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文經典誦讀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古詩文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通過開展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有利于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經典詩文;人文素養;現狀及問題;策略及方法
一、經典古詩文誦讀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
當前的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著人文素養欠缺、基本禮儀較差等問題,我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浸潤學生心靈的教育方法,來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實踐證明,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品味、積累,不僅能強記博聞,厚積薄發,還能開拓視野,陶冶情操,修正思想,豐富文化底蘊,提高人生品位,這對開啟他們的智慧、塑造他們完美的人格、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無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徑。多讀多背一些古詩文佳作,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經典古詩文誦讀的現狀及問題
首先,教師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度不夠。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以及智力發展均不夠成熟,教材在進行古詩詞選取的時候,都選取了較為淺顯易懂的古詩詞。許多教師認為古詩詞過于簡單,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古詩詞教學內容的準備不充分,這樣造成了古詩詞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內容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學生沒有積極的參與到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中去。
其次,部分教師古文功底欠缺。部分語文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是缺乏過硬的古文功底,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做到引經據典,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應試教育更注重古詩詞的默寫以及背誦,并不關注對古詩詞內容背景的學習,不注重經典誦讀的訓練,導致經典誦讀的欠缺。
最后,教學過程注重知識積累,輕視情感體驗。在小學古詩詞的學習中,很多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成績,這就使得許多教師把古詩詞的背誦以及默寫作為教學重點,從而輕視了古詩詞中情感體驗的學習,輕視了經典的誦讀訓練。
三、經典古詩文誦讀的策略及方法
?。ㄒ唬┌盐战浀渥髌返男蜗竺馈D像是小學生經典誦讀的認知對象,因此,幫助小學生體會經典作品的形象美,可以讓他們即使不理解詩文,也能獲得對作品的初步感悟與理解。小學生往往是通過詩文中幾個鮮明的意象來想象畫面的,那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幫助他們抓住這些意象,展開合理想象,做到以下兩點即可。(1)以點帶面抓意象。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詩文的重點意象,但又不能孤立地看,要把它放在詩文的背景中去體會。(2)捕捉詩文色彩。小學生總是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不少寫景的詩文都因色彩而有了生命,抓住色彩有利于豐富古詩文在學生頭腦中的形象美。
?。ǘ┌盐战浀渥髌返那橐饷馈G楦惺切W生經典誦讀的認知對象,因此,幫助小學生體會經典作品的情意美,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體會經典的情意,發揮經典誦讀的文化價值。情意美的把握主要通過創設情境來品悟作品情意。小學生在經典誦讀過程中往往伴隨著情感體驗,如果教師能夠根據經典誦讀的內容,精心營造出形象、生動的情境和氛圍,帶領學生進入“詩境”,感受“詩意”,那學生就能與詩文作者進行情感的溝通,使艱深、枯燥的經典變得可知可感,不需完全理解也能有所體悟了。
?。ㄈ┮诮虒W中充分發揮老師的范讀作用激發學生的誦讀熱情。學生模仿力很強,范讀,出于教師口,入于學生耳,了然于學生的心,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能給學生一種語感直覺,誘發他們的情感沖動。
1.教師要規范誦讀的語音語調。誦讀和說話不同,它除了要求誦讀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讀外,還要求誦讀時在聲母、韻母、聲調、輕聲、兒化、音變以及語句的表達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話語音的規范。
2.教師要把握不同作品的基調。教師要做到誦讀理解,就是要熟悉作品,從理性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實質。只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準確地掌握作品的情調與節奏,正確地傳遞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師還要設計誦讀方案,就是在深刻理解作品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如何通過語音的具體形象把原作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
3.教師要正確掌握誦讀的技巧。掌握呼吸、發音、吐字、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的應用方法,給學生以正確的示范,激發學生對誦讀古詩文的熱情。
?。ㄋ模╅_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
1.班級古詩接龍友誼賽;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小型而多樣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誦讀積極性。每周確定固定活動時間,在班級之間、年級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以促進年級、班級、學生之間的誦讀交流,提高學生誦讀積極性,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誦讀活動得以深入實施。
2.經典誦讀我能行;學??梢栽诩t領巾廣播站增設“露一手”欄目,給學生搭建展示自己誦讀的平臺,組織“中華經典誦讀會”,“誦讀小小擂臺賽”、“誦讀大考場”“班班誦”,開展小品、故事、歌詠、表演、展示等活動。
3.師生同誦讀,校園滿書香。在實施“營造書香校園行動計劃”中,可根據教師的年齡特點,規定古詩背誦的數量和讀書的本數,鼓勵倡導老師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成長,共享文化精神之食糧。
參考文獻:
[1]朱自強.小學語文教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曹明海.語文教育智慧論[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10.
[3]胡曉明.讀經:啟蒙還是蒙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