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信息技術“同課異構”課堂觀察與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同課異構”是幾個不同教師面對同一教學內容,立足于各自教學經驗,通過各種教學構想來進行課堂授課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師間“背靠背”的教學設計——“手拉手”的集體備課——“面對面”的教學交流,達到認知優化與重組的建構過程。但同課異構在信息技術課堂并未得到重視和應用,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對小學信息技術同課異構活動的觀察與思考,尋求推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更好更快發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同課異構;觀察與思考
  
  “同課異構”中的“課”是指教學內容,“構”是指教學設計?!巴n異構”是指不同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采取的不同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體現資源共享,同伴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模式。筆者參加了在平羅縣城關四小舉行的市級小學信息技術“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6位老師就電子工業出版社五年級下冊《利用繪圖工具制作幀動畫》進行了說課、做課,通過教學觀摩發現,6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特點。
  一、 備課、說課的“同”和“異”
  教學內容的“共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同”,即6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說課內容中有許多相似,如:在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及使用媒體等方面出現“形似”之處。而不同教師的“個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異”,一是對教材的處理、環節的設計、問題的提出等各不相同,有的重視能力訓練,有的重視知識遷移,有的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有的重視解決問題的多樣化,所以課堂教學呈現不同的風貌;二是教學策略和課堂關注的事物不盡相同,反映了教師的個人教學風格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三是對說課環節的理解差別很大,有的老師說課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有的老師則當說不說,詳略不分,如同演講。
  二、 課堂教學的精彩紛呈與點點遺憾
  通過對6位教師的教學比較分析,不難發現:6位教師都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都實現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但也有明顯的區別:
 ?。ㄒ唬?“導入”風格迥異
  課堂導入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期基認為:“教學的起點,首先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愛好和愿望。”本次研討活動中,各位教師的課題導入可算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吳斌老師伴著音樂出示動畫,畫面簡潔、流暢,引導學生觀察,很好地營造了愉快學習的氛圍;駱老師出示兩副不同的電腦作品,讓學生從對比中自己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楊老師的故事聲情并茂,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學習任務中;李老師從和學生談論幸福的話題開始一節課的輕松學習。但也有幾點遺憾的地方:1. 有的老師導入偏重形式,與學生互動不足;2. 引入課題時所使用素材與授課內容“風牛馬不相及”;3. 有些圖片或是歌曲很精美,但用到本節課顯得課堂“花哨”,實用效果不強。
  (二) “互動”理念先行
  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高效課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吳老師有效使用微課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韓老師巧妙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說一說”“練一練”“試一試”,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老師引向知識的“埋伏圈”,因此,才有學生在練習時層層遞進,目標明確。駱老師緊抓信息技術的工具性,不斷地為學生設疑,解惑,再疑,再解,讓學生在“跳一跳,摘顆桃”的小亢奮中鞏固操作,掌握基本技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畢老師在課堂上以真誠的微笑鼓勵學生:“再試一下,你一定會成功!”“你的想法很獨特,和小組的同學分享好嗎?”孩子們的探究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了。楊老師用親和幽默的語言、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和學生一起開展小組合作。李老師則通過創設充滿童趣的問題情境,有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相對比較遺憾的是:1. 有的教師教學語言平淡,個人缺乏教學激情,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2. 有的老師頻頻提問,但多是無效的“對不對”“好不好”,回應者寥寥數人;3. 個別學生失誤生成的精彩教學良機沒被及時地捕捉。
 ?。ㄈ?“獨特”個性初顯
  蔡元培說過:“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闭f的是做人的個性,教師的教育機智,也會給學生以靈氣。這次活動中,每位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的“拿手戲”。其中吳斌、韓曉麗兩位老師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表現出他們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有效調控課堂的能力。駱亞婷老師采用通過“小老師”的示范,引導學生講解操作步驟,來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從中也透射出老師對本文的重視。畢彩蓉老師善于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善于捕捉知識信息的教學機智。楊靜霞老師的課堂中生生評價讓人贊嘆不已,充分表現出課堂的平等、交流。李老師規范的板書讓他的課堂教學多了一份美感。兩天的教研活動,6位教師展示了不同的教學風格,我們期待著各種獨特教學風格走向成熟。
  “同課異構”實現了教師間的“合力效應”,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巴n異構”的教研方式,和教師的教學密切相關,真正實現了新課程提出的教師是新課程的參與者、研究者。從而將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讓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巴n異構”為教師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平臺。
  參考文獻:
  [1]梁永雙.同課異構 聚焦課堂——對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3).
  [2]杭曉峰.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同課異構研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7).
  [3]陳紅軍.信息技術“同課異構”教學的優勢分析[J].教師教育,2016(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2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