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詞語教學煥發生命的色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詞語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之一。教學時可以通過聯系文本、巧借表演、鏈接生活、引導對比等策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感悟其背后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情感、觀念,從而讓詞語教學煥發生命色彩。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98
   詞語教學在閱讀理解是至關重要。然而綜觀當下的語文課,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課堂,我們卻發現許多老師忽視了詞語教學,或有意回避,或浮光掠影,或孤立解詞。這樣的詞語教學僵化、無味,沒有把詞語的意義、趣味、情感開掘出來,詞語的生命色彩也就無從說起。那么,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學習詞語,讓詞語教學煥發生命的色彩?
   一、聯系語境,理解詞語的意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痹~語與文本緊密聯系,理解詞語需要以具體的語境為依托,才能體會詞語承載的生命意蘊。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操縱自如”這個詞充分體現船夫高超的駕駛技術。緊扣這個詞創設教學,可以起到牽一“發”而動“全段”的功效。首先,讓學生說說詞語的意思。接著,引導學生找到體現船夫操縱自如的句子,變模糊的概括為清晰的畫面。然后,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透過這個詞,你感受到什么?”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詞語蘊含的意義,即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在語言環境這塊肥沃的土壤中,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有依可循。理解了詞語,也能促進他們對段落主旨的把握。
   二、巧借表演,感受詞語的意趣
   都說兒童是天生的表演家。因此,詞語教學可以借助有效的表演,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通過形象的動作、神態、語言,理解抽象的詞語,感受詞語的意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觸摸春天》一課中,“磕磕絆絆”是一個新詞。單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對這個詞的理解,難以體會主人公安靜熱愛生活的情感。因此,改變教學思維,讓學生體驗閉上眼睛在桌子間走動。在表演中,“磕磕絆絆”的意思不言而喻。趁著學生學習的熱情,繼續追問:“安靜是個盲童,在花叢中穿梭,為什么沒有走得磕磕絆絆?”學生展開進一步思考,并交流了自己的理解:“因為她熟悉這里,整天在花香中流連?!薄八裏釔凵?,喜歡在這里行走,對這里的一切都熟悉了?!薄?
   維果斯基說:“詞語只有在獲得感性的個人涵義而不是單純作為概念存在的時候,它才能成為個體生命中一個生氣勃勃的細胞?!薄翱目慕O絆”的表演以及老師的引導,使學生走進了文本的深處,內心里明晰詞語涌動的生命意義。這樣的教學,使平鋪在紙上的無色彩的文字形象起來,鮮活起來。
   三、鏈接生活,體會詞語的情感
   葉圣陶先生認為:“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文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讀到的語言文字與生活經驗聯系?!闭J知心理學也告訴我們:人已有的認識結構對當前的認識活動會起到決定作用。因此,詞語教學可以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鏈接,喚起學生頭腦中與詞語相關的表象,并在述說表象的過程中深化詞語意思,體驗詞語的情感。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在學生理解“飽經風霜”詞義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的語言訓練:誰能結合你生活中見過的人,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車夫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學生在靜默在沉思,有的說:“車夫頭發亂蓬蓬的,臉色蠟黃蠟黃,額頭布滿皺紋,一雙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窩中,嘴唇蒼白,沒有一絲血色。”有的說:“車夫蓬頭垢面的樣子寒磣極了:頭發稀稀拉拉的,無精打采地隨意疊成一團。額頭上若干根呈‘一’字形的皺紋,使三十幾歲的他看起來像六十歲的老人了?!薄粋€個具體的畫面形象地詮釋了“飽經風霜”的意思。接著,又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看到飽經風霜的車夫,你想說什么?”學生的憐憫之心頓時而生,車夫的悲慘命運讓他們嘆息,甚至難受。
   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調動學生前期積累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通過語言文字構建詞語所承載的畫面,使本來相對靜止的“飽經風霜”一詞豐厚起來,立體起來。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與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四、引導對比,領悟詞語的內涵
   教材中有些詞語看似普通,卻隱藏豐富的內涵。教學時可以采用“對比”方法引導學生咀嚼品味。學生讀透了詞心,才能傾聽詞語背后最真實的聲音,真正到達文本的深處。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凡卡》一文,有這樣的一句話: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教學時,緊抓“指望”一詞,讓學生說說凡卡原本的指望與現實的命運。在理想與真實的巨大的反差中,學生體會凡卡悲慘的遭遇,卻仍無法領悟造成悲慘遭遇的根本原因。于是,我再設問題“是什么讓他的指望破壞了?”在問題的啟發下,學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領悟到社會的無情、冷漠與黑暗,洞悉了文章的主旨。
   美學教育家朱光潛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上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是引導學生聯系文本推敲“指望”這個詞,逐層深入,真正領悟到詞語隱藏的豐富的生命內涵。
   一字一句總關情,詞語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情感、觀念。教師要重視詞語教學,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讓詞語教學煥發生命的色彩。
  參考文獻:
  [1]吳娜.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現狀與策略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6(31).
  [2]馬效萍.小學詞語教學策略淺探[J].黑龍江教育,2014(12).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陳燕玉(1979.9— ),女,漢族,福建漳浦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