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育與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瑜

  摘 要: 作者從美育不同于一般美學理論和一般教育學理論的角度,把握美育的特殊規律和要求,以高等師范教育為美育實踐對象,探究美育在高等師范教育中的地位和意義,并結合高等師范中文專業教育,探究具體的內容、運用方法等。
  關鍵詞: 美育 高等師范教育 中文專業 實施建議
  
  一、深入認識美育的價值
  美育能夠培養人的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引導人們平衡物質和精神生活,追求人性的完滿,同時達到促進其他教育的良好效果,如有助于德育塑造人的內在品質和外部言行,有助于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的沖動,培養和發展創新人才等。古今中外有關美學價值的理念大概如此。雖然美育的價值深入人心,但是美育的實施卻并沒有真正到位。
  高等院校是人類文化搖籃,肩負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更是美育的重要基地,然而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現象非常普遍。大學生普遍存在審美能力不足、審美趣味低下等問題,原因多為高校美育實踐中存在領導體制缺失、課程建設落后、師資匱乏等。這首先反映出人們對于高校美育觀的認識偏差,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能夠認識到美育的價值,但是往往對美育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很多不足和誤區,要么將美育視作德育或情感教育,要么把美育等同于美學理論的教育或藝術教育。美育與道德教育、藝術教育、情感教育、美學教育等范疇之間的關系一直糾纏不清。1987年,教育理論家滕純先生正式提出“大美育”這一術語,他認為在所有的課程中,在一切的教育教學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可以說美育是無時、無處不在。所謂“大美育”,是指著眼于教育整體的美育化,這種大美育觀將美育視為整個教育的一種境界,把美育當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最終使教育達到一種自由創造的境界。
  “大美育觀”是在美育概念經歷了“藝術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和“全面育人的教育”等發展演變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的美育觀念,具有新的特征。以前一提到美育,就以為是音樂、美術等藝術學科的事情,“大美育觀”主張把美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和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從而達到美育普及的效果。樹立“大美育觀”,以新的理念指導美育實踐,必將推動高校美育的創新和發展。
  二、高等師范教育應加強美育
  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對于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高校師范教育,對美育更有著特殊的要求,因為它是“教師的搖籃”。
 ?。ㄒ唬┯欣谔嵘A教育水平。
  基礎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石,在影響人發展的諸因素中,教育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者對于受教育者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而提高基礎教育質量,首先要提高基礎教育者的素質。目前在基礎教育中,“應試教育”等功利化現象仍然普遍存在,給廣大未成年受教育者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其中有體制缺陷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基層教育者自身素質低下的原因。
  高等師范教育的美育研究和實踐能夠提高師范生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他們將大多從事中、低等教育或其他教育工作,從而直接影響更多的收中、低等教育者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有利于提升基礎教育水平。
 ?。ǘ╅g接影響高等教育的質量。
  很多高校教育者有著這樣的感慨:如今的學生不好教了,因為他們在踏進大學校門之前,就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氣,突出表現在審美趣味低下和審美功利化,如一些大學生盲目追時尚趕潮流;一部分同學把所有的精力和學習熱情都投入到各種“考級”、“考證”上,功利思想嚴重,完全忽略自身精神品位的提升,成了片面發展的“工具人”,本應處于風華正茂年代的大學生,卻不能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這與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受到很好的美育有很大關系?;A教育階段是人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是人的一生發展中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模仿能力強,極易習久成性,如果教育不當,則會荒廢一生。
  因此,做好美育和高等師范教育,會直接影響那些接受高等師范教育的人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直接影響更多的基礎受教育者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從而間接影響高等教育的質量。
 ?。ㄈ┯兄跀U大美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范疇,提高更多人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整體素質的提升,人們對美的需求呈現多元化態勢,美育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種趨勢促進了對美育實踐形式的探索,對美育的理論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目前,我國的美育研究較為繁榮,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代表的師范類高校成為國內美育研究的主陣地,其他各種文學藝術類教育培訓也或多或少涉及美育內容。除專門研究美育理論外,其余涉及美育內容的多散見于各種文學藝術類教育學習中。國外的美育多實踐于文學藝術類教育學習中,并采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來探究美育,在生活中拓展其實踐形式。把握美育與高等師范教育的內在聯系,不同于一般美學理論和一般教育學理論,可拓展美育研究、實踐的范疇,充實美學理論,提高更多人的審美能力、水平和整體素質。
  三、實施建議和思考(以中文專業為例)
  美育價值已經得到普遍認同,但美育的地位和實施仍然很薄弱,我以中文專業為例,談談建議和思考。
 ?。ㄒ唬┰谡n堂教學中滲透美育。
  很多人以為美育是美學、藝術等專業教師的工作,專業課教師只需負責傳授專業的知識或技能。這其實是一個誤解。事實上,不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都蘊含豐富的美育因素,如數學學科中的和諧美,歷史學科中的遺跡美、悲壯美,建筑學中的建筑美,等等,所有的課程都與美育相關。因此,在高校智育過程中應充分發掘各門學科教學中蘊含的美的因素,主動將美育滲入到學校教育的各類課程的教學之中。
  以中文專業為例,在中文系的各門教學內容中,美的因素很多。語言類學科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在教學中可以充分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優美。語言是思維的外衣,透過每個詞語都能感受到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文學類課如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課程直接呈獻給學生的是一篇篇真正的藝術品,是美育的最好教材,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是藝術家們對生命意蘊的追問和體悟,結合這些將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滲入到教學中,就賦予了學生一雙慧眼,讓他們能真正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特別是大學語文課程,很多老師在上課時,只注意講解和翻譯,無視其人文價值,完全將技能和審美相分離,這是一定要注意避免的。
 ?。ǘ┰诩寄苡柧氈腥谌朊烙?。
  師范類教育除了要傳授基礎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教授教學技能。教學是師范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技能課教學及課外的技能訓練中融入美育,強化學生基本技能,至關重要。
  “教學”既是技能又是藝術,是教學規律和審美的高度結合,要將美學基本知識和美育及教學實踐融合起來,在師范教育中首先要教會學生樹立起美育意識,帶著強烈的美育意識走進課堂。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教師就是培育花朵的園丁,他們的美育意識會對將來的基礎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美學基本原理的傳授,在具體的教學技能指導中,要幫助他們注意教學語言、教態、板書設計及課堂組織的審美訓練,強化基本技能,提高教學素質。
 ?。ㄈ┰诠芾砉ぷ髦雄`行美育。
  在傳統課程的基礎上,有學者提出了“隱性課程”的概念,概括起來就是指學校通過物質的、組織制度的、校風教風等校園管理文化氛圍,以內隱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的非學術影響。
  在顯性課程的實施環節,課程實施主體是教師,即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而美育導向型隱性課程完全是環境學習過程,整個學習過程是通過周圍環境以無言的方式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要求將美育滲入校園文化管理中。對于中文師范教育管理而言,除了要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外,還要實行人性化管理,以感情為基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經常組織一些文化活動,如“經典詩歌誦讀”、“征文比賽”等。
  四、結語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只有加強高等師范教育的美育功能,才能培養出全面高素質教師人才,這是基礎教育的呼喚、素質教育的呼喚,也是未來教育的呼喚。
  
  參考文獻:
 ?。?]漆書青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培養模式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2]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陳育德.西方美育思想簡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曾繁仁.美育十講[M].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德]席勒著.徐恒醇譯.美育書簡[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
 ?。?]趙伶俐.審美化教學原理與實踐[J].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曾繁仁.審美教育現代性新論[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1).
 ?。?]曾繁仁.審美教育:一個關系到未來人類素質和生存質量的重大課題[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6).
  
  基金項目:池州學院研究生啟動課題(xyk2008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614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