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調神思想臨床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刺治療首要目的在于調神。吾師認為神又可分為元神與識神兩部分,元神是指人的本元,識神是意識的根源,元神為神之體,識神為神之用,而“神明之體藏于腦,神明之用發于心”,故調神總不離心與腦,其將調神歸納為寧心安神及醒腦調神兩大類,針刺經絡亦不離督脈與心經經穴。
關鍵詞:針刺;調神;寧心安神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8.02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8-0072-03
Abstract:The primary purpos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to soothe the mind. My teacher believes that Go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god of the gods and the god of the gods. The god of the gods refers to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being. The god of knowledge is the root of consciousness. The god of the god is the body of God, and the god is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God. 'The body is hidden in the brain, and the use of the gods is in the heart'. Therefore, the gods are always not centrifuged and the brain, which will be summed up into two categories: Ningxin anshen and Xingnao, and the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are not separated from the Du Meridian and the Heart Sutra.
Key words:Acupuncture;Soothe the mind;Ningxin anshen
神最早見于古代哲學范疇,后被應用于臨床,用來解釋人體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變化。中醫學中的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外在表現的統稱,神由精、氣、血、津、液化生而來,但也統帥及調控著人體精、氣、血、津、液的輸布、儲藏及情志活動等,因此也有神是人體一切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主宰之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旺則馭精有方,精固氣暢,神蕩則精失氣衰而病。誠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言:“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鑒于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如此之重要,針刺治病之調神理論也應運而生?!鹅`樞·本神篇》曾載“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問·寶命全形篇》中也提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及“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氣之診”等。調神之“調”字乃調節、治理之意,吾認為調神之法可分為以下二種:①調節與形相對之神,即廣義之神,主要指治療疾病時應順應自然界四時之氣以達到形神合一;②治理人體精氣之神、五臟之神,即狹義之神,旨在調節人的精神及意識活動。
臨床上調神多側重于調節狹義之神,其中以中風病類、失眠及抑郁等精神疾病類為多見,且效果卓越,如:石學敏院士對于中風的病理改變提出了“竅閉神匿”的觀點,并制定了“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的治療方法,在對2336名中風患者(包括腦梗死、腦出血的急性期、穩定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的臨床治療中治愈率達54.82%,總有效率為97.46%,對合并假球麻痹患者治療效果亦十分顯著[1]。羅文政等[2]將針刺調神理論應用于失眠伴抑郁障礙的疾病治療中,證明針刺神門、百會、印堂、合谷、太沖組穴可以明顯降低患者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和日間功能評定評分。張玲等[3]臨床研究也證明調神針刺法可以明顯改善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智能水平和神經精神癥狀??v觀各醫家調神治法,其所用經脈以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及督脈為主。本文總結各醫家調神思想,認為其可概括為安神、醒神二法,現將此二法及其代表穴位之臨床應用綜述如下。
1安神
即寧心、通督以安神?!靶臑樯裰?,血之主”,心具有總司一身氣血的運行及生成的作用,而“血氣者,人之神”,故心既能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能調控人的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且向來便有“心主神明”之說,誠如《素問·靈蘭秘典論》里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只有心神清明,精神、意識、情志才能暢達,此即“主明則下安”,故臨床上常通過針刺心經之腧穴以達到安神之功效。督脈入腦,上行顛頂,而腦為髓海,元神之府,主人的思維及記憶功能,針刺督脈腧穴可調治神志之病證。如《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載:“腦中為元神,藏于腦,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發于心,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且督脈之分支尚上貫于心,針刺督脈不僅能清元神還能安心神。針刺督脈與心經腧穴臨床常用于治療失眠、抑郁等病證。吾師于臨床常用安神之穴位有:神門,百會,四神聰。 1.1神門穴 神門為手少陰心經之輸穴、原穴,是心經經氣留止之處,刺之可以寧心安神,主治心與神志病證。林仁勇等[4]在對60例健康受試者分別行神門穴針刺及假針刺時,利用Actiheart心電記錄儀記錄觀察針刺前、留針時及針刺后10 min的心率變異性指標變化,發現針刺神門穴能引起心臟自主神經的變化,減慢心率,從而可以治療失眠等與神志相關性疾病。李貞晶等[5]在對10名大學生受試者分別針刺其右手神門穴及大陵穴,利用fMRI技術,觀察兩穴的腦激活區時發現,針刺二穴時共同激活語言、認知功能等區域,而神門穴特異激活情緒控制(如控制內疚、道歉、厭惡、同情、道德等復雜情緒)區域,而這與中醫“心主神志”理論相符合。
1.2百會穴 百會為百脈之匯,督脈經穴,位于巔頂,又深系腦髓,針刺百會穴可以調神通督、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以安神定智。陳秀慧等[6]通過針刺及穴位注射于腦梗死后抑郁患者百會穴,發現針刺百會穴可以提升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從而提升腦部血流量,以明顯改善患者抑郁癥狀并使其愉悅。高義森等[7]通過研究睡眠剝奪大鼠模型腦電圖α波、β波的頻率,針刺百會穴后證明其可以降低睡眠剝奪大鼠模型的大腦皮層興奮度,以此達到安神的作用。
1.3四神聰 四神聰為經外奇穴,當百會穴前后左右各1穴,共四穴,主治情志病證,故而得名?,F代研究也證明針刺四神聰穴具有安神及促進睡眠的作用。如張殿全[8]等通過針刺失眠大鼠四神聰穴位前后發現,針刺四神聰可使下丘腦內降低的5-羥色胺和5-羥吲哚乙酸含量升高,而這可能是實現其增加睡眠、提高睡眠質量的作用機制之一。劉振華等[9]予以針刺SD大鼠百會穴、四神聰穴發現其能使SD大鼠下丘腦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水平明顯降低,并能提高SD大鼠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從而促進神經遞質對神經元的抑制作用,降低神經興奮性,以治療失眠。
2醒神
醒神即醒腦調神。腦是精髓和神明匯集發出之處,為人神之所居,清竅之所在,主宰生命活動,主司精神活動及感覺運動。若腦竅閉塞,神不導氣,則可導致人體精神、感覺及運動功能缺失,治療當以醒腦開竅為法[11]。督脈為腦之經絡,其與任脈、足太陽經并行及交合,貫心絡腎,是精髓、氣血上輸于腦之通路,而腦通過督脈亦可運行一身之精、氣、神,并與心、腎密切聯系[12]。針刺督脈可調節全身氣血,以開竅啟閉、醒腦調神。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統帥全身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其支者,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心之募穴位于任脈上,督脈貫心,由此可見心尚借助于任督二脈與腦密切聯系。針刺心經之穴亦可達到醒腦開竅之目的。而心包為心之外衛,代君受邪,代君行令,故臨床上多從心包經來治療神志病證。大量臨床研究已證實手厥陰心包經對昏迷促醒有一定作用,韋鵬翔等[13]通過研究電刺激重癥腦外傷昏迷患者的手厥陰經試驗表明電刺激手厥陰心包經對昏迷患者的蘇醒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其機制可能為直接興奮大腦、增強腦電活動、改善神經電生理功能及增加腦血流量。何素娟等[14]研究發現電針手厥陰經穴(天泉、曲澤、內關、大陵)可促進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兩側大腦中動脈的血流速度以改善腦供血,具有即刻性。醒腦調神臨床常用于治療中風、中風后遺癥、癡呆及癲狂等疾病,主要穴位有水溝,神庭,內關。
2.1水溝穴 水溝為督脈、手足陽明經之交會穴,位于鼻柱下,在人中溝的上1/3與下2/3交點上,為經水交合之處,故名為水溝。具有醒腦開竅、鎮靜安神的作用,素來被列為急救要穴,常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腦出血及其后遺癥的治療中。顏建勝等[15]在針刺急性腦缺血模型大鼠水溝、內關穴時發現,針刺水溝、內關穴可以改善腦微循環灌注量、減少腦梗死體積及降低早期死亡率。尚有實驗證明電針腦缺血大鼠的水溝穴可以促進缺血半暗帶區血管的新生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16,17]。呂燕等[18]通過檢測腦梗死大鼠的蛋白激酶C(PKC)水平發現,針刺水溝穴可以抑制腦梗死大鼠PKC的表達,而這對緩解缺血后血管平滑肌痙攣具有重要作用。
2.2神庭穴 神庭穴為督脈中穴,是督脈與足太陽、陽明之會,位于腦之前庭,為大腦之最中心處,具有寧神開竅、鎮靜定驚之功效,主治神志及頭面五官病證。劉芳等[20]通過電針腦卒中缺血后再灌注損傷大鼠的百會、神庭穴實驗,發現電針神庭、百會穴可以改善腦卒中后大鼠的學習記憶功能并具有抗凋亡、保護神經元細胞的作用。多項研究亦證明針刺腦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的神庭、百會穴可以改善其認知功能障礙[21-23],主要包括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的記憶力、計算力、語言能力及視空間能力等。馬良等[24]對51例恢復期精神分裂癥伴有認知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服用抗精神病藥+電針神庭、百會穴)和對照組(服用抗精神病藥),治療1個療程后發現針刺神庭、百會穴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以記憶力、注意力和執行能力為主,而這可是通過多方面相互作用實現的。
2.3內關穴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是手厥陰心包經與陰維脈在兩經相交通匯之處,針刺能調神開竅、疏通氣血,配合水溝穴可達到醒腦開竅之功效。據多項研究表示針刺內關穴可以保護神經細胞、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改善腦組織能力代謝、減少繼發性神經元損傷等。有研究表明[25]針刺健康受試者右側內關穴可以特異性激活左側頂葉、額葉、顳葉、枕葉、左側海馬及雙側腦橋,而這與人的記憶密切相關,由此推測海馬是針刺內關穴治療神志疾患的樞紐。盧巖等[26]研究發現,針刺局灶缺血性大鼠的內關穴可以明顯改善大鼠海馬CA1區微循環的血流量,提高缺血后腦組織的葡萄糖、乳酸及丙酮酸的含量,降低乳酸與丙酮酸比值,從而提高腦組織能量代謝,減輕腦組織細胞的損傷,并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可見調神之法總不離心與腦。神明之體藏于腦,故腦為元神之府;神明之用發于心,而心主神志;可見心腦之間是相通的,而此通路就是神明運行的道路。本文將針刺調神可總結歸納為寧心通督、醒腦開竅兩種途徑,分別以寧心安神、醒腦調神為治則,臨床上可用于治療中風、中風后遺癥、失眠、抑郁及癲狂等神志病癥。除此之外尚有學者認為五臟皆可化神,故有從脾、從肝、從腎、從肺調神者,不僅如此,調神還要求醫師在施行針刺時應靜心守神,“神定氣隨”,以及重視調暢病患情志,這樣才是達到了調神之宗旨,并且此法也不獨用于神志之病。 參考文獻:
[1]石學敏.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2336例的臨床分析及實驗研究[J].天津中醫,1989(6):2-7,44.
[2]羅文政,張清仲,賴新生.解郁調神針刺法治療失眠伴抑郁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0,30(11): 899-903.
[3]張玲,張國慶,韓為,等.通督調神針刺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27(6):780-783.
[4]林仁勇,吳俊賢,張佩,等.神門穴真、假針刺對心率和心率變異性影響的比較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3):752-754.
[5]李貞晶,孫忠人,孫臣義,等.神門、大陵針刺效應特異性探討[J].中國針灸,2012,32(4):325-328.
[6]陳秀慧,黃德弘,劉艷榮.百會穴針刺加穴位注射治療腦梗死后抑郁癥對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0,25(7):1150-1152.
[7]高義森,陳澤斌,殷妮娜,等.針刺百會穴對睡眠剝奪大鼠模型腦電圖α波、β波頻率的影響[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8):7-9.
[8]張殿全,孫忠人,徐先偉.針刺四神聰對失眠大鼠下丘腦內5-HT 5-HIAA含量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9):1975-1977.
[9]劉振華,王世軍.針刺四神聰、百會對失眠大鼠腦組織鐘基因及氨基酸類神經遞質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067-6069.
[10]張璞璘,高希言,魏玉龍,等.針刺四神聰穴治療失眠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醫雜志,2008(8):712-714.
[11]許明輝,石學敏."醒腦開竅"針刺法及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S1):29-32.
[12]武峻艷,王杰,張俊龍.從督脈的循行和作用談"腦為元神之府"[J].中醫雜志,2015,56(8):636-639.
[13]韋鵬翔,孫龍,劉四新,等.手厥陰經電刺激對重癥腦外傷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10):713-716.
[14]何素娟,夏云,呂梓瑜,等.電針手厥陰心包經穴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腦血流動力學即刻效應的影響[J].新中醫,2016,48(5):43-45.
[15]顏建勝,張光茹,孫巧,等.針刺對腦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時效性觀察[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1(2):25-31.
[16]尤艷利,徐曉明,舒適,等.電針水溝穴對MCAO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帶VEGF及arresten表達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28(6):80-84.
[17]靳蘭潔,李莎莎,周璇,等.電針腦缺血大鼠水溝穴調節微小RNA-328促進血管新生的機制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3):308-311.
[18]呂艷,杜元灝,徐彥龍, 等.大腦中動脈梗塞大鼠大腦中動脈蛋白激酶C表達及電針水溝穴干預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8):2310-2314.
[19]杜艷軍,孫國杰,王述菊,等.電針水溝對腦出血大鼠腦血管神經調節物質影響的實驗研究[J].針刺研究,2007(6):373-376.
[20]劉芳,陳立典,趙紅佳,等.電針對缺血再灌注大鼠學習記憶行為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24(3):29-31.
[21]劉嬌,馮曉東.電針百會、神庭穴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認知障礙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3,28(4):608-610.
[22]宋書昌,趙見文,田軍彪,等.電針聯合藥物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6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1):1859-1860.
[23]劉潤利.電針神庭、百會對腦卒中后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9):101-102.
[24]馬良,谷世喆,張小東.電針百會和神庭穴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4):99-101.
[25]張貴鋒,賴新生,黃泳,等.針刺內關穴與非穴的fMRI腦功能成像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9,36(5):810-812.
[26]盧巖,王世軍.電針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5):995-999.
[27]張超,樊小農,孟智宏,等.同時間不同頻率針刺內關穴對MCAO大鼠腦血流量及神經行為學的影響[J].吉林中醫藥,2012,32(5):487-490.
收稿日期:2019-1-22;修回日期:2019-2-4
編輯/肖婷婷
作者簡介:戴雪珍(1991.2-),女,江西上饒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循證針灸學及其方法學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熊?。?983.10-),男,江西南昌人,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循證針灸學及其方法學研究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1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