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作文課程的教學價值及其實施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繪本深受兒童喜愛,把繪本引入作文,設計繪本作文課程,有助于建構適合兒童生命發展的言語圖式與實踐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從課程內涵、教學價值、課程設計和實施策略四個方面系統架構繪本作文課程,聚焦兒童作文關鍵能力的培養,促進作文必備品格的形成。
【關鍵詞】繪本作文;多元智能;課程設計;課程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3-0035-04
繪本作文課程不是畫面的簡要描摹,也不是文字的簡單模仿,更不是為單一的練寫而“盲寫”,而是融通繪本與作文,讀寫聯動,建構適合兒童的言語圖式與實踐表達方式。作文好玩是童年寫作的意義所求,是進入故事深處的一條通道,是觸動心靈的素材積累與表達技法。繪本作文課程開啟語言表達新引擎,從語言文字的單一訓練,走向創意表達的融合共生,讓作文真正指向兒童作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繪本作文課程的內涵
繪本又叫“圖畫書”,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是適合兒童的精神大餐。因其簡約的文字,精彩的畫面,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涵而深受兒童喜愛。繪本對兒童多元智能的發展有重要價值,主要體現為激發閱讀興趣、提高言語表達、豐富生活體驗、激活想象創造、提升審美情趣、促進多元發展、獲得健全人格等。把握繪本的科學內涵、特征與精髓,巧妙挖掘潛在、豐富、優質的寫作資源,從課程的層面來規劃、定位,繪本作文課程就有了方向、基礎與內蘊。
其一,繪本作文課程是一種以繪本為載體的作文課程樣態,它以繪本的文字、畫面、留白等資源為基點,在模仿、想象、創寫的層面上激活兒童的表達潛能和創造靈性,歷練他們的語言直覺與感悟能力,是一種以小學語文課程為基礎的拓展類課程。
其二,繪本作文課程立足點不囿于詞、句等寫作要領的“顆粒狀”模仿,不拘泥單純的讀寫結合、看圖作文,而在于句段、篇章的整體創作,變零碎練寫為綜合運用;同時,繪本作文課程不僅關注“完成作文”這一結果,更強調兒童寫作全過程,關注語言、觀察力、創造力等多元智能發展,追求與兒童的心智、表達、生活的互通互融、和諧共生。
其三,建構科學、適切的課程體系,形成具體、豐盈的言語實踐“場”是繪本作文課程的關鍵。繪本作文課程在“寫什么”(內容)和“怎么寫”(形式)的同一個媒介中實現“融通”,在圖、文、看、寫彼此關聯中進行補白、續編、縮寫、猜寫,多維度發展兒童的語文能力,逐漸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相通與一向性,使得學生易于動筆,樂于作文。
二、繪本作文課程的教學價值
多元智能理論觀照下的繪本作文課程改善了傳統作文費時、高耗、低效的狀況,聚焦兒童作文關鍵能力的培養,促進兒童作文必備品格,以及兒童作文個性和風格的形成。
1.以興趣為起點:從“輕松閱讀”走向“快樂作文”。
繪本研究者霍華特說:“繪本是小孩子人生中最初接觸的書,根據小孩在繪本中所發現的快樂的量,可決定他的生涯是否喜歡書本?!眱炐愕睦L本能讓兒童一下子就愛上閱讀,避免養成淺閱讀、碎片閱讀、庸俗閱讀的不良習慣。繪本與閱讀與伍,與寫作相伴,兒童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繪本語言及思想表達的精妙,變得感性而細膩,促使兒童學習由“輕松閱讀”轉化成“快樂作文”。繪本作文就像玩伴、游戲,對兒童的影響直達心靈深處,讓兒童自然地戀上寫作。
2.以表達為基點:把“深刻內涵”內化為“真切表達”。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兒童主要依托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來思維,而繪本的表現形式和風格多種多樣,有的細膩描述,有的粗放簡潔;有的平鋪直敘,有的婉轉動人。這些鮮活的素材,為兒童的寫作提供了形象的樣式。如《小豬變形記》中的反復手法,《同桌阿達》中第一人稱的使用,《森林運動會》中對場面的描寫等。在形象化的語境與體式中,兒童自然地把“籠統的內涵”內化為“具體真切的表達”。有創意,才會有創新,也才有創造。兒童情動而辭發,才能推進繪本作文深度實施。
3.以兒童為原點:由“假大空”走向“自然釋放”。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潘新和教授曾說:“在寫作之途,想寫就好”,“想寫”是“樂于表達”的前提。課程的重要職能是促進學生發展,順應學生發展規律。然而過多的“師本意識”與“成人標準”,讓兒童的習作內容變得泛成人化,童趣丟失殆盡。繪本作文課程基于兒童本位,突出“兒童屬性”,有助于改善這一現狀。繪本作文可以是觀察圖畫的描寫,可以是推測情節的猜想,也可以是圍繞故事情節的思考,從而豐富了作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為兒童習作增趣。
4.以有效為質點:從“全篇武裝”趨向“精準微作”。
福建省語文特級教師何捷指出:“傳統的,一以貫之的‘全篇幅’寫作,正是影響兒童表達,造成寫作困難的關鍵原因。”長期以來,傳統的“全篇幅”寫作主導著學生的習作,現行教材以主題安排習作,缺乏整合性和有序性,疏離兒童的現實生活,迫使作文陷入了“模式化”困境,出現教師為作文而教作文,學生為作文而寫作文的機械化作文教學現象?;诖耍L本作文應“趨微趨精”,化大為小,化難為易,由仿到創,以小見大,“一課一練”“一課一得”。繪本作文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從漫無邊際轉向有條有理,從冥思苦想達至文思泉涌,從胡編亂造轉向盡情表達,真正回歸兒童本真,釋放兒童的寫作潛能。
三、繪本作文課程的設計
1.融合“三軌并行”,建構課程內容。
“三軌并行”是指繪本作文課程的設計以課程標準、學生心理特點、習作訓練語用點為指導原則,設置相應的精準目標與核心內容(如表1),使教和學都有著力點,讓課程落地生根。
2.設置“三個時段”,納入課程體系。
只有納入學校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之中,繪本作文課程的實施才能得到保障。具體來說,可以分三個時段納入學校課程體系。 時段一(1 ~ 2年級):在自習課上增設一節繪本閱讀課,以培養學生想象力為主要目標,滲透閱讀要領,在快樂閱讀中進行說寫練習。
時段二(3 ~ 6年級):納入語文寫話、習作課堂及“課程超市”中,打通學科壁壘,優化學科關系,使之成為課內作文課程的有效補充。
時段三(1 ~ 6年級):通過校本課程、拓展性課程等載體開展講故事、親子閱讀、繪本創編、繪本展示等形式的繪本讀寫創等活動。
3.設計“三個板塊”,創意教學過程。
板塊一:解讀繪本——弄清“教什么”“學什么”。從主題內容和語用點兩方面解讀,確定精準目標,提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關鍵點。
板塊二:教學繪本——明確“怎么教”“怎么學”。選擇恰當的方法策略,優化設計,例如第二學段繪本作文語言訓練可以設計成以下要點,實現精準教學。
繪本1:《會爬的豆子》
重點語段:豆子沿著下水管爬進一扇窗戶。“我要給你吃新鮮的豆子,讓你變得既壯又結實?!?
訓練點:補充句子“豆子爬到 ”,學會準確運用動詞“爬”。
繪本2:《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重點語段:“白云像棉花一樣輕柔,又像飄落的雪花一樣潔白。”“啊,我喜歡……”
訓練點:運用句式“ 像 ”,仿寫小白鼠娜娜和盲象末末的對話。
板塊三:運用繪本——解決“寫什么”。有效地利用、開發、整合繪本資源,提煉精當核心問題,巧妙設置“任務”驅動自主寫作。
4.貫通“三個學段”,制定評價標準。
結合課標對學段的具體要求,遵循規律,聯系實際,制定評價標準與細則。低年級側重于“趣”,中年級側重于“情”,高年級側重于“理”,易于檢測和評價。
四、繪本作文課程的實施策略
加拿大作家培里·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里說:“一個繪本至少包括三個故事,文字講的、圖畫表現的,以及兩者融合后所產生的故事?!蔽淖肿寖和煊X語言文字的微妙,圖畫串聯起兒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圖”“文”的結合生發、充盈兒童個體經驗。
1.觸摸文字,在模仿表達中遷移。
繪本語言清新、富有趣味,在對比、重復、往返的過程中,傳達出故事的旨意。恰當進行敘事練寫,可以為學生習作時敘述技法、篇章結構的安排等技能打下基礎。例如:通過學習《小豬變形記》,學生了解了反復敘事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以應用,仿寫《小貓變形記》《小馬變形記》等故事。在片段仿寫的基礎上進行故事的仿寫,學會精準遷移、細膩表達,實現兒童作文由模仿到獨立寫作。
2.聚焦畫面,在想象推測中靈動。
繪本中的畫面細膩、含蓄、美妙地表現著文字所無法實現的內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看“圖”想“畫外”,入“畫中”,體會繪本豐富的內涵。例如語文特級教師竇桂梅教學繪本作文《我爸爸》,讓學生既畫又“話”,創作自己的繪本,豐富作文內容。因此,在繪本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畫中“話”,擴寫畫中“畫”,續寫畫外“話”,創寫畫外“畫”,在鮮活的情境之中表達,充分利用圖畫發展兒童的語言。
3.圖文結合,在創生發現中豐滿。
繪本的內容與思想主要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來展現,常識、修辭、體裁微妙地融入圖文當中,成為寫作的憑借。教師要善于挖掘圖文中的豐富意象,創設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再塑個性故事,學會作文創新。如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包含了用文字和圖畫講述的故事兩部分內容,文字講的母雞蘿絲去散步平淡無奇,圖畫講的狐貍追逐母雞引人入勝。讀完繪本后,教師提出“選擇最好笑的場景寫一寫”,學生入情入境,興味盎然。
4.聚焦情節,在建構內化中生成。
繪本作文教學若只在繪本這一單一場景里進行,必定受到限制。注重統整性,巧借表達技法由單一延展到自由創生的語境,可以自由地舒張言語個性。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我會回家過圣誕節》鼓勵學生給小伙伴寫明信片或信,引導學生寫應用文;繪本《蒼蠅和大象的足球賽》想象力獨特,教師可以借此教學生學寫解說詞、頒獎詞。繪本作文還有細節觀察、創意想象、仿制仿編、手繪故事等多種創寫形式,教學中應綜合利用多種方法培養兒童的作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M].臺北:心理出版社,2000.
[2]朱萍.我的繪本作文課程[J].江蘇教育,2015(35):15-17.
[3]何捷.“微寫作”課程建設——寫作教學進行時的課程觀[J].教育評論,2014(8):122-125.
[4]湯瑾.繪本,開啟習作新思路[J].小學語文教師,2016(12):62-64.
注:本文獲2018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有刪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