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復習課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如何有效提升初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效果,不僅是教師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學生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初三化學教學內容為研究對象,論述了當前我國初三化學復習課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的探討了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化學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復習效率的同時,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化學復習課;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初三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62-01
初三化學復習課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初中化學的重要知識點,從而引導學生有意識的自我提升對化學認識水平,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主性,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習慣的培育有著重大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使得初三化學復習課在開展的過程中既要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的個性化發展。在這一背景下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重視,該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典型的人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束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舊的知識點的同時獲得更多新鮮的體會,引導學生有意識的改正自我的學習方法,從而深入的理解化學知識點,切實做到學懂、悟透以及會用。
一、當前我國初三化學復習課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高投入難以實現高產出。
傳統的初中化學復習模式是典型的高投入式復習模式,在該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更側重于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點網絡,讓學生能夠掌握應試技巧的同時,掌握基本的應試能力,從而鞏固化學基礎知識點。筆者通過對該模式的應用情況進行調研發現,在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僅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教學精力,還使得學生在大量的習題訓練中產生學習迷茫感,難以切實有效的體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最終不僅無法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還導致學生產生的自暴自棄的學習心態,還有的學生表示“一看到化學內容就想吐?!边@種只關注學生應試技巧的復習模式,難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導致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懂得應對化學考試,不懂得如何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2.難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在開展化學復習工作時更多的是重復舊的知識點,學生僅僅只是被動接受式的復習這些知識點,缺少知識點的反思,不懂得如何深入的研究知識點,以系統化的形式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在面對知識點時第一個反應的就是如何的將其套進題目當中進行解題,不懂得自主的分析題目中的解題思路以及命題設置陷阱,這種只知是什么,不知為什么的學習模式難以有效的引導學生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學習行為,更不用說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了。與此同時,大部分的教師對于化學復習工作的本質缺乏正確的認知,他們認為化學復習工作的本質就是讓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題,進而做好題。實際上,化學復習教學工作開展的目的在于帶領學生重溫一遍化學知識點,實現知識點的查缺補漏,糾正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化學終身學習習慣。
二、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在化學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
1.以知識網絡的形式呈現知識點。
教師在開展化學復習教學工作時應當遵循元素結構—化學性質—實際用途逐層推進的分析方式。以《水的組成》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為例,一方面,教師應當從水的物理性質作為復習切入點,將無色無味、凝固點為0℃等相關內容與水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分析水的化學性質,幫助學生構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為了能夠鞏固相關的知識點,教師還應當借助于典型例題的形式來讓學生回想起水在生活中的應用。另一方面,為了能夠有效的加深學習印象,教師還應當采取逆向復習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自動思考的過程中懂得如何獨立自主分析水的組成元素。為此,教師應當借助于實驗的形式來實現知識復習的目標,通過設計串聯式的問題從而讓學生牢牢的掌握水的相關知識。(1)水有哪些表現形式?(2)水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3)化合物、氧化物以及單質三者之間存在哪些聯系?(4)同桌組成小隊共同完成電解水實驗,論述電解水所產生的反應是什么反應?該反應具體的文字表達式是什么?利用串聯式的問題設計能夠讓學生獨立的翻閱書本中的知識,整理并歸納知識點,從而實現知識和能力的滾動式發展。
2.利用試題引導學生實現多元思考。
無論是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還是復習教學當中,教師更習慣于將所歸納的技巧以及方法總結直接展現給學生,雖然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這種知識的學習只是“表面工程”,為此,教師應當利用試題引導學生實現多元思考。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一章節的教學內容為例,一方面,教師應當針對本章節的教學內容開展模擬測試,從而準確的把握本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重點的突出復習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對試題的全面分析,如果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于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存在嚴重的失分現象,那么教師應當以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作為復習切入點。為了能夠有效的加深學生對于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印象,教師應當要求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的翻閱教材內容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利用實驗的形式來驗證自身的所思所想,掌握正確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檢驗方法,懂得二氧化碳的反應現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難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導致高投入難以實現高產出是當前我國初三化學復習課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此,教師應當以知識網絡的形式呈現知識點,利用試題引導學生實現多元思考,充分發揮出滾動發展型課堂教學模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倩媛.基于“共生教學”模型的初三化學復習課實踐與研究——以“常見酸堿鹽的鑒別專題復習”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7(12):53-56.
[2]郭飛紅,黃鳳翔.“前測備課-自主學習-后測評估”復習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一節初中化學二輪復習課教學為例[J].化學教育,2015,36(19):45-50.
[3]陳新華.基于薄弱校學生的中考化學微專題復習模式構建——以“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復習”為例[J].化學教學,2015(07):23-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