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音樂教學應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通過音樂學習,讓學生獲得美的熏陶。為達到較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無論是歌唱教學還是欣賞活動等方面,教師都要鉆研音樂教材,深挖教材內容,在教學時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抓住學生年齡特點、學習興趣等,靈活機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法,通過歌曲、樂曲的藝術形象來感染和教育學生,通過以字帶音、以情帶韻、以形帶情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歌曲、樂曲的學習,真正讓音樂這個聲音藝術“聲”入人心,浸潤每個學生的心靈。
一、以字帶音,“聲”入人心
教材中的一些歌曲,用以字帶音的教授方法,可以讓原來較為復雜的學習變得相對輕松。
以歌曲《水鄉外婆橋》為例。歌曲中跳音和重音的應用將歌曲要展現的場景表現得非常生動,唱來令人無限愉悅,也是整首歌曲學習中的重點之一。如何讓學生真正既快又好地掌握這些知識點呢?在一次公開課中,教師出示了相關PPT后問學生:你們知道“▼”“﹥”這兩個是什么音樂記號嗎?學生發言積極:是跳音和重音記號。教師再問: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在這些唱詞的地方用上這些音樂記號嗎?學生沒能在第一時間回答。他們有的凝神思考,有的互相張望,有的低聲交流。教師笑著說:同學們,請你們仔細看看,與這些跳音、重音記號對應的歌詞都是什么?這時有同學回答說:哦!我知道了,比如“魚蝦跳了”這幾個歌詞上有跳音記號,感覺是表現魚蝦跳躍時輕巧有力的感覺;而“蹦”字上用的是重音記號,形象地表現了比較大的魚蹦時用力地感覺。教師說:你說得太好了!這兩個音樂記號在這首歌曲中不光表現魚蝦蹦跳的情境,還在表現水鄉的菱與藕呢,你們聽(教師范唱“賣菱藕的吆喝脆了甜了”一句),水鄉的菱與藕實在太甜、太脆了,咬上一口,每個人都會贊不絕口,情不自禁地說“甜”(教師將“甜”字第一個說得稍重些,突出“﹥”記號),而且“甜”到心里(此時教師將“甜”說得輕一些,表現甜到心里的感覺),連賣家的吆喝聲也是那么的甜、脆。你們剛才聽老師唱的時候感覺到“甜”“脆”了嗎?學生回答說:感受到了!教師說:下面請同學們試著唱出跳音和重音的感覺。
在教師的“以字帶音”的引導及學生的領悟下,學生一下子準確地掌握了“跳音”“重音”這些難點之處,經過反復練習,不但能較正確地演唱歌曲,而且在演唱的時候聲情并茂,非常投入。相信,學生對于歌曲的領悟大大加強了,真正地“聲”入人心了。
二、以情帶韻,“聲”入人心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要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創編等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藝術實踐,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情感體驗,以此來帶動他們的音樂學習,讓音樂“聲”入人心。
歌曲《森吉德瑪》是一首蒙古族著名的短調民歌。森吉德瑪是傳說中的一位聰明而美麗的蒙古族姑娘,相傳是一位勤勞的青年為了紀念不幸死去的她而編寫的。歌曲曲調線條有很大的起伏,歌詞感情富于變化,旋律時而低沉柔婉,時而又高亢激昂。整首歌曲有相當多的附點,似乎是在深情講述那美麗的傳說,也好像在回憶著內蒙古那美好的草原景色。歌曲中有幾處“啊嗬”的襯詞,雖然是襯詞,但是包含著非常多的情感在里面。首先,襯詞前的歌詞都帶有附點,其次,兩個字的襯詞都是跨小節的。在教唱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有情感地朗讀歌詞,特別是在“啊嗬”的時候帶上身體動作,學生在富有情感的朗讀中體會歌曲表達的意境,同時也將歌曲的韻律感帶入學生的腦海,再唱詞的時候便可水到渠成,真情自然流露。
三、以形帶情,“聲”入人心
音樂教學應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斷發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歌曲《游子吟》是一首親切真摯的人性美頌歌,歌曲旋律舒緩優美,抒發了母子之間深厚的情感。教師在教授時應充分依靠形體動作,以形帶情,讓學生在聽賞、感受、吟誦、演唱、表現等活動中,感悟音樂、歌詞的美,從而達到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親的目的。
一次公開教學中教唱第二段旋律的時候,執教教師認真地做縫衣服的動作,學生用“LU”唱旋律。旋律結束后教師問:剛才老師做了什么動作?學生回答:縫衣服的動作。教師再做一遍后問:哪句縫的動作又不一樣了呢?學生答:第二句。教師問:你們覺得表現什么呢?學生說:密密地縫。緊接著教師將“密密縫”處的動作再認真地做了一遍,請學生也跟著做,學生做得非常認真,動作小心仔細,就像真的在將衣服密密地縫著,嘴里也情不自禁地輕聲哼唱起來。在唱相應歌詞“密密”處時,教師范唱了兩種,一種是帶有上波音,一種是沒有的,讓學生體會有什么不同。學生認真欣賞,一下子就找出“2”音上面的波音記號,并一致認為有波音記號的更好聽,豐富了樂曲的旋律,起裝飾作用,表現了母親縫衣服時的仔細;“密密”,充分體現出了母子間依依不舍的情感。
學生們再次邊唱邊做起動作,此時,旋律優美,情感豐富。相信,《游子吟》的旋律已經深深印入他們的心底了!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身為音樂教師應富含智慧和愛心,時刻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在教授的過程中多花些心思,在關注學生知識探索過程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的健康發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投其所好”,使音樂課煥發生機,真正讓音樂課堂“聲”入人心。
【作者單位: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0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