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寬松教養方式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及其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結合典型教育案例,分析了家庭的寬松教養方式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并提出了家園合作糾正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  家庭教育  攻擊性行為  教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216-01
   新一代父母他們接受了“民主自由”的思想,對于孩子的教育容易走向極端——放任型。過度的自由、泛濫的夸贊,使幼兒越來越自我中心,在不合理的要求中越來越無法無天?!翱此啤裰鳌慕逃h境卻是讓孩子陷入欲望滋生的‘黑洞’,使得孩子反而失去了民主帶來的快樂,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能在社會生活中換位思考,從而影響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1   典型案例描述
   案例1:開學第一天,別的小朋友都在因為父母的離開而哭鬧, 而小小不僅不哭不鬧,反而表現得特別的興奮,跑來跑去根本停不下來。第二天,我帶領小朋友參觀幼兒園,以便安撫孩子的情緒,從而使他們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靶∨笥褌?,我們開火車啦!”我剛說完,小小就“咻”地一下跑過來要當火車頭。剛走一圈排在小小后面的女孩就大哭了。這時小小回頭打了她一巴掌。動作特別的快,都來不及阻止!教師批評道:“小小,你怎么能隨便打其他小朋呢!” 并要她道歉,而她卻不理,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案例2:開學才短短一個星期,幾乎每天都有告狀的:“小小打我”“小小推我”。教師每天都要安撫因為她而委屈哭泣的小朋友,而對于小小,教師也只是要求她向被她欺負的小朋友道歉,沒有進一步追究她打人的原因。一天正準備上課,坐在小小旁邊的天天突然就說:“老師,我不要和小小坐?!苯處熍u天天:“大家都是好朋友,為什么不和小小坐呢?”天天很委屈得說:“老師,小小總是打我推我,我不想和她坐。”同時旁邊的另一個小朋友也說不要和小小坐了。這時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要和小小的家長溝通一下小小的問題。
   家庭簡介:小小父母學歷較高,對教育有自己的見解,家庭氛圍一直是寬松自由的。而他們平時工作繁忙,小小和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就特別多,所謂“隔代親”,奶奶對小小溺愛有加,對其行為也沒有很好地約束。經常亂發脾氣,動手打人。開學前奶奶回老家了,由外婆來帶,在外婆帶的這段時間里,外婆發現她喜歡打人,有時還打外婆,外婆告訴她媽媽,她媽媽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格外調皮,而他們對孩子缺乏較為正確的教育方法,還上網去查資料,不知該用什么辦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為了避免傷害事故再次發生,教師及時與其家溝通,通過和外婆、媽媽的溝通,她們認識到小小在幼兒園經常無緣無故對其他小朋友產生攻擊行為,對于老師的制止,有時一點反應也沒有。小小外婆很重視這個問題,每天都了解小小在園的表現,希望老師嚴格教育。
  2   家園合作糾正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在糾正小小攻擊行為初期,教師一直將小小控制在視線范圍類,一旦其出現有攻擊行為的傾向,立即制止。同時還告誡其他小朋友離她遠點。結果適得其反,其行為非但沒有得到糾正,反而變得不愛說話,常常一整天都不開心。
  2.1 正視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攻擊行為常常伴隨著激烈的身體接觸,極有可能對攻擊行為事件的雙方造成不可估量的身體和心理傷害。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情境中,攻擊行為是不被允許并且被教師極力制止的行為。但是,這并不是意味著幼兒的攻擊行為沒有任何價值。小小通過這次攻擊行為的糾正引導之后,她的同伴關系處理能力一定突飛猛進。教師每天同小小聊天,耐心傾聽她的心聲,試著走進她,理解她。掌握其心理特點,同時寬容她,尊重她的個性,允許她暫時犯一些錯誤。
  2.2 關注幼兒的優點和長處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學會欣賞、理解、寬容有問題的幼兒。比如小小能夠很快適應幼兒園新生活,并不像別的小朋友那樣哭鬧,并且性格外向,能夠積極回應教師,可以帶動其他幼兒,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當推人現象再一次發生時,我沒有指責她,而是和她一起給小朋友道歉,并在小小表現好的情況下及時地在小朋友面前表揚她。
  2.3 分析幼兒攻擊的內在原因
   首先,小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緒波動大。針對小小自控能力不足的現象,運用“延遲滿足”的教育理念,對小小進行相關訓練,逐漸培養小小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時,加強情緒訓練,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滲透。比如做一些耐力游戲,對堅持力有所進步的小朋友給予積極的表揚。
   其次,家庭環境使得小小自我中心嚴重,占有欲強烈。因此,在活動過程中盡可能多講一些如何分享,用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去創編一些不能打人的小故事,讓他們在故事中找到自己與之相似的地方,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受人歡迎的。抓住時機,傳授交往的技巧,在此基礎上發現進步并及時表揚。
   最后,家庭主要陪伴人更換,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幼兒的世界比較簡單純粹,容易與和自己親近的人產生依戀,而一旦依戀產生,幼兒就會出現分離焦慮。一直照顧自己的人由奶奶變成了外婆,一下子不能適應,為了獲得更多的愛,會出現通過攻擊行為來博得成人的關注。
  2.4 家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每天都及時把小小的園內表現告訴家長,有積極的轉變時家長要給予表揚,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也要及時給予批評,給予一定的負強化,讓她知道這樣是不對的,相對的一些懲罰可以讓她知道對與錯。家長也向教師反映小小在家里的表現,“統一作戰路線”。教師的話和小朋友的掌聲使她更加明確了怎樣做大家才喜歡。正面教育的方法使小小愉悅的接納了老師的意見,不知不覺明白了道理,有意識的減少了攻擊性行為,小朋友喜歡她,小小還是那么可愛那么喜歡笑,從來都不哭。
   突然某一天,讓小朋友開火車,小小竟然主動和天天說:“你在我前面吧,我們是好朋友,我不再推你不再打你了?!碧焯炻犃撕荛_心,兩個人抱在在一起轉圈??吹接行∨笥训沽?,很熱心的跑過去安慰他,還模仿老師的樣子,輕輕地撫摸小朋友跌疼的地方?;秀遍g,一個自由自在的小天使終于降臨人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1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