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鄭利群 趙建軍
摘要:建立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推行案例教學,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高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7-0028-02
收稿日期:[HTSS]2007-03-16
作者簡介:鄭利群(1967-),女,河北山海關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從事會計專業教學方法研究;趙建軍(1971-),男,河北秦皇島人,講師,學士,從事學生思想教育研究。
一、建立參與式課堂教堂模式,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優勢
筆者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能夠收到最佳教學效果。在當今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會計人才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克服“注入式”教學方法的弊端,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優勢。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的一種嘗試。
參與式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按照教學計劃,在每節課上、每章節教學內容的概括總結中,使學生自主地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筆者嘗試過以下幾種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寬松環境,鼓勵學生邊聽課、邊思維、邊參與。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鼓勵他們針對老師所講的問題談自己的看法;在安排自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廣泛地提出與所學知識有關的各種問題,提供平臺讓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并進行討論。在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等課程的教學中,每兩節課后,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或進行補充,或提出質疑,然后或由學生解答,或由老師講解補充。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可選用設疑、啟發、引導、討論、激勵等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以主動式學習代替被動式學習,變灌輸式教育為啟發式教育,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課變得生動活潑。
2.在教學引導中,可以把熱點的財經問題引入課堂。在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專業課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安排每周1-2次的5分鐘的財經要聞演講,讓所有的學生建立參與的意識。在參與過程中,學生通過媒體查閱最新財經信息和要聞,能夠汲取最新知識,并在不經意中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經濟活動聯系起來,很自然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從而使“參與活動”演變為一項“創意活動”。
3.要設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綜合輔導時,鑒于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管理會計等課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而學生卻往往忽略章節、單元間的有機聯系,所以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將專業知識劃分成幾個單元,并有計劃地將參與活動納入到單元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辯論、講演、案例教學等方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樣,學生參與教學的內容就會非常豐富,凡是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問題,或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作為參與的內容。盡管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是有難度的,但很多學生紛紛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資料,理論聯系實際地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討論發言深度、廣度都較為到位。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創造能力,也鍛煉了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會計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知識的系統性自然形成。
二、推行案例教學,使教師在教學中言之有物
案例教學法,首創于美國哈佛大學,目前世界各國教育機構都在教學中廣為采用。案例教學法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將各種會計實務案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將傳統教學中以教師和教材為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轉變成一種以學生為本、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開放式教學方式。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學法,但是由于舊的傳統教育觀念和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加之教學手段的落后,會計案例教學法在會計教學實踐中沒有受到充分重視。
采用案例教學法,筆者建議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是準備階段。要遵循實用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和難易適度原則,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精心搜集和設計案例。
第二步是課中討論。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讓學生對案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學生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對同一會計案例進行剖析,闡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辯論,形成良好的自由討論的氣氛和環境。教師在討論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爭取讓每個人都參與到討論中來;當學生的討論發生分歧時,應因勢利導,把問題討論引向深入;同時還要鼓勵發表有創意的見解。要適時提示解決問題的辦法,由教師重點講解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第三步是案例分析。這是進行會計案例教學的主要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進行分析、評價并得出結論的一種創造性教學活動。在進行會計案例分析時,教師只是對案例的重點、難點問題做一些必要的分析解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要對會計案例進行獨立分析,開展深入的討論,通過分析和評價復雜多變的會計與理財實際問題,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步是教師總結。在學生對會計案例進行討論,作出分析和評價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點評案例分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指出學生分析評價結論中的優缺點;對于學生的新穎意見或獨特之處要給予肯定,同時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促使學生進行廣
泛的調查研究,自覺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重新進行認識,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目的。
第五步是課后評價。案例分析以后,教師要及時搞好教學效果的評價。教師可以以調查表或座談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的測評,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對案例內容進行動態調整,以利以后的教學。
筆者在案例教學法的運用中有以下幾點體會:第一,在實施案例教學法之前,要精心設計并建立近兩到三年的以會計實踐為基礎的會計案例庫。案例庫的質量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第二,在案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第三,將校內手工會計和會計電算化兩類模擬實習案例結合起來,以強化案例教學的效果。
三、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活動聲情并茂
傳統的教學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筆,教師在授課時費時費力地講授有限的內容,展示少量的實物(如賬、證、表等),示范簡單的操作,教學效果不佳。這種教學使學生失去學習主動性,而教師則“口干舌燥”、“疲憊不堪”。目前,雖然有的教師也都開始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但更多的只是將黑板和講稿換成了投影,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此,我們必須擴大現代化教學方式的范圍,提高現代化教學的質量?,F代化教學手段是指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包括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應用到教學領域中的各種方法。它是在傳統教學手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又避免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聲音和圖像的結合。在這種教學過程中,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有利于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同時使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增加,縮短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參與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注重了“以人為本”,傳承了傳統教學法的優點,同時也克服了“注入式”、“呆板說教”的缺點,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舞臺、一個實踐的陣地。它的實施使會計專業課堂教學模式由知識傳輸型轉變為能力培養型,開辟了會計專業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古華.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5(4).
?。?]孫慧娟.學以致用[J].市場論壇,2006(2).
?。?]徐云霞.模擬實踐教學在高職會計專業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經貿,2006(3).
〔責任編輯:東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7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