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抓好問題講故事 想象對話現情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材分析】
  《青蛙賣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一只不愿住在爛泥塘邊的青蛙,很想賣掉爛泥塘,在賣的過程中,他聽從伙伴們的建議,一步步改造了自己的爛泥塘,最后將爛泥塘變成了一個好地方。故事旨在讓學生體會勤勞的雙手可以創造一切美好事物。
  文章語言活潑明快,富有童趣,很受低段學生喜歡。基于故事人物較多,對話內容大同小異的特點,本課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展開教學,從借助魚骨圖簡單講到想象人物對話生動講,層層推進,從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識記“爛、牌、喝”等8個生字,會寫“蛙、賣”2個生字。
  2.借助魚骨圖梳理文脈,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大意。
  3.借助想象,有感情地演繹青蛙與小伙伴的對話。
  【教學重難點】
  遷移對話表達形式,想象演繹青蛙與小伙伴的對話情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新課,質疑學生字
 ?。ㄒ唬┙翌}學字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你聽主人公在跟我們打招呼呢?。ǔ尸F“呱呱”聲音)知道他是誰嗎?(板書:青蛙)
  2.學習“蛙”字:比一比,它跟哪些字很像?(出示:娃、洼)示范板書。
  3.師:今天青蛙要賣泥塘嘍,想不想一起去看看?(板書:賣泥塘)
  4.學習生字“賣”。
 ?。?)師:“賣”是一個生字(拿生字卡片)。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嗎?
  (2)“買”“賣”對比,了解“賣”的由來。
  古代,“買”字下面是“貝殼”的“貝”,古人用貝殼當錢幣。“買”的上面是“網”字,意指把貝殼放進網里去逛街買東西。后來,人們在“買”字上面加了一個部件“出”。整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把買來的東西再賣出去,慢慢地,這就成了現在的“賣”字。
 ?。?)學寫“賣”字。呈現動態演示過程,教師提醒注意點。
 ?。?)師:在課文里,青蛙要賣什么?(出示圖片,認識泥塘)像這樣積滿了爛泥,有一點點水的坑就叫泥塘。
 ?。?)學生齊讀課題。
 ?。ㄔO計意圖: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本課的課題高度概括了故事的主體事件。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通過抓課題,讀寫生字“蛙”“賣”展開。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進行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來識記字形之外,還追根溯源展現“賣”字誕生和演變的過程,同時以通俗的語言解釋字形的變化、字義的產生。)
  (二)鼓勵質疑
  1.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2.小結學生的質疑,梳理出三個主要問題:青蛙為什么賣泥塘?誰來買泥塘?最后泥塘賣出去了嗎?
 ?。ㄔO計意圖:“學貴有疑”,這三個問題指向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他們帶著三個問題閱讀課文,很容易就能梳理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巧借魚骨圖,簡單講故事
  (一)出示要求,自由讀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剛剛提出的三個問題。
  (二)交流疑問,隨機畫圖
  問題一:“為什么賣泥塘?”
  [青蛙住在爛泥塘里。他覺得這兒不怎么樣,想把泥塘賣掉,換一些錢搬到城里住。 ]
  1.師:這是一個怎樣的泥塘?
 ?。?)“爛泥塘”:帶讀正音“爛”字。選一選,理解“爛”的意思。
  [①因過熟而變得松軟;②雜亂;③破碎;④差,不好 ]
 ?。?)“不怎么樣”:“不怎么樣”是什么樣?
 ?。?)面對這樣的一個泥塘,你能體會當時青蛙的心情嗎?
  2.指導朗讀這句話,體會青蛙對泥塘的不滿之情。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在理解和朗讀中感受青蛙想要賣泥塘的心情。)
  問題二:“誰來買泥塘?”
  1.師:誰來買泥塘了?他們都覺得缺了什么?學生逐一畫出魚骨圖。
  2.師:小狐貍會覺得還缺少什么?發揮想象,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問題三:“泥塘賣出去了嗎?”
  1.出示結尾:青蛙為什么不再賣泥塘了?(板貼:好地方)
  2.對照魚骨圖,簡單講故事。
 ?。ㄔO計意圖:故事中想要買泥塘的人物眾多,他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利用“魚骨圖”可將人物和需求一一對應起來。這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思維導圖,簡潔直觀,能幫助學生厘清故事的脈絡。借助這幅圖,學生能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串聯起來,簡單地講述故事了。)
  三、比較讀對話,生動講故事
 ?。ㄒ唬┩其N泥塘有辦法
  1.師:青蛙是推銷高手,你們看,他想了什么辦法賣泥塘?
 ?。?)學習“牌子”一詞: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牌子”?
 ?。?)學習“吆喝”一詞。
 ?、?讀詞正音:“喝”是個多音字,在這里念第四聲。它還有一個讀音,誰來用另一個讀音組個詞?(喝水、喝茶)
 ?、趲煟赫l來扮演小青蛙吆喝吆喝?(邊讀邊追問)你為什么要這樣吆喝?
 ?、蹘煟涸蹅円黄饋韺W著小青蛙的樣子吆喝一下吧!
  生(齊讀):賣泥塘嘍,賣泥塘!
  2.配樂拍手讀兒歌。
 ?。ㄔO計意圖:對于這兩個句子中的詞語“牌子”“吆喝”,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和角色扮演等方法來認知,既豐富了識字手段,又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拍手兒歌的引入更是將鞏固生字、活躍課堂氣氛和調節學生注意力融為一體。)
 ?。ǘ┍茸x對話有技巧
  1.師:在青蛙的吆喝中,老牛和野鴨都來買泥塘了,快來聽聽他們都說了什么吧?。ǔ鍪揪渥硬⒉シ耪Z音)
  2.指名學生讀這兩個句子,讀好帶后鼻音的兩個字“坑”“挺”。
  3.對比再讀,發現老牛和野鴨說話的技巧。
  (1) 老牛和野鴨說的話有什么相似之處?(先說優點,再提建議)
 ?。?)他們是怎么樣提出泥塘的不足之處的?(關注“不過”“就是”等詞)
  4.小結:老牛和野鴨這兩位買主可真會說話,既肯定了泥塘好的地方,又用“不過”“就是”這樣的詞語委婉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們能學著他倆的樣子,試著說說其他小動物又會怎么說嗎?
  5.選擇一個角色進行仿說。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對比讀中發現老牛和野鴨說話的秘訣:先說優點再提建議,并用上了“不過”“就是”這樣的詞將建議委婉地表達出來。從有意識地“比較”到“發現”再到“運用”,實現了從文章的學習到思維的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的轉變。)
 ?。ㄈ┙巧缪葜v故事
  1.學生戴上頭飾,分角色演繹故事。
  2.采訪小青蛙:聽了那么多買主的想法,你有什么想說的?
  3.師:小青蛙聽了那么多買主的意見后做了什么?后來泥塘變成什么樣子了呢?下節課再來學習。
 ?。ㄔO計意圖:角色扮演是低段學生學習故事類文本時一種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既拉近了學生與故事的距離,實現了“文本—學生—人物”三者之間的深度對話,又讓學生在想象再創造的演繹中豐富認識和體驗情感,獲得語言和精神的雙豐收。)
 ?。ㄕ憬『菔袗凵叫W教育集團   313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31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