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能力,還要求學生具備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群文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進行討論分析,希望能夠促進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群文閱讀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創新優化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就以往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情況而言,學生在課后普遍反映出對閱讀內容無法理解的現象。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反而還會讓學生對閱讀學習失去興趣。群文閱讀的教學則有效改善了這樣的現象,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通過促進學生對文章主旨和文章內容的把握分析,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群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推動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
2.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很多教師在創新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都會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構建科學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其教學質量。但是,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卻沒有這樣的思想,教師們大多都是選擇“我說你聽”、“我寫你記”的教學方法。這時,群文閱讀的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了,通過一定的方式將文章進行排列組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實現其閱讀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有效途徑
1.為學生選擇科學的閱讀文本
適合的閱讀文本和科學的閱讀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反之,不科學的閱讀文本和內容則會對學生的思維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充分掌握和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來為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文本。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閱讀內容更加符合其客觀發展的需求,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閱讀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1]
教師在進行閱讀文本和內容的選擇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針對挑選:(1)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盡可能從學生喜愛的方面為學生挑選閱讀文本;(2)充分掌握群文閱讀的特點,選擇文章主題、結構、表現手法張相同或是相似的幾篇文章;(3)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時,應當首先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增強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閱讀來對文章內容進行了解和把握。其次,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和魯迅的《三味書屋》中與文章內容或是結構相似的節選片段,有針對性的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和群文閱讀,一方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閱讀教學的開展。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認真閱讀這三篇文本,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留心觀察一下這三篇閱讀文本的相似點在哪里。學生閱讀完畢后,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對教師的任務進行討論。這時候有的學生會說:“三篇文章都描寫了地點”、“三篇文章寫的都是作者的童年生活”。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組織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的教材雖然是針對小學生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所進行編制的。但是對正處于心理、生理高速發展時期的小學生而言,這些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組織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進行課內閱讀時能夠結合課外閱讀的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1)在課內教學的過程中引入課外閱讀的篇目,促進學生進行課外閱讀;(2)布置學生寫讀書筆記的任務,并不定期抽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將一些優秀的讀書筆記在課堂上提出表揚并讓其他同學借鑒,營造積極的讀書氛圍;(3)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對于閱讀量多、閱讀效率高的學生進行獎勵,并讓其在全班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閱讀方法,這樣既能夠強化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還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升。從以上幾個方面促進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一方面使得學生閱讀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當學生獲得成就和肯定后,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群文閱讀的有效性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2]
3.合理安排閱讀內容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了學生的學習和寫作都離不開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對于學生文章中心思想和內容的把握可以稍稍放松,重點強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文本的特點總結即可。
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合理安排學生群文閱讀的內容:(1)組織學生在閱讀時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主旨;(2)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來探索和發現閱讀文本中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一來,既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還能夠充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開拓性思維。
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閱讀文本的選擇、合理安排閱讀內容和組織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的方式,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積極促進作用,還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曹姍.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5,(13):167.
[2]谷瑤蓮.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758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