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模式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審計課程是高校會計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審計的目的是培養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讓學生具有較強的財會能力和審計監督能力,對拓寬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不能滿足社會對于高質量人才的需求的問題,本篇文章針對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提出了一些觀點。
  關鍵詞: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1.211
  0 引言
   會計專業和審計專業密切相關,在掌握會計學科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掌握一種與會計學科知識相關的學科。其中,與會計學科密切相關的便是審計知識。無論是會計知識還是審計知識,二者對于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些著較高的要求。所以要求學生在學習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自身的分析和歸納能力。高效應該將培養具有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的審計人員。然而,當前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的發展狀況卻存在著一些問題,與社會要求的現代復合型人才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新的教學模式探索。
  1 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模式的現實分析
  1.1 教學方法落后
   傳統的會計課堂教學仍然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這種狀態,教師在課堂上是知識的灌輸者,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因此,在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很難發揮。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學習知識,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們可以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審計課程與會計課程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二者的課程也有重疊的地方,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授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導致高校會計專業審計課程教學課堂的死板與落后,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對于實際過程中出現的操作問題。只有讓學生們學以致用,才可以促進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增加,因此,培養復合型人才有利于讓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
  1.2 教學的理論性過強
   高校審計教材作為學生們學習的主要文本,是進行教學的良好輔助工具。所以,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們學習的質量。不過審計課程的主要方面仍然停留在理論學習和原則學習方面,因此,學生的學習情況面臨著理論性較強,提不起學習興趣的狀況。同時,在審計的實務中,案例不充分和實際與理論之間存在著不銜接的情況。即教學內容滯后于當前發展的經濟環境,導致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找不到切入點,面臨較多疑惑,使學生的實踐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2]。
  1.3 師資隊伍脫離實踐
   目前,高校審計教師的來源較為單一,大多數沒有接觸過實際的審計工作也就是從書本當中出來以后,又進入到了書本當中,沒有參加過具體的審計工作。這就導致老師的理論能力強,但是實際能力弱的現象。這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利的。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3]。
  1.4 難以有效展開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都是短板,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在校外進行的實踐往往不能夠很好的進行,但是在校內的實踐又因為受到校園內環境的影響,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學生們選擇參加校外的實踐活動,但是因為受到學校的因素,學生們參加實踐活動往往都是在畢業之前,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機會少,時間少,但是大部分的會計事務所往往不愿意讓實習生來工作,因此,這就造成了崗位少,但是競爭的人員多的現象。
  2 高校會計學本科專業審計課教學模式探索
  2.1 豐富教學內容
   高校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的情況和學生的情況來編制適合學校的教材,教材的內容應該根據具體實踐過程中的過程編制教材。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們具備較強的實際6能力。審計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因此,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比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在掌握具體財會知識的同時,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使其形象化、具體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微觀經濟學的消費者選擇行為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知識向學生講授知識,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知識[4]。
  2.2 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經濟的發展讓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進入了高校的課堂,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充分運用現代化技術,使所學的內容能夠全方位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這就對學校的要求較高,要求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更新多媒體,并且為老師提供優質的軟件課程。在學習審計時候可以利用優質的教學資源,將所學習的知識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也可以通過相關的軟件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財務管理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體案例進行講解,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審計學的魅力。
  2.3 提高教師水平
   學校應該重點培養一批有較強理論知識,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師隊伍??梢约訌妼τ诮處煹呐嘤?,學校要不斷完善對于老師的考核機制,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可以為審計教師提供機會,讓老師們出去實習和進修,進而讓老師的實踐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梢詫τ诶蠋煹膶嵺`水平加入到考核的范圍。通過聘用有經驗的審計師和高級會計師提高。例如,在學習稅法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案例與稅法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況掌握知識。
  3 結束語
   高校會計審計教學改革是一項長遠的任務,需要慎重對待,為提高高校會計審計教學的質量,高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提高學校審計課程的水平與質量,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老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為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做好充分的準備。復合型人才是社會急需且高度青睞的人才,而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審計人才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高校會計審計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培養出一批具有豐富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專業審計人才,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祝福冬.應用型高校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山西農經, 2017(16):132.
  [2]陳樺清.高職高專審計課程與會計課程的復合實訓體系研究[J]. 時代金融,2018,705(23):313+321.
  [3]趙艷.高職審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1):30-34.
  [4]郭傲霜.高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9, 651(03):125-126.
  作者簡介:許靜(1994-),女,重慶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審計實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546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