游戲往往淪為集體教育活動的補充,幼兒不能通過有目的且結構良好的學習活動來獲得完整的學習經驗,這樣既無法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優勢,又無法實現主題活動的教育目標。
再次,區域游戲與幼兒的經驗建構缺乏內在關聯。主題活動和區域游戲是在內容和形式兩個不同的層面來共同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但在區域創設時,教師很少考慮到主題活動課程的特點與要求,沒有從內容與形式的有效結合來考慮區域創設的合理性與適宜性。因此,教師往往只在區域游戲中投放一些常規的游戲材料或者一些與主題相關的材料,便認為是已經創設了開展主題活動的游戲區域。這種游戲區域創設的思路和方法忽略了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之間的有機聯系,沒有從幼兒經驗的自主建構和全面發展來考慮教育手段的教育職能,因而也就無法發揮主題活動和區域游戲的教育功能。
主題活動和區域游戲都體現的是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它需要我們以新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展觀來審視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本質。因此,采用何種教育組織方式來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最根本的影響因素還是取決于教師的理論認識、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當前我國幼兒園教師更偏重的是對技能技巧的學習和掌握,對于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幼兒園教育的本質與目的等理論的認識還比較欠缺,因而在教育活動中往往會忽略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建構性和情境性。[12]如果教師沒有樹立兒童本位的教育觀念,就會主導幼兒的整個學習過程,就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強制灌輸給幼兒,因而也就無法實現幼兒的自主、整全發展,使他們喪失了豐富的經驗和意義建構過程。此外,幼兒園教育紛繁蕪雜,教師的工作任務繁重,甚至還有偏大的班級規?;蛘呓處熍鋫洳粔颍@都影響著教師的精力投入和教育質量。此時,教師往往將區域環境的創設看成一個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而不是從幼兒的學習需要出發去創設高質量的教育環境。[13]由此可見,要促進幼兒園主題活動與區域游戲的有效融合,就需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使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真正成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組織形式。 二、主題背景下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的優化
在實踐中,研究者對在主題背景下如何開展區域游戲活動做了諸多探索,涉及區域劃分、教師指導、環境創設、材料投放等諸多方面,[14][15]這為我們進一步提升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質量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ㄒ唬┳裱變赫J知發展順序,合理設置主題背景下區域游戲的活動目標與內容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不同的認知特點和相應的邏輯發展順序,主題背景下的幼兒園區域游戲必須以主題為中心,打破學科和領域界限,從主題活動的特點和要求出發合理設置活動目標和選擇活動內容。在目標的設置上,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發展水平、興趣需要和教育目標來合理設置區域游戲的活動目標。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把握好不同主題活動之間以及同一主題下各子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目標設置的層次性以及彼此之間的邏輯關聯來促進幼兒最大程度的發展。內容的選擇則必須與幼兒的經驗、興趣和需要相吻合,只有被幼兒喜愛和參與的區域游戲活動才能實現真正的教育目標。在內容選擇的基礎上,還必須注重對幼兒經驗的重組和延伸,從單個活動內容擴展到系列活動內容,這樣才能使主題活動的價值精髓得以充分體現。
(二)彰顯幼兒的主體地位,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環境創設的主動性
區域的規劃必須要有幼兒的主動參與,因為它是幼兒進行實踐探索和意義探尋的活動空間,教師要把區域創設的權利交還給幼兒。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的設計首先要明確幼兒的需要和活動的主題,以及規劃游戲活動的空間以及活動中的同伴關系。教師可以通過談話、提問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幼兒理解活動主題,與幼兒一起探討如何開展活動以及共同進行環境創設。教師在創設區域環境、緊扣活動主題的同時,要把握幼兒學習的整體性特征,要注重引導幼兒聯系已有生活經驗,鼓勵他們通過觀察、討論、操作等方式來實現對區域環境的創設全程和主動參與。只有讓幼兒真正走進區域游戲,讓它真正成為幼兒的自主性活動,幼兒才能獲得真正的經驗建構,才能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發展的同時獲得情感態度、學習品質等方面的發展。
?。ㄈ┖侠硗斗庞螒虿牧希癸@幼兒區域游戲活動的建構性
不同的區域游戲活動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區域游戲中的材料要注重低結構性和多功能性。低結構性的材料對于幼兒來說更富于探索性,因而其功能和用途也更為廣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創造性和創新性,這都是源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根據不同游戲情境所發生的聯想和想象。加工程度越低的材料可變性就越強,而材料的不同組合方式也會進一步拓展其教育功用。例如,秋天的落葉可以成為科學區的分類材料,在美工區可以做成形象的樹葉粘貼畫,在表演區可以裝飾成草裙。這些低結構、多功能的材料能夠最大限度地支持區域游戲活動的建構性,從而使得幼兒經驗的發展是基于自身的探究而不是全部來自教師的教授。材料的選擇必須注重生活性、便利性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應該盡量選擇那些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且容易獲得的材料,具體、直觀、可操作的材料可以促進幼兒的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此外,對于材料的選擇需要有幼兒、家長的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材料的豐富性以及幼兒對活動的參與程度。
(四)優化區域游戲評價方式,加強對主題背景下區域游戲的過程評價
區域游戲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活動現狀,而主題活動內容是動態的,因此對于對區域游戲活動的評價也應該是動態的,應該強化對區域游戲的過程性評價。區域游戲的觀察與評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興趣和堅持程度。看幼兒喜歡哪些主題活動、喜歡操作哪些材料、情緒是否積極、是否專注和堅持。二是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的合作交往能力。看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協調與同伴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利用同伴資源來充分開展游戲活動。三是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獨立性與創造性??从變菏欠衲軌蛑鲃舆x擇游戲并獨立完成任務、是否能夠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游戲。四是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的認知能力,看幼兒選擇的材料是復合的還是單一的,操作方式是善于變通的還是常規單調的。一個或幾個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并不能反映和決定幼兒的發展水平,幼兒的發展是過程性的,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組織者必須從活動的過程中去評價幼兒的發展狀態,進而有針對性地優化區域游戲的組織和實施。
(五)改善教師工作環境,為主題背景下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提供師資保障
教師是主題背景下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的先導性和決定性因素,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和優良的工作環境,就不會有高質量的區域游戲活動。為了為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提供師資保障,幼兒園一方面要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著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要讓幼兒園教師能勝任區域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教學,不致使其淪為集體教學的簡單補充;另一方面要優化教師的工作環境,盡量減少集體會議和案頭工作時間,不要讓幼兒園各項事務性工作影響教師既定的教學安排。只有讓教師既有能力又有充分的保障條件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才能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使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活動服務于幼兒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59.
[2]俞莉.在早期STEM教育中促進幼兒主動學習[J].學前教育研究,2019(1):85-88.
[3]黃俐.當前幼兒園區域游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4(4):64-66.
[4]彭群霞.區域游戲中材料的投放與指導[J].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2006(3):71-72.
[5]王成剛.當前幼兒園主題教學活動組織的偏差與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8(9):17-20+28.
[6]趙一品.我們喜歡什么樣的區域游戲:來自幼兒觀點的調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30.
[7]方柔.幼兒園主題背景下運動性區域活動開展的行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14.
[8]黃賽.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低效現象的診斷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121.
[9]邱霞.幼兒園區域游戲的現存問題及解決策略[J].江蘇幼兒教育,2016(2):47-49+58.
[10]李曉文,原晉霞.兒童視角下的幼兒園區域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19(2):70-80.
[11]韓曜陽.課程統整視閾下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的行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1-4.
[12]韓莉.幼兒園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3(9):70-72.
[13]姜冬玲.四環節模式區域活動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7(2):67-69.
[14]陳建碧.小班活動區材料投放與應對策略的探索與思考[J].青年教師,2009(3):5-8.
[15]徐銘澤.幼兒區域游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的問題與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4(2):57-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7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