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密關于中醫益氣活血法治療乳腺癌的經驗總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乳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醫藥在治療乳腺癌病情、改善其體征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效果顯著。張亞密主任醫師認為正氣虧虛是乳腺癌發病之本,瘀血阻滯為乳腺癌的基本病理,故以中醫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為法治療乳腺癌氣虛血瘀的本質,可提升正氣,鞏固治療療效,也可預防化療副反。
關鍵詞:乳腺癌;治療;益氣活血法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8.05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8-0164-02
Abstract:Breast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ing breast cancer, improving symptoms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Chief physician Zhang Yami believes that Zhengqi deficiency is the main cause of breast cancer, and blood stasis is the basic pathology of breast cancer.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qi and spleen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can improve the righteousness. To consolid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t can also prevent chemotherapy and vice-anti.
Key words:Breast cancer;Zhengqi deficiency;Yiqihuoxue method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各種內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細胞失去正常特性而異常增生,以致超過自我修復的限度而發生癌變的疾病[1]。近年來,乳腺癌在城市中的發病率為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一些大城市中已經上升為第一位[2],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治療上,除了現代醫學療法外,中醫藥治療可以輔助其他治療手段,減少放化療副作用,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手術后腫瘤復發的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最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3,4]。張亞密主任致力于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近30年,多以中醫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為法治療乳腺癌氣虛血瘀的本質,現將其經驗分享如下。
1病因病機
我國傳統醫學稱乳腺癌為“炻乳”、“乳癌”以及“乳巖”等。《外證醫案匯》認為正氣虛則成巖;《婦人大全良方》則認為初起內結小核,或如鱉棋子,不赤不疼,積之歲月漸大,或內潰深洞,此屬氣血虧損,俗稱乳巖。《青囊秘訣》載曾經提到,“乳巖為性情多疑忌之時產生,失于調理忿怒所酸都所積濃味釀成,陽明之血沸。所以,乳腺癌的病因包括體質虛弱、飲食不規律、過分操勞等,最終導致機體正氣虧虛,臟器功能下降,終至氣滯血毒凝結于乳中構成乳巖”。
1.1正氣虧虛為發病之本 正氣虧虛會促進乳腺癌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靶爸鶞?,其氣必虛”,機體由于長時間處于正氣先虛的狀態,容易誘導腫瘤的發生與發展,逐漸客邪留滯,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病變。腫瘤形成的最本質原因是正氣不足[5],除此之外,還與氣虛息息相關,因病致虛,以氣虛瘀最為常見,乳腺癌亦是,故以扶正祛邪為乳腺癌的基本治則。
1.2血瘀為基本病理因素 乳腺癌的病位在乳腺,中醫認為:在五臟六腑當中,肝臟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功能,主條達情志,脾臟以健運為主;肝具有藏血之功效,脾具有統血之功效;若是肝脾失和,必定會在病理相互發生作用,最終導致體內氣血津液運行不暢,導致痰、瘀、濕等病理現象出現。肝氣郁積,長久氣滯必會導致血氣瘀積,瘀積過久便會形成腫瘤。所以,古人曾有血瘀而成癥這一說法。經過大量臨床實踐研究證明,乳腺癌的患者都會出現舌黯、瘀斑、舌下靜脈的現象,還會出現其他“血瘀”的現象,所以,“血瘀”是乳腺癌的基本病理[6]。
2治法治則
乳腺癌患者出現的正氣虧虛和瘀血這兩個現象并不是相互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賴共存的,古人云“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所以正氣虧虛、氣不行血等都會導致機體出現瘀血的現象,在出現瘀血后,便形成了有形的物體,阻礙經絡和經氣的運行,使得機體內臟的功能發生改變,中醫癥狀體現為正氣內虛。因此,正氣虧虛會使瘀血內存,瘀血會導致機體正氣受到損傷,二者在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形成惡性循環,氣虛血瘀在乳腺癌的發生、發展等過程中始終存在,故而在補氣健脾的同時,注重活血化瘀是乳腺癌的基本治則[7]。
乳腺癌在用藥方面選擇的是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能夠有效提升機體細胞免疫力與加強臟腑功能的益氣活血的藥物[8,9],如生黃芪、苡仁、山藥等;以及能夠抑制腫瘤作用藥物,如莪術、雞血藤、丹參等。張亞密主任采用經驗方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基礎方由黨參,黃芪,茯苓,牡丹皮,生山梔,煅牡蠣,山慈姑,土貝母,當歸,焦山楂,醋三棱,醋莪術組成。方中黨參,黃芪,茯苓為補益正氣之品;當歸,焦山楂,牡丹皮,三棱,莪術以行氣活血散瘀;山梔,牡蠣,山慈菇、土貝母以散結消腫。張亞密主任認為,針對疾病的不同時期,方藥的選擇和用量運用上稍有不同。針對發病初期,以去邪為主,活血化瘀為要。針對乳腺癌術之后的患者,或放療、化療患者,以扶正為主,健脾益氣為要?;蛴屑孀C者,根據情況進行加減,烘熱汗者可加知母、生地、浮小麥等;食欲不佳者加焦麥芽、焦神曲、白術等;眩暈者加天麻、鉤藤等。 3病案舉例
患者,女,24歲,于2018年1月無意間發現左側乳腺上有一“花生米”大小腫物,質韌,活動好,無明顯觸痛及壓痛,患者未重視,未行特殊治療,后自覺腫物較之前增大,遂來我院門診行乳腺B超,B超提示:左側乳腺低回聲結節,BI-RADS分類4a類,雙側腋窩淋巴結可探及。于18年1月19日在我院腫瘤外科行“右側乳腺腫物切除、左側乳腺癌保乳、左側腋窩淋巴結清掃、任意皮瓣成型、皮膚紋飾美容縫合術”,術后病理:(左側)乳腺非特殊性浸潤癌Ⅱ級;手術上、下、內側、外側、基底及皮膚四周切緣未查見癌細胞;另送(左側)腋窩淋巴結查見轉移癌(1/8);(右側)乳腺纖維腺瘤。免疫組化:ER80%(+),PR40%(+),Her-2(+),E-cad(+),EMA(+),EGFR(-),PgP(-),GST-n(-),TOPOⅡ約40%,Ki-67約30%(+)。骨掃描未見明顯異常。再就診時:患者正在行EC方案化療第一個療程,乏力,惡心、嘔吐,食納差,夜休可,小便正常,大便少。舌質暗,苔白,脈弦細,舌下瘀絡。西醫診斷:乳腺癌術后。中醫辨證:氣虛血瘀證。張亞密治以補氣健脾、活血化瘀、溫胃止嘔為法。自擬方藥:黨參30 g、黃芪30、茯苓15 g、牡丹皮10 g、生山梔10 g、煅牡蠣30 g、山慈姑15 g、半夏10 g、高良姜10 g、土貝母12 g、當歸10 g、炒雞內金15 g、焦山楂15 g、醋三棱10 g、醋莪術10 g,3劑,日一劑,水煎250 ml,分早晚溫服?;颊叻?劑后氣虛乏力、惡心嘔吐等癥狀明顯改善,原方基礎上去半夏、高良姜后,繼續服用7劑?;颊吆罄m化療中,長期以此方為基礎方加減,一般狀況良好,未見明顯異常。
患者就診時脾氣虧虛癥狀明顯,考慮術后患者本身正氣虧虛,化療藥物為有毒之邪,侵犯人體,損傷脾胃,致運化失常,氣血生化無源,此為正氣虧虛,故患者有氣虛乏力的癥狀;氣行不暢,有礙中焦氣機變化,脾胃升降失常,為胃氣不和,上逆致嘔,故患者納差,惡心嘔吐;氣能行血,氣機郁滯會導致血行不暢,而瘀血形成,故患者舌質暗、舌下瘀絡?;颊呙}象弦細,結合臨床表現分析,應補氣活血、健脾補胃??紤]患者就診時氣虛乏力、惡心嘔吐明顯,急則治其標,因此治療時以補氣健脾、溫胃止嘔為主,兼活血化瘀。后續患者癥狀明顯緩解,仍繼續進行后續化療,結合四診,考慮為脾虛失健,瘀血內結之像,予以補氣健脾,活血化瘀為主,隨主方加減,既可以提升正氣,鞏固治療療效,也可以預防化療副反應。張亞密根據兼證不同,予以辯證,靈活調整方藥,臨證采用此法十之有八。
益氣活血法論治腫瘤在臨床也有相關研究。王笑民[7]研究結果表明腫瘤患者普遍存在氣虛血瘀,化療后氣虛血瘀出現的機會高于化療前(72% vs 38%)。徐詠梅等[10]用自擬的扶正活血方藥證實對腫瘤患者癥狀的改善、化療療效的提高有明顯作用,也可以防治腫瘤轉移、預防化療毒副反應、減少氣虛血瘀證出現機會。由此可見,此法已適用于臨床,不僅對于乳腺癌,尤其是腫瘤在預防和治療都有多重功效。在實際工作中應抓住乳腺癌正氣虧虛、淤血阻滯的基本病機,結合四診,辨證論治的使用益氣活血法治療乳腺癌患者。
參考文獻:
[1]石遠凱,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423.
[2]陳萬青,鄭榮壽.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死亡和生存狀況[J].中國腫瘤臨床,2015(13):668-674.
[3]傅曉璇,甄宏德,張愛琴,等.中醫藥治療乳腺癌研究進展[J].新中醫,2018,50(12):46-48.
[4]陳良良,許紅霞,謝小紅,等.中藥辨證論治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2):159-162.
[5]戚益銘,沈敏鶴,阮善明,等.乳腺癌病因病機及中醫證治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2014,43(5):81-83.
[6]郝煒,劉勝.桔梗防治乳腺癌術后蒽環類藥物所致心臟毒性的探討[J].河南中醫,2017(6):1116-1118.
[7]王笑民.論益氣活血法治療腫瘤[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1998(10):11-12.
[8]梁欣娜,張興燊,滕紅麗.中藥及其有效成分抗腫瘤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1):119-122.
[9]王甜甜,韓倩倩,周新強,等.中藥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前沿,2013(13):21-22.
[10]徐詠梅,郁仁存.益氣活血法治療腫瘤經驗[J].中醫雜志,2010,51(S1):110-111.
收稿日期:2019-3-6;修回日期:2019-3-18
編輯/杜帆
作者簡介:呂依然(1992.3-),女,湖北十堰人,碩士研究生,規培住院醫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通訊作者:張亞密(1969.6-),女,陜西咸陽人,本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