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三化學基本概念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從初中化學基礎概念的掌握出發,分析學生在化學基礎概念的學習中會碰到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初中作為學生最初接觸化學的階段,打好基礎為日后做鋪墊很重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概念的掌握與學習來進行化學教學良好改善。
【關鍵詞】初三化學;基本概念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47-01
基本概念是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實驗操作教學的必要條件。初三學生剛剛接觸化學知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他們對化學的興趣還沒有消失。我們需要利用一些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的掌握化學基本概念,激發他們對化學的興趣,促進初三化學基本概念教學的發展。
一、講清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提煉出概念中的要點
化學概念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不能讓學生去盲目的閱讀和背誦。概念學習就像是閱讀文章,要知道每一句話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夠快速的理解和記憶。我們的學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遇到基礎概念時,第一反應就是去記錄和背誦。但是從成熟的思維角度來說,正確的記憶方式應該是提煉重點詞句,做好知識之間的連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去掌握一個概念,學習一部分的知識?;瘜W概念一定脫離不了化學專業術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提煉概念中的專業術語,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這個概念。學生在提煉一些重點的詞句時,能夠很快的學會如何快速掌握一個知識,對他們學習基本概念的效率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例如,在進行“單質”和“化合物”這兩個概念的教學時,我們就需要去強調概念中的重點詞語。單質是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則是指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從這兩個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們的重點詞語是“純凈物”。也就是說,不管是單質還是化合物,他們的前提都是純凈物。它們首先是純凈物,才可以是其他組織,我們才能判斷這個物質是單質還是化合物。很多學生在沒有充分掌握概念時,很容易將“金剛石”和“石墨”當成是單質,因為它們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但是他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兩種物質都不是純凈物,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是單質。這就告訴我們,在進行基本概念教學時,要讓學生學會提煉重點字詞,這樣才能夠更加仔細的掌握知識點,從而正確運用,提高基本概念的教學效率。
二、利用實驗對基本概念進行解析
動態教學的效果向來比刻板教學的效果更好,化學學科恰好有這樣的便利之處。從知識的聯系角度來說,化學基本概念是化學實驗操作的必然要求,而化學實驗操作也是充分掌握化學基本概念的條件,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我們可以反向教學,利用化學實驗操作引導他們自己去總結化學基本概念,最后再去閱讀課本上的文字,這樣會更加利于他們的理解。動態的化學實驗操作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更大的興趣,而實驗操作中會遇到的問題也會給學生深入探究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更加專注的去做一件事情。通過反向教學引導,促進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學習。
例如,在形成催化劑和催化作用概念教學時,我們通過氯酸鉀加熱分解的一些實驗讓學生看到實驗現象,通過觀察幫助他們理解掌握基本概念。這幾個實驗現象可以讓學生有所對比:加熱氯酸鉀時放出氧氣的速度較慢,加熱二氧化錳時不放出氧氣,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時,放出氧氣的速度變的很快。我們再把反應后的剩余物進行分離,把得到的黑色粉末(二氧化錳)再和氯酸鉀加熱,放出氧氣速度仍然很快,并且稱量得到的黑色粉末(二氧化錳)和反應前加入的二氧化錳質量相等。我們通過這樣清晰明了的實驗操作來讓學生快速的了解基本概念。并且他們能夠通過這樣的化學實驗操作了解到基本概念中的一些化學元素。當我們再去進行基本概念的學習時,學生很快就會想到這幾個對比實驗也能夠快速理解基本概念的真正意義。如此,我們的基本概念教學會變得更加輕松,更有效率。
三、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知識之間是有一定的聯系的,尤其是化學這樣的實驗操作比較重要的學科。它就像數學一樣,環環相扣,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在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同時我們也能在同一個基本概念中看到幾個不同的知識。我們的學生總是不太重視基本概念的掌握,他們很多時候都是盲目的去學習和閱讀。要想真正學會一個基本概念,需要明白它的內涵,還要了解它的外延。我們可以在學生充分了解了概念內涵后,給他們一些認識知識外延的機會?,F代教育很多教學用具都比較方便,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更多的相關信息。通過內涵的掌握和外延的了解,促進基本概念教學的全面提升。
例如,我們在學習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兩個基本概念時,我們需要讓學生重點明白量變和質變的區別。物理性質的基本概念是: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而化學性質則是: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這兩個概念我們可以同時進行講述,從對比的角度讓學生深入理解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利用同一種物質舉例“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但形狀上不發生改變”這就是物理性質。但是當木材燃燒,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后,原物質消失了,這就是化學性質。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了解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在進行這兩個概念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金屬反應的實驗,讓他們去看到不同的化學性質,并且可以借助這樣的外延方式讓他們更加清晰的分辨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這兩個基本概念。以此來促進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加強初三化學基本概念教學。
綜上所述,初三化學基本概念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幫助他們學會使用正確恰當的方法去解讀基本概念。選擇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探究中得出基本概念,這樣記憶會更加深刻。同時我們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掌握,從全面的角度促進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提高化學基本概念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國東.淺談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2011,(7):506.
[2]平樹先.初三化學基本概念教學體會淺談[J].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中),2006,(13):80-8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