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真實課堂 探求學習秘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真實的語文課堂應彰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侵占著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影響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們確定了“基于學生學習事實”的教學研究方向,從“用心傾聽,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關注邊緣,讓合作學習真正發生”“依據學情,設定問題”三個方面去探求語文學習的密鑰。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習事實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3-0067-0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侵占著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影響著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而在評課階段,大家的關注點往往定位在教師是如何教的,學生學得如何卻沒有去關注。基于此,我們確定了“基于學生學習事實”的教學研究?!盎趯W生學習的事實”強調教師的教學效果最終體現在學生的發展狀態上,評價的關注點轉向學生: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狀態(學生能否主動學、積極學,是否會學,學得如何),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活動是否成功的評價標準。在此僅借我所參與的觀課、評課活動,反思真實的課堂,探求語文學習的密碼。
一、用心傾聽,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課例細節觀察記錄】
在蘇教版三年級上冊《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暢談發明創造。一個伶牙俐齒的女孩子代表小組自信滿滿地說:“我們都知道霧霾天氣對我們人體危害巨大,我想發明一個灰塵凈化器,能夠除去空氣里所有的霧霾和灰塵,讓每一個人都能呼吸到純凈新鮮的空氣?!痹捯魟偮洌蠹叶紴樗恼?。而授課教師并沒有像其他教師一樣急于把贊美送給這個學生,而是微笑著注視著全班學生。
這時,一個男孩嘴里喃喃道:“不對呀,不對呀。”教師聽見了他的聲音,示意讓他回答。他站起來,認真說道:“老師,她說的除去所有的灰塵,是不科學的,那樣的話太陽直射大地沒有阻礙,我們都會熱死,那才是大禍臨頭了呢。”聽了他的發言,其他學生恍然大悟。授課教師此時也沒有把贊美送給男孩,她說:“關于這個問題大家繼續查找相關資料,讓自己的發言更加有說服力!”我不禁為那個男孩子和教師的傾聽力拍手叫好。
【觀察反思】
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學生之間的對話要充分、有效,教師應當認真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話語做出精準的回應。如此一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才會相互聆聽,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細傾聽他人意見、互相交換個人看法的良好環境。課堂中,教師不是一個場外的觀眾或者裁判,而是一個傳遞足球的球員。讓問題在學生間傳遞,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反觀我們的課堂,我們往往會把好的發言串聯起來展開教學。特別是公開課上,我們唯恐“天下大亂”,卻忽略了學生不一樣的聲音,也極大地減少了課堂生成。每一名教師都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心傾聽他們的回答,以此去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走向新的境界: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自主地思考與討論,這種交流與思考又生成多種多樣的閱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二、關注邊緣,讓合作學習真正發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條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庇谑?,一種現象蔓延開來——課堂上,特別是展示課上,必須要使用小組合作。這仿佛在告訴別人:“我就是按照新課標的理念開展教學的?!笨墒?,使用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我課前對聽課班級的一個小組進行了初步了解。學生哲哲語文基礎較弱,但他的同桌成績卻不錯,教師安排他倆同桌是為了讓哲哲能得到更好的幫助。
【課例細節觀察記錄】
課上,教師布置讀黑板上的詞語,同桌間互相檢查讀。哲哲的同桌很快讀完了。輪到哲哲讀,同桌聽他讀得不熟,錯誤太多,便沒有耐心了,不時地去打斷他。到后來,沒等他開口,就開始教他了,哲哲只好尷尬地跟著讀下去?!澳阍趺从肿x錯了?”同桌的批評顯然讓哲哲更加難堪。反饋的時候,教師并沒有叫哲哲起來讀。所以,這堂課下來他會與不會,誰也不知道。
【觀察反思】
縱觀語文課堂,小組合作討論的時候,總是會看到有些學生在組內并不怎么說話,他只是在聽別人說。而在匯報的時候,每個小組派出的代表,往往也只是口才非常好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更多的是為成績好的、發言積極的學生服務,而一些較為內向或者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并沒有參與到學習之中。
佐藤學說過:創造合作學習的教師往往把邊緣化的兒童作為課堂溝通的中心來對待。從這種邊緣化的兒童與其他兒童之間的落差中可以洞察到合作學習的可能性。 可見,學生的學習除受到教師的影響外,還受同伴之間互相學習氛圍的影響。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對于那些學習輕松的學生,應培養其認真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邊緣學生,應當培養他們“多問為什么,少問是什么”的習慣,使他們擺脫被動地依賴教師和同學的心理,提升自身參與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教師要在尊重和傾聽基礎之上實現真正的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成為開啟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二個密碼。
三、依據學情,設定問題
語文的學習主體是學生,“教”必須服務于“學”。因此,我們必須關注學生,關注學情,從學生的已有知識、閱讀經驗、學習興趣、學習心理和思維特點出發設計教學。
【課例細節觀察記錄】
在蘇教版五年級上冊《少年王冕》一課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寫的:
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苞上雨水點點,荷葉上水珠晶瑩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說‘人在畫圖中’,真是一點不錯??上н@里沒有一個畫工,把這荷花畫下來?!?
為了再現“王冕觀荷”的場景,教師一邊讀課文,一邊讓學生來表演。結果,學生很羞澀地站起來進行表演。但是從表情來看,他們并不喜歡,覺得很幼稚。而教師并沒有覺察到這一點,反而覺得表演得不錯,說明他們都讀懂了課文內容。甚至下課后,教師也沒有意識到這個環節有問題。
【觀察反思】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讀讀課文就能理解其中內容,教師再用表演的方式教學是不合適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低估了學情。只有真正了解了學情,依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展開教學,才能確定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最近發展區,從而確立教學目標。找到了這個密碼,才能實現潤澤兒童心田的課堂,開啟學習的大門。
學情主要是指對學生從事特定的學科內容的學習研究具備的有關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以及對相應的學習內容的分析,即確定學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學起點。因此,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認知結構,是進行學情分析時必須首先考慮的內容。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自主學習記錄單確定教學目標,學生已經會的不教,學生普遍存在問題的地方作為重難點突破。教學路漫漫,我們只有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才能發現語文學習的密鑰。
?。ㄘ熅?劉宇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