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活化作業設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是現代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學科知識學習發揮著關鍵作用。學習與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活化的課程設計以及作業設計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生活化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深入研究與案例分析。
  關鍵詞:生活化作業設計;小學數學;小學教學;應用分析
  小學數學相對初高中數學教學,內容比較簡單,題型也比較單一,但是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卻十分廣泛,例如:長度單位(m、cm等)之間的換算,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換算,口算能力的培養等都對學生日后的生活與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應該重視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培養,設計適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的數學作業,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有趣之處,并可以通過自己有限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小問題,以此來鍛煉小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教師也要不斷充實自己,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保持對生活細節的洞察力,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學會因材施教,把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一、重視小學生數感的培養,合理設計計算作業
  1.根據計算教學改革的新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礎,是小學生首先要掌握的數學基本技能。在數學作業的設計上,筆者建議數學教師在教授學生計算技巧的時候,不要單一地教授一種計算方法,而是在講解例題時多提供一些解題計算的方法,讓學生在思考同類題型時能夠舉一反三,從多個角度進行計算。例如,一道計算例題為:一條道路旁種了100棵樹,過年要新增20棵樹,并且有15棵樹需要裝飾彩燈,30棵樹需要掛燈籠,請問還剩多少普通的樹?學生在做該加減計算時可以先做加法再做減法,也可以先做減法再做加法。教師在指導他們做題時可以引導他們從問題的結果去逆向分析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順著題意做題。數學是一門非常具有邏輯性的學科,數學計算只是數學學習的工具,因此學生應該從數學計算作業的練習中鍛煉自己的數感,并且培養自己嚴謹的數學學習態度。
  2.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計算的實際意義
  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數學應用題中看見生活中數學問題的影子,進而更加容易理解數學計算的實際意義。如教師可以出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應用題:食堂運來一批蔬菜,原計劃每天吃50千克,30天則可吃完,后來根據大家的意見,每天比原計劃多吃10千克,這批蔬菜多少天可以吃完?教師可以在課堂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讓學生通過觀察學校食堂運營情況來思考這一道題,首先根據前半段問題內容分析出實際的蔬菜量,即50×30=1500(千克),其次再計算出實際可以出多少天,即1500÷(50+10)=25(天);另一解決方法則是綜合計算50×30÷(50+10)=25(天)。通過這種情景創設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二、結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1.預留觀察生活中數學應用實例的家庭作業,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中國的應試教育讓許多學生不懂得自己發現實際問題,缺乏創新意識,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如在講解體積這一概念時,可以預留一項數學作業:是將筷子放入盛水的杯子時觀察杯子中水的變化,并且思考水為什么會產生變化。這個作業雖然只是觀察實際生活中的小小的現象,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筷子也存在“體積”這一概念,并且能夠占據水在杯中的體積。觀察能力與運用知識能力的聯系十分密切,數學教師要把實際生活中數學知識以布置課下觀察任務的形式傳授給學生,讓他們養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強調實際操作的重要性
  數學概念大多數是從實際生活提取出的抽象模型,而小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通常十分有限,因此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的能夠十分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例如:在“長方體的認識”的教學作業設計中,與其讓學生從空洞的文字介紹中把握長方體的特征,不如教師直接將一個粉筆盒當做教學材料,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特征:長、寬、高、6個面、8個定點、12條棱等。并且課后作業也可以設計為制作一個長方體,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
  三、合理控制數學作業的難度,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根據數學教學要求設計適合學生年級的作業?,F代一些數學教學者或家長過于要求學生們超前學習,提前學習高于自己年級學習范圍的知識,這樣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不利于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把握數學作業的難度,設計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試題或作業,不能急于求成。例如,對低年級的小學生的作業設計一般為加減乘除的簡單計算問題,不能出一些復雜的應用問題,著重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而對高年級的學生的作業設計應該更加注重問題的綜合性與生活性,尤其對于備考小升初的學生要更加注重培養他們靈活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作業的生活化教學形式要求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多角度思考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邏輯思維,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洪娟.論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準備策略[J].中小學校長,2011(12):54-56.
  [2]熊覓.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金秀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6):41.
  編輯 馮志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169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