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習興趣感受語文之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那么對于一群剛剛上學的小學童來講,這初心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讓他們能端坐在教室之中,沉下玩耍的心性,帶著渴望的目光投入到一節35分鐘的課堂呢?通過長時間的思考,我認為這份初心源自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激發 快樂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人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源源不斷的動力。興趣,是對一樣東西最初的渴望和最單純的愛,是學習的初心。數學王國的魔力,語文宮殿的色彩……這些存在于他們腦海里最初的渴望是五彩斑斕的,可為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校生活后,有的孩子漸漸不那么熱愛學習,甚至失去這種興趣了呢?這或許更值得我們思考。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更注重去保留住這一份興趣。經過幾年的實踐,我覺得以下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
一、樹立語文生活觀,讓學生感受生活處處有語文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生活中樣樣離不開聽說讀寫,尤其是對一個人情商高低的評判更是靠其語言的表現能力,很多的社會交往更需要講究“說話的藝術”。而這份藝術不就是來源于語文的學習嗎?因此,可以說語文學習是提升我們生活品質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作為老師,我一直認為,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講,一年四季、萬物生長,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用語言表達,用文字記錄,生活處處有語文。例如,在二年級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中,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走進春天”。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課文中用了大量優美的語句來描寫,可我總感覺學生沒有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于是,我就帶他們走出課堂,在校園中尋找春天。我讓他們在校園觀察枝頭嫩綠的小芽、綻放的迎春花,讓孩子們在春風中沐浴、在暖陽中眺望;再讓他們回家發現小區的花花草草;去公園、田野欣賞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的春機。一系列的活動之后,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二、提高課外閱讀興趣,感受語文的魔力和魅力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最親密的朋友。常言道:“開卷有益”。與書為友,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而愛上閱讀更能增加語文的魔力和魅力。
一年級時我便給學生布置了一項常規作業:快樂閱讀。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推薦給他們。例如:《安徒生童話》、《一年級的小豌豆》、《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等。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書籍去閱讀,讀自己所愛。每天把所讀到的內容或者自己的感受說給爸爸媽媽聽、說給老師聽、說給小伙伴聽。一學期下來,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還大大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進入二年級,學生的閱讀由圖畫為主的繪本變成了以文字為主的書本,甚至有些同學開始讀起了長篇小說。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我們班里舉辦讀書交流會,孩子們將自己喜歡的書或者某一段話推薦給大家,并闡述自己的推薦原因和體會。在學生的相互交流中,彼此的思想實現了溝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周的“親子閱讀二三次”,更是達到了通過孩子帶動父母、通過父母促進孩子的理想效果。家長幫助印刷、我們自己“出版”的名為:《讓童心飛揚》的“書籍”,收錄了每一個孩子的“作品”,每一篇小文章字數或許不多,但情感真摯;文筆或許稚嫩,但“小荷微露尖尖角,稚童已愛大語文”。
三、師生角色互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傳統的課堂上“老師”的角色都是由固定的老師擔當,時間一長難免會出現“審美疲勞”,甚至滋長學生的唯師性。我常常想如果學生來當老師那該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有意思就一定能引起更多的關注,激起孩子們更大的學習興趣。雖然只是二年級的小小學生,我還是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了大膽地嘗試。
在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我嘗試每節課都有一個小組帶著大家學習本課的生字和詞語。為了當好這個“老師”,孩子們也是不遺余力了,不僅“老師小組”的成員要充分地預習,其他的同學也不甘落后,學得也格外認真。作為重點的字詞部分就這樣愉快地掌握了。遇到有意思的課文,學生還主動要求排成課本劇,通過對角色動作、語言以及神態的分析更加走進了人物的內心,增強了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守株待兔》這則寓言一課時,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一起制定了“劇本”?!皩а荨?、“演員”、“劇務”等角色一應俱全,同學們的精彩表演也得到了學校和家長們的一致贊揚。
四、重視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學科彼此之間存在很多共通之處,中國的古典詩詞尤其講究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像題畫詩更是詩與畫的完美統一。眾多寫景的詩文,其內容都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正如《樂記》中說的:“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平心,然后樂氣從之?!薄把灾蛔悖枢祰@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碑斎?,值得一提的是,在語文課程中建立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平臺,應注意立足于“語文”,而不是漫無目的的大雜燴。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第一步,維持住這股熱情,讓這種熱情貫穿于學習的始終甚至成為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發現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美好,讓語文學習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成為一種極大的生活樂事。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甸柳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