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學校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沃土;社區教育是學生成長的人文環境。針對當前教育的具體問題,家庭、學校、社區攜手,探索以學校教育為主線、家庭教育為陣地、社區教育為屏障的新型育人模式,形成了全面育人的格局。
  關鍵詞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社區教育 協同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頂層設計,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
  根據學校地域特點,積極主動地聯系家庭和社區,穩固家庭和社區的緊密關系,得到家庭和社區的最大支持,充分發揮家庭、社區在教育學生方面的作用。從學校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互相銜接、互相滲透、互相促進、互相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1.1建立家長督學制
  從學校層面,建立三級家長督學制,作為學校管理的補充,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
  學校分班級、年級、校級建立家長督學制,實現社會、家長、學?!叭灰惑w”現代學校管理新模式。賦予家長督學“三項職能”: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參與教育教學、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落實家長督學“四項權利”: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評議權。
  1.2推動家長督學工作
  家長督學工作可以助推了學校管理,提升辦學效果。
  (1)一日訪校重實效。每月開展一日“四進”:走進校園看環境;走進教室看課堂;走進食堂看飯菜;走進辦公室看教師。
  (2)活動實踐踴參與。競賽活動、遠足活動、親子活動身影頻現參與活動,家長督學產生認同感,對家校教育的有機融合發揮了極大作用。
  (3)家庭教育顯功效。家長督學們會集中有特長的家長,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儀表禮儀、生活技能、藝術教育、安全、心理健康等進行指導和培訓、分享育兒經驗,實現孩子與家長共同進步。
  學校與街道社區的聯系、家長督學制的構建、不可或缺的家長委員會的傳承,三方聯動,相互參與,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織成有效的教育網絡,形成強大的共同教育的合力。
  2共育共贏,家校攜手待花開
  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需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睂崿F這樣的一致性,需要學校和家庭相互配合,老師和家長相互合作。為了更好地達成家校教育的融合,學??蓮娜齻€層面開展教育活動。
  2.1不斷提升家長素質
  提升家長的素質是家庭教育有效重要保證。學校開辦家長學校,提升家長素質;發放輔導資料,增加知識面;召開多層次會議,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引領家長的成長、改變家長的觀念、提升家長的素質,是確保家庭教育有效性的保障,是學校教育得以延伸的結果。
  2.2倡導家長進入校園
  學校邀請家長進校,共同參與教育活動,見證學生的成長。親子表演、親子班會、親子舞蹈、親子講故事等,親子同臺,形式新穎,家長喜歡,孩子快樂。主題入隊儀式 、校園文化節、親子操、親子遠足等各類活動,都請家長參與。家長參與的系列活動,增強了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3邀請家長進入課堂
  學校利用地方課程的有效空間,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構建起家庭教育的校本課程。課程開設前,對全校家長職業、專長摸底,再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特點,預約主題,班主任指導上課細節,家長作好上課的充分準備。內容涉及理財、時裝、消防、禮儀、網絡、青春期等。課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教育,已寓教于樂矣!
  教學開放時,家長親歷子女學習活動,走近孩子,傾聽心聲;走進教室,關注教育;走進課堂,參與評價,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課堂上,家長和孩子一起朗讀、一起計算、一起制作、一起運動……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闭驗閷W校和家庭的充分合作,促進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協調發展,充分彰顯了家校共育的效果。
  3凝心聚力,校社聯合育未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說:社會各方面要為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和德育活動基地,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學校注重宣傳,尤其注重進入家庭、社區的宣傳。采用家訪、院壩會等形式,到社區、進家庭,了解學生真實狀況。宣傳國家政策法規,政府慧民政策,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規模等,讓社區居民對國家教育、對政府辦學、對學校文化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學??梢栽谏鐓^搭建起教育活動的平臺,為學生的成長構建起和諧的育人環境。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為老人們表演節目,打掃衛生,陪老人下棋。傳統節日的風俗,組織學生走進社區,和社區的爺爺、奶奶同臺演出;社區居民和孩子們包餃子,吃湯圓;孩子們教爺爺奶奶用手機,聊微信。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入隊進社區,共同緬懷。入隊儀式搬進社區小廣場。社區領導給同學們故事,社區代表為孩子們佩戴上紅領巾,孩子們為社區居民表演節目,開展“拾垃圾”環?;顒印:罴?,社區還和學習聯動,一起消防演練、安全教育活動、創衛活動等,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健康的社會環境。
  實施素質教育,應該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在內容、方法、效果上各有特點,三者協調統一,延伸學校教育的有效性,創造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實現家校社共育,贏來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推動教育健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9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