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現代學徒制“一企一案,因企制宜”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現代學徒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校根據三個試點專業的不同發展特色、充分尊重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和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實現“一企一案,因企制宜”的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試點,加強校企雙方在專業核心技能方面的培養合作,通過校企共同參與教學前準備、教學實施、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的人才培養全過程,讓學生真正掌握本專業的核心專業技能,實現技能層次的躍升和多樣化發展。
[關 鍵 詞] 一企一案;因企制宜;中職;現代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56-02
一、中職現代學徒制現狀
(一)用工企業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的主體意識還有待增強
與各個專業合作的企業仍然以訂單班的形式為主,還需要進一步激發用工企業的合作熱情和參與深度,從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實施、實訓開展等維度進一步強化“學?!迸c“企業”的“雙主體”地位。
(二)學校招生與企業用工之間的銜接度不夠
部分專業與企業的對接不足,導致招生數量和招生的素質要求方面,與企業的未來崗位需求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對學生的精準化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校資源的浪費和企業資源的閑置。
(三)在對學生的實訓管理階段,學校、企業、政府之間的協調機制尚未建立
為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在校內外實訓期間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學校、企業和政府之間需要承擔各自的責任,建立協調機制,共同優化管理過程,共同提供解決方案。
(四)現代學徒制所要求的課程開發力度不足,未能形成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的機制
目前,現代學徒制只局限在少數幾個專業,沒有覆蓋三大重點專業的所有核心技能。部分專業與企業專家的課程合作交流深度不夠,影響了相關校企合作課程的進一步落地。
二、完善中職現代學徒制的措施
(一)實行“招生即就業”的校企共同招生機制
為了實現校企共同招生,學校首先做好前期準備:由學校領導及相關處室人員組成調查研究小組,深入諸暨市、紹興市的企業行業進行調查研究,對有意向與學校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企業簽訂了校企雙方的《諸暨技師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協議書》,為來年的合作做準備。隨后,在電子商務、數控等專業進行試點,開設數個現代學徒制“校企共招試點班”,班上的學生試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一體化”模式,分別開展不同的招生招工合作:對三年制的學生,招生后,學生成為準員工;對五年制的學生,真正實行“招生即招工”,學生具有學生和學徒兩個角色。學校將在繼續保持電商專業和數控專業的招生招工數量穩定上升的同時,爭取與其他類型的企業建立合作育人、共同招生的合作關系,并向其他專業輻射。
(二)共同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管理制度
為促進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管理制度符合諸暨當地的產業、行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學校專門設置“區域經濟研究室”,研究室領導小組由學校分管副校長任組長,各個知名合作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技術專家、學校招就處、教務處等部門作為小組成員,負責現代學徒制工作的計劃、協調、檢查、考核及緊急事件的處理,學校根據企業用工需求編制招生計劃。通過成立“區域經濟研究室”領導小組,實現了學校領導和企業專家的有效溝通,通過每學年定期召開論證會,根據行業、企業發展的新動態、新需求,共同修訂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教學、管理制度。同時,校企共同制訂《諸暨技師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任務書》《諸暨技師學院現代學徒手冊》,明確企業和學校在全程共同育人期間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具體的工作任務,為雙方承擔育人的責任提供了科學的參照。
(三)共同完善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1.根據專業特色,實行靈活性學制
根據不同專業相關企業的用人要求差異,學校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學制:(1)采用“1.5+0.5+1”學制,即學生1.5年在校,0.5年企業學徒,1年企業準員工;(2)“1+1+1”學制,即學生1年在校,1年半工半讀,1年企業準員工;(3)采用“2+1”學制,即學生2年時間半工半讀,1年時間做企業準員工,形成工學交替、知行合一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及長短學期、半工半讀等教學組織形式。
2.根據企業需求,實行個性化培養
(1)與浙江艾默櫻控股集團建立、完善“產教結合、擇優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校企共同開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班級,企業將按照校企共同通過的標準,有針對性、有目標性地選擇優秀學生,一方面,確保數控專業的知識體系教學目標以工作領域的崗位標準為導向;另一方面,確保崗位的工作過程能夠以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形式呈現。校企將開展一學期一次的協作探討,發揮企業專家熟悉工作領域職業標準的優勢,結合在校教師熟悉學習領域的理論共性和教學規律的優勢,逐年優化數控崗位的核心技能和崗位需求,使學生所學與企業崗位技能人才需求相適應,實現校企人才培養的雙贏。
(2)與伊思靈雙第彈簧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實行“多期輪訓、精準指導”的人才培養模式
伊思靈雙第彈簧制造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內唯一一家中德合資的高端彈簧制造企業,校企雙方計劃在三年時間內,實現企業儲備技能人才的常規化培養。在“名?!苯ㄔO的第一年,將主要完善校企輪訓的籌備工作:用工企業將在與數控專業充分對接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二個主體、六個共同”的原則,成立合作工作小組,經過4個月的準備后,學校將會選派部分基礎扎實的學生參加第一期輪訓,企業將按一對一、一對二的比例進行“師傅—學徒”配置。隨后,校企將共同協助學生在企業的輪訓過程,由伊思靈雙第彈簧制造有限公司的帶教師傅傳授崗位操作技能,學校將派出部分數控專業的教師到企業協助帶教師傅的工作。經過為期一個半月的輪訓后,學生將順利完成輪訓的模塊教學任務,經校企雙方共同考核(理論測試、現場操作),成績優異者會獲得一定獎勵,并在理論提升后進入下一次技能等級更高的輪訓??己瞬缓细竦膶W生,補充練習,直到其過關為止。 (四)共同優化專業的課程體系
基于“一企一案、因企制宜”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要求企業參與課程標準的制定。學校各專業教師將與企業專家確立長期穩定的教材修訂小組,通過校企雙方教師和專家到企業實地調查、體驗,對不同崗位的工作流程和崗位職業標準進行歸納總結,找到其共性,并進行科學的進程排列,形成特色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并不斷更新校本教材,形成動態、高效的合作模式。由于與相關企業緊密對接,電子商務專業、機電控制專業和酒店管理與服務專業的課程體系將更加接地氣,尤其是在典型工作任務的選取上,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地進行修訂和完善,使其與企業的實際生產更為貼近,甚至直接采用企業實際的工作任務作為實訓的課題任務,旨在使最終成型的教材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最終讓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數本系列教材,實現“畢業即能上崗”的理想效果。
(五)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實訓過程
以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與浙江長生鳥集團的實訓合作為例,2015年10月初在學校的電商創業園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電商技能學徒輪訓,主要學習浙江長生鳥集團線上、線下的交易流程、攝影技巧、圖片美化設計、淘寶網站開店管理、倉庫管理、物流配送等電商技能。整個輪訓期,浙江長生鳥集團委派三名技術人員擔任學生(學徒)的帶教師傅,手把手傳授各種電商技能。輪訓期結束,經考核,參訓學生均能較為熟練地完成網店的操作技能。在未來三年,學校將進一步優化在校指導教師與企業帶教師傅的教學實訓合作,將建立互動的網絡交流平臺,通過微信、QQ等渠道,最終形成校企雙方教學實訓合作的動態、實時優化機制。
(六)共同開展“量性結合、三方共議”的人才評價機制
1.完善《彈性學分制實施方案》
學校將完善《諸暨技師學院彈性學分制實施方案》,以定量學分的方式考核學生的表現。學分主要包括學業學分、德育學分和學徒輪訓學分及校外頂崗實習學分四部分,其中,學業學分由課業學分、技能學分和獎勵學分三部分組成。學校特別重視技能學分、學徒輪訓學分、校外頂崗實習學分,而技能學分主要由在校教師主導,學徒輪訓學分和校外頂崗學分由企業帶教師傅主導,并將其與畢業證書進行掛鉤,未能達到相應學分的學生,學校將緩發畢業證書或作結業處理。
2.推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評價方案
學校將尊重不同企業的評價體系,有條件地將其納入學生的最終評價結果。學校將在數控專業借鑒浙江盾安禾田金屬有限公司的評價方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理論考試占比40%,由企管部出試卷,學生理論答辯,在校教師評卷,試卷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員工行為規范及安全管理標準;實踐考評占比60%,由帶教師傅和指導教師對學徒(學生)按考評表進行打分評價,并給出100~200字左右的工作表現書面評價。最終,綜合分數在70~80分區間者為合格,80~85分區間者為良好,85分以上者為優秀,優秀者到企業進行崗前實習,考核成功后就能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總之,在校企合作育人過程中,明確企業與學校的“雙主體”地位,在學校和地方企業推行以“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學徒制,通過從人才培養模式、管理體系、專業課程體系等多方面校企展開深度合作,大膽探索“一企一案、因企制宜”的現代學徒制人技能才培養模,用好、用足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加快企業后備技能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趙志群,陳俊蘭.我國職業教育學徒制:歷史、現狀與展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8).
[2]王志偉,張法坤.現代學徒制職教模式中學徒身份及其權利與義務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5(8).
[3]孫麗麗.“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
[4]路寶利,趙友.職業技術教育視域下“師徒”傳承文化研究[J].職教論壇,2015(8).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