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庭教育煥發快樂的色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 俊
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品格和習慣受家庭影響較多,因此應該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所謂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對未成年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沒有的優勢。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但是我國目前家庭教育存在許多誤區。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基本模式是“聽話”。許多家長不屑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只是希望孩子聽話,造成孩子“情感饑餓”。由于獨生子女增多,有的家長放縱孩子,尤其是隔代培養,對孩子溺愛,歪曲愛的本身含義。學校教育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現象,忽視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學什么,也要自己的孩子學什么,不能因材施教,不能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興趣愛好,進行不同的家庭教育。健康有效的家庭教育,關鍵在于家長,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客觀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父母的期望只有化為孩子的愿望和興趣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用同情心對待孩子
同事受傷了,我們會去探望,并且給予安慰;朋友工作出了差錯,被扣工資,我們會給予關懷。但如果孩子因為與同學玩受了傷,作為家長的我們會怎么做呢?送去醫院、責罵一番,或者,不聞不問,我們的同情心在孩子身上一點也沒有體現出來,這種不同情,深深傷害了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父母總是覺得孩子是“我的”,所以不同情。在自然界,幼小的動物尚且因為身體和感知能力的弱小而被其父母照顧,何況人類。常以同情心去體會孩子生活中的不快樂,你會發現,同情心是一道神奇的陽光,使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從而使教育變得順理成章。
二、讓家庭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對于家庭成員,我們熟知的是對方的名字、長相,父母常常只注意現實的家庭瑣事或家庭開銷,而沒有時間和興趣去探知自己及孩子的感情。試想我們曾有幾次和孩子坐下來談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又有幾次向孩子詢問:“你擔心什么?你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是什么?”我們總覺得這會浪費時間,因此我們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即使最忙碌的家長,每個星期也應有一兩個晚上和孩子輕松地用餐,這時請千萬不要數落孩子的不足。一家人吃飯時是爭論還是談話,是稱贊還是訓斥,是一個很好的測量計,它可以看出這個家庭是在疏遠分離,還是越來越親近。每天晚上大家聚在餐桌前,一起閑聊,應該成為孩子記憶中最美好的生活片段。適當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請他的朋友來家做客,這樣,父母可以認識孩子的朋友,也可以使孩子感到在家里受到尊重。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比如做水果飲料,種植植物,養小動物,這樣做會使參與活動的人心情為之振奮。我曾和女兒一起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從買菜、烹調,到裝盤上桌,都是我倆共同操作的。當我們坐在飯桌前分享美味時,女兒興奮地叫了起來。家庭能傳遞給孩子巨大的力量,什么不快樂都被克服。同時,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會逐步形成不同于一般兒童的價值觀。
三、父母的品行是家庭中的寶貴財富
由于孩子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家庭環境包括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家庭盡管清貧,地處偏遠,但和睦的氣氛和淳樸的家人使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倫理觀念;有的家庭總是充滿各種矛盾、沖突、斗爭,各種自私、虛偽、狡詐充斥其間,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子女的道德和品質受父母影響很大,倒不是說遺傳的原因,而是因為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的品德,以及整潔、勤勞、節儉的習慣都會從孩子身上反映出來,這些品德和習慣無論多么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里。每一件事物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每一個原因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一個虐待自己父母的人,在年老體弱時可能會受到同樣的待遇;一個太自私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也會變得很自私;一個懶惰、游手好閑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懶惰。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不斷增加,同時受來自書本和其他人的影響,自我教育能力會不斷增強,從而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但把孩子從惡劣的環境中拯救出來是艱難的,他需要一位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的老師,需要社會的幫助和支持。有責任心的父母會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和失敗,他們的孩子也同樣會頑強地生活。父母善于諒解,他們的孩子也會學會寬容。父母經??磿絹碓狡届o、快樂,孩子也會由于受到良好的影響而變得有教養和智慧。所以父母的品行不僅影響著自己的人生,而且在造就孩子的人生。父母不要期望孩子天生就具有大量的美德,高尚的品德和高尚的智慧一樣,要經過緩慢的形成過程。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會有很多缺點,偶爾會犯一些錯誤,父母要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可能經常表現出的缺點,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要先教育自己。
四、避免過度教育
學校教育中的確存在過度教育和過度學習的問題,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學校嚴格緊張的課程安排,以及似乎永遠做不完的課堂和課外作業,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F代生活的壓力使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越來越強烈,為了讓孩子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站得住腳,學校和父母本能地采取了嚴格的訓練方法,結果適得其反。周末參加各種補習班,天不亮便起床,十點多鐘上床睡覺,緊張的學習給孩子們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身體和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長時間地思維,特別是機械記憶,身體機能必然下降,它反過來產生的后果一定會是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要透支孩子們的精力,應引導孩子們掌握一套放松、娛樂、運動的方法,這樣才能成功地避開過度教育、過度學習的危害。當孩子走進課堂時,就面臨著競爭,隨之而來的是分數的評判,是勝利的榮譽和失敗的恥辱。一些孩子面對分數時受到鼓勵,可能會越來越好;而另一些孩子則受到挫折,越來越差。有人說分數可以激勵那些好學的孩子,警醒那些不好學的人,但用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優劣是不科學的,它僅是一段時間對學習考評的方法之一,在年齡較低的孩子中,低分很容易給孩子一種差和無能的暗示,加重孩子的挫折感。因此,家長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更多地去關注孩子的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和同樣寶貴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數去判斷孩子的優劣、好壞,也不要以此為榮辱。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家長應該用心揣摩,掌握科學的方法,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寬松的家庭環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這樣家校結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的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71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