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語文實施高效課堂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堂需要動靜結合,體現高效。在讓學生充分動起來的同時,我們要安排"靜讀""靜品"與"靜悟"三種學習狀態。讓學生在靜讀中自主學習;在靜品中咀嚼詞句;在靜悟中表達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務實而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課堂之動”與“課堂之靜”相得益彰
  什么是語文課堂的“動”?什么是語文課堂的“靜”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靜,也沒有絕對的動。之于教學亦是如此。靜與動是相對的。
 ?。ㄒ唬┱Z文教學,要靜中求動?!皠印笔切W生典型的個性特征。小學生的天性愛“動”:愛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動身,什么都愛動一動。小學生的成長需要“動”:需要主動、自動、能動,需要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參與不僅僅是參加,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調動參與的關鍵是一個“動”字。首先要引導學生“身動”:如動腦、動口、動眼、動耳、動手、動腳、動身,遵循學生的天性,突出語言訓練的實踐性特點。其次要引導學生“心動”:如鼓勵學生質疑,給學生商量和選擇的權利,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突出學生的能動作用,使學生的學習自始至終處于主動發展、生動活潑之中。
 ?。ǘ┱Z文教學,要動中求靜。學好語文需要“靜”,靜不下來的課堂,學習質量肯定大打折扣。靜,應該是語文教學洗盡鉛華、回歸本真的前提。在有效的課堂靜態環境中,師生平等、和諧對話,安安靜靜的課堂絕不是教學行為的靜止。那恰巧是學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維在發展,能力在提高。沉心學語文,真正學會傾聽、閱讀、思考、寫作,“靜”是有力的保障??鬃咏逃龑W生,最喜帶著學生到自然中去,遠離塵世的喧囂?!澳捍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外部環境的清靜有利于學習者不受干擾,專注學習。
  南宋教育家朱熹說:“靜者,養動之根也?!闭n堂需要活力,而靜下心來思考是探討研究的基礎。新課標要求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思維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在接觸所學知識前,在學習探究知識中,以及結束知識學習后,都應該留足安靜的時間,讓學生沉思品悟。標準明確指出:“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痹谝粋€討論的群體中,每個個體都存在差異,課堂教學應該尊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頭腦都動起來,這就需要有意識地創造“靜堂”,給那些思維速度稍慢的學生充分的空間,使他們避免淺嘗輒止、囫圇吞棗。關于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論文推薦
  二、“書聲瑯瑯”與“靜思默想”有機結合
  新課程十分重視學生的朗讀,于是老師們認為語文課要“讀”占鰲頭。于是乎現在的語文課堂,讀書的時間和量都非常充足,默讀卻被冷落在一旁?!墩n標》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良好的默讀習慣和默讀能力是各年段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如果我們的教師沉溺于對朗讀的“寵愛”之中,試問:何以完成我們《課標》提出的目標?在不經意間,我們的閱讀教學步入了“讀”的誤區:用“書聲瑯瑯”代替“靜思默想”。學生在課堂上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分角色讀……一切問題在瑯瑯讀書聲中都能解決嗎?未必!所以說靜思和內化相對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這實際上也是提倡學生要做個讀書的有心人。當然一般老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會要求思考問題??蓪W生怎么能在讀課文時,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呢?那么,默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公開課上,我們經常會聽到,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這本來是一中張揚個性的讀書方法,但是大部分學生都選擇高聲朗讀。試問,這種效果好嗎?與其讓學生有口無心地朗讀,不如在課堂上“靜悟”,培養其一邊靜心默讀,一邊拿筆圈畫,以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室里靜悄悄,學生集中思維,要珍惜這重要時刻?!闭Z文課要給學生創設一個默默讀書的“場”,一個細細品位的“場”,一個靜靜思索的“場”。
  三、“靜心傾聽”與“踴躍發言”融為一體
  課改之后的語文課堂,學生思維活躍,發言踴躍,但在學生競相展示自己的熱鬧背后,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不少學生只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很難靜下心來聽別人說,缺乏傾聽的意識與能力。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孩子聽的習慣很差,表達完自己的意思后,好像大功告成,不去理會其他同學的想法。其實,在一節真正活躍的語文課堂中,光有精彩的個人表達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做到靜心傾聽,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才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
  四、“有效調控”與“自主感悟”相輔相成
  陶老云:“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币虼嗽谡n堂上,如果老師學生能積極的互動,這樣的“動”,是可取的,在圍繞有效教學為宗旨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重視的應該是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如果一味得只求“靜”,那么,何來學生的能動性?教學中,動和靜的轉化是相對的,必須遵循自然和有效的原則,否則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語文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活動,其實我們都知道語文課堂的靜和鬧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不一樣的課需要不一樣的課堂氛圍,有時候應該鬧多于靜,但有時又必須給學生提供更多靜的空間。因此,作為教師要把握好這個度,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特點,進行合理有效的“動靜”搭配,特別是在語文課堂中要隨時有效調控教學環節促進學生自主感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6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