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義詞“小朋友”和“小孩(兒)”的辨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孩(兒)”和“小朋友”都是現代漢語中用來指代或稱呼兒童的名詞,但他們之間不僅存在共同之處,同時還存在許多差異。本文通過對兩個詞語的語義、語用兩個方面進行比較,辨析兩個近義詞語的異同。
關鍵詞:小孩(兒);小朋友;近義詞
一、語義方面
語言具有系統性,如果兩個詞的意義和功能完全相同,那么其中一個詞是多余的,并不能長期共存。雖然“小孩(兒)”和“小朋友”都作為指代兒童的名詞,但兩者指代的對象的范圍仍有細微差別。
?。ㄒ唬靶『ⅲ▋海钡恼Z法意義
小孩(兒)亦稱小孩子。
《漢語大詞典》p3358 釋義主要有以下幾項:
1、兒童;幼兒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彭祖尚聞年人白,陳郎尤是小孩兒。
2、年幼或年輕的子女
李準《李雙雙小傳》:二則是雙雙有了小孩,脾氣也大起來。
3、泛指未成年人。有時也用作年輕人對長輩的自稱。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我們只疑惑刑姑娘的丫頭,本來又窮,只怕小孩子家沒見過。
陳登科《赤龍與丹鳳》:嬸嬸忙了半天還沒動嘴,我們小孩子,怎么能先吃?
由此可知,小孩主要有三個義項,除了表示兒童以外,還泛指未成年人和年輕或年幼的子女。
(二)“小朋友”的語法意義
1、《漢語大詞典》p3351 釋義只有一項
兒童。亦指年少的友人。
柯巖《快活的小詩·做客來》:世界各地都靠岸,各國小朋友請上船。
這里也可以分作兩種義項。一是指兒童,而是指年少的友人。
2、《現代漢語詞典》p1434有兩個義項
?。?)指兒童: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們的節日。
?。?)對兒童的稱呼:小朋友,你喜歡唱歌嗎?
由此可得,小朋友也有三個義項,一是指兒童,二是指年少的友人,三是對兒童的稱呼。
(三)語義關系上的異同
1、理性義的異同
由(一)、(二)可知,“小孩(兒)”和“小朋友”都可以指兒童。但他們的語義范圍卻略有不同,小孩(兒)還可指年幼或年輕的子女以及泛指未成年人;小朋友還可指年少的友人以及對兒童的稱呼。
2、感情色彩的異同
“小孩(兒)”和“小朋友”都具有褒義及中性意義,但“小孩(兒)”還帶有一種貶義,這是“小朋友”一詞所不具有的。例:
?。?)小朋友,你在干嘛呀?
?。?)小孩(兒),你在干嘛?
?。?)小朋友,你過來一下。
?。?)小孩(兒),你過來一下。
小朋友比起小孩(兒)更為親切、可人、和藹、溫柔,稱呼小朋友也更傾向于禮貌;小孩(兒)較小朋友更為嚴厲,甚至有一種命令、呵斥、蔑視的成分在里面。
3、語體色彩的異同
通過bcc語料庫檢索,小孩(兒)詞條共有9956個,小朋友詞條共有1065個,將近10:1的比例。通過分析語料庫發現,小孩(兒)多使用在書面語中,而小朋友用于口語中。例:
?。?)“小朋友?!痹⒌掳嗟抡f,“對我們來說,你是一粒明珠,是一顆鉆石,是一塊寶石,是一件珍寶。這是為什么,小朋友?”
?。?)“我不會忘記這一點,小朋友?!?
?。?)多林尼克卻笑了笑,湊到他跟前?!暗昧耍∨笥?。你別瞞我了。我知道得比你多。”
?。?)那天晚上,他睡得象個小孩,等早晨天亮了,我才把他叫醒。
(5)這些都是正常的有繪畫天分的小孩10歲左右才能達到的。
?。?)于是西太后選了一個小孩子作皇帝,年號光緒,而實權還不是在西太后手里
?。?)"來吧,小孩。"那個胖大婦人撇著一口外地口音說。
語料庫中,直接稱呼為“小孩”非常少,稱謂語與非稱謂語為200:1,這表明了小孩很少用于口語中,作為稱謂語;但小朋友卻可以直接作為稱呼語,通過分析語料庫,可以得知稱謂語與非稱謂語比例接近1:5,作為日??谡Z的稱謂語遠遠大于“小孩(兒)”的使用頻率。
二、語用方面
(一)交際雙方的關系
“小孩(兒)”和“小朋友”都適用于雙方為長輩與兒童的關系,長輩稱呼或指代兒童。但“小孩(兒)”用于口語中直接稱呼比較少,一般用于指代或間接提及的情況;當其用于直接稱呼的時候,通常帶有不滿的情緒。如:《天藍色的彼岸》有些人甚至在我后面叫:“嗨!你都死了,還著什么急!小孩?!薄靶∨笥选笨芍苯幼龇Q謂語,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得了,小朋友。你別瞞我了。我知道得比你多?!?
?。ǘ┥鐣幕瘜用?
“小孩(兒)”既可以表示褒義和中性意義也可以表示貶義。
“小孩子氣”表示一個人任性、幼稚,像小孩子一樣,這正體現了“小孩(兒)”的消極意義。同時直接稱呼“小孩(兒)”帶有嚴苛、命令的語氣,語氣較重。
“小朋友”表示中性或褒義。
直接稱呼“小朋友”帶有親昵、親切、溫暖的感覺,與“小孩(兒)”的強硬語氣不同。小朋友更強調的是一種拉近關系的語氣。
綜上所述,存在共同之處,同時還存在許多差異。本文通過對兩個詞語的語義、語用兩個方面進行比較,發現語義方面 “小孩(兒)”除了指兒童以外,還泛指未成年人和年輕或年幼的子女。語用方面 “小孩(兒)”除了帶有褒義和中性意義之外還帶有貶義色彩,當作為稱謂語時,帶有不滿、輕蔑、不禮貌的態度,因此作為稱謂語的情況極少;而小朋友則只有褒義及中性意義,帶有親近、和藹的態度,且常用于稱謂語,“小朋友”具有更強的口語性。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工具書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
[3] 論文
馬艷華 基于語料庫方法比較近義詞“但是”“可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