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呼喚 愛的守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實施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關注的是給予每個學生均等的教育機會,讓每個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們應該自覺地尋找、觀察那些特殊學生,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把班中的這類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走訪家庭、詢問任課老師、觀察學生等方式全面積極地了解。首先對該生進行背景分析,接著由老師當有心人,對該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對孩子每天的一言一行及時作好觀察紀錄,教師在學生不知的常態下進行觀察,邊觀察邊分析邊反思,進而總結教育策略,同時在教育策略的施加中再觀察、再反思,從而不斷地調節教育策略,以尋求最適合的教育。
【關鍵詞】特困生;現狀分析;關愛學生;集體幫助;家校結合
一、現狀分析
研究對象:小源(男)
所在班級:六(2)班
基本情況:在一至三年級在我校就讀;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到了四年級他的家長申請轉學到其它學校就讀,但還是沒有很大的轉變,五年級又轉回我校就讀。
背景分析:①家庭方面:當小源在三歲的時候,父母經常吵架而離異,后來跟他的爸爸一起生活。由于他的爸爸工作很忙,經常早出晚歸,很少管教他,當他做錯事時,他的爸爸總是打罵他。很多時候都由小源的奶奶看管,奶奶做飯給他吃,跟他一起睡覺,視他為“心肝寶貝”,有好的東西自己不吃都給他先吃,對他百般嬌慣,事事包辦。逐漸使他養成了任性的性格, 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 便發脾氣。
?、谄渌蠋熢u價:小源活潑聰明,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思想品德行為規范方面卻欠缺,惹事生非,自由散漫,極想表現自己,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到了三年級的時候,在課堂上的表現特別差,經常坐不穩,不聽老師的教育,嚴重影響整個班級的上課。作業馬虎,甚至不做,成績一落千丈。
③總體印象:小源是我們班個子最矮的一個男孩。剛從別的學校轉學回來,對他進行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摸底測試,測試的成績是:語文53分,數學68分,英語24分。上課開小差,下課喜歡追逐。在與同學的相處中,常常與別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和摩擦,在班中幾乎沒有什么好朋友,甚至欺負低年級的同學。他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即使受到老師嚴厲的批評也不會有難過傷心的表情,不一會兒就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二、觀察、了解記錄(施教前)
2018年9月13日,做課間操前在教室走廊集隊,其他同學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做到“快、靜、齊 ”,但只有小源慢條斯理地走出教室,走到他的隊伍跟前的同學時用手推了那個同學一下,大聲說:“你為什么不給我留夠間距,我怎能站進去?”那個同學看見我的目光投到他們身上就沒吭聲,讓他站進隊伍中。做早操時很不認真,動作沒有做到位,還特意做一些古怪的動作,讓旁邊的同學偷偷發笑。
9月19日,早晨到校后,值日生正在打掃教室及公區,其他的同學都認真地早讀。值日組長見到我馬上走到我身旁說:“小源還沒有到校打掃衛生?!敝等丈指f:“小源這幾天早上都遲到?!庇谑?,我馬上打電話給他爸爸,他爸爸回復我,小源在家做作業,剛出門上學。到了8點10分,見到他背著書包氣喘吁吁走進教室。剛好語文、數學、英語三個老師都在,我們讓他馬上把昨晚的作業拿出來檢查,打開一看,只有語文作業馬馬虎虎地做了幾題,其它科都是空白的。
10月10日,中午放學后,由數學老師帶隊去飯堂排隊拿飯菜。不一會兒,生活委員就來告訴我,看見小源在飯堂上在插低年級學生的隊伍中,后面是他認識的三年級的一位男同學,他不服氣就跟小源吵起來,于是小源就動手打他。
三、觀察小結及分析
1.家庭因素
小源同學處于單親家庭,一方面由于家庭的溺愛放縱,使他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靠懶惰的習慣,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治理,對他們的小錯誤、小缺點不以為然。另一方面是家庭粗暴式的教育,使他的性格怪異,崇尚暴力,處處與家長唱反調。
2.學生自身的因素
他自身沒有端正學習態度,沒有吃苦的精神,學習沒有自覺性,全憑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從小行為自由散漫,個性活潑好動,但有任性、自私的一面,個性中不足的一面尤為突出,使得他不和群,不受歡迎。
四、行動方案的制訂
五、行動方案的實施
1.第一階段:良好習慣的養成
?、僮哌M“特困生”的心靈,用心靈贏得心靈
愛,是教育的前提,真誠的交流,贏得學生的信任。在教學中,我找機會多和他接觸,傾聽他的心聲,了解他的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傾聽他的心里話。為了更好深入理解小源的內心世界,我充分利用課堂、課間活動、或者在假日進行電話、微信等不同的時間、不同方式與他溝通。談學習、生活、愛好……讓孩子談自己的興趣,談他自己的優點,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做“后進生”的知心朋友。同時積極參與他的體育活動,當我發現小源同學喜歡打乒乓球的時候,我就在課余時間邀請他和我一起玩;當知道他喜歡看書,組織學生每人給班集捐書一、兩本交換來看,我也特意送給他兩本喜歡看的書。每逢有空他就看書,我發現他變“文靜”了,追逐打鬧的現象減少了??傊?,多給后進生一點愛,多給他們信任和尊重,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找到奮進的源泉。
?、谧プ∑鯔C,發揮其閃光點
其實,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或認可。其實后進生也往往有其各自的“閃光點”,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他們的言行,用心去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鼓勵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使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小源以前上課時經常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這個孩子很聰明,反應快。在課堂上對他的正確回答,我們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多用激勵性語言。例如,“你最近的表現很不錯!”“你剛剛上課很專心,繼續加油!”在課后的練習中,對做得好的地方可以打A分,或寫上“好”等批語,再加上一個笑臉。由于他有了成功感,對學習自然就會滿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鄣谝浑A段行動總結與反思:在第一階段的習慣的養成教育活動中,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使小源敞開心扉,他融入到老師和其他同學中去,成為真正的朋友。在小源的自身努力下,他在學習和生活習慣上有了一定的轉變,學習成績稍稍有所提高。但離我們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特別在自信心方面,明顯感受他的不足,有鑒于此,我們實施了第二階段的教育。
2.第二階段:集體幫助,樹立自信心
?、僮孕攀怯幸粋€良好的習慣。我們必須承認,學習是一項很艱苦的勞動。小源雖然變得比以往勤奮和努力,但上了六年級,學業重了,壓力也隨之而來。他的家長說,每星期五放學回家,小源就也不是立刻做作業,看看電視、玩玩電腦,他說他要休息一會兒,作業等周六、周日再做。而到了周六日,他也是奮力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上
在學校里,有時我想教他幾道題,他就不耐煩,說:“我都會了,怎么還要做?”碰到這種情況,我并不擺出老師的威嚴逼他馬上學,怕他因此對學習產生厭惡感、抵觸感。而是想辦法換種方法,下次找機會對他說:我有一道題,我們班上沒有一個人會做,不知你會不會?或者說:“我有一道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不知你行不行?”小源聽說后,馬上來勁了,說:“我來試試?!本瓦@樣我們一邊學習,一邊探討,我教他的目的也達到了,關鍵是學生是高高興興地學習,主動地學習,學習效果很好,并且絲毫沒有被逼學習的感覺。
?、谧孕攀怯掠诎l現、勇于突破。我們班上有一個女同學學習很好,小源現在各科都要比她差一些,但我總是鼓勵他,別人是經過艱苦的努力學習才有今天的成績。男孩子后勁大,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不放棄,我們總有一天會超過她。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小源想了半天不會做,而那位同學做出來了,還把解題過程、方法告訴了小源。那天上午小源把那道題給數學科梁老師看,問她會不會做,梁老師就馬上坐下來和他一起想,當梁老師做出來后,小源把女同學做的過程給梁老師看,梁老師發現女同學的方法沒有她自己的好,女同學是直接算,而梁老師是間接算,比女同學做的要巧妙一些。這時,梁老師又趁熱打鐵對小源說:“有些數學題有很多種解法,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這次期中考試你比她差了很多,我們要努力趕上?!?
?、鄣诙A段總結與反思:在第二階段中,小源同學明顯的進步了:他明白了與同學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他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并以此為樂;他懂得了有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并不是難以啟齒的事;他學會了幫助同學,與同學一起做事。他變得快樂,快樂地裂開小嘴巴,眼睛里流露出自信的目光。是的,自信使他變了,變得快樂,懂得分享,感恩學習。但是,除了在學校里的改變外,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起著關鍵的作用。
3.第三階段:家校結合,共同教育
?、偌倚:献髂芨玫卮龠M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家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充分享受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關懷,以及使教育給孩子帶來的歡樂。由于家庭的千差萬別,家長對教育子女的目標、成才的觀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須在學校教育的配合下,具體分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孩子成才,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有用之才。
老師通過電話、家訪、家長校訪、開家長會和小源的父母對他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溝通。還建議他的家長采用正確的家教方式管教麥德源。他的父母都很樂意接受老師的意見,經常打電話聯系老師,共同督促、教育。
?、诩倚:献饔欣谂囵B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最早,時間最長的場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適合與否,對其能否順利接受學校教育關系極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天,我剛進教室,小琪就來向我匯報說:“小源又沒有做家庭作業!”我一聽就知道這家伙的毛病又犯了,我得再找小源的家長認真談談。
下午,小源的媽媽來到學校,我把她請進自己的辦公室,這樣說話方便一些。還沒坐下,小源的媽媽就急著問我:“小源是不是有沒寫作業???”看來她早有心理準備?!澳膬喊?!”看她一臉無奈的樣子,我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笆沁@樣的,小源最近學習上挺有進步,看他學習勁頭那么大,我們再加把勁,相信他會變得更好的?!?小源的媽媽聽我這么說,一下子高興了起來,“小源最近真的進步了嗎?總算沒白費心機了!”我接著說:“確實是進步了,不過他的基礎不扎實,您以后在學習上多關心關心小源。我也知道您家里一大堆事都是您一個人忙,挺辛苦!可我們辛苦為了什么呀?還不都為了孩子嗎?”小源的媽媽聽我這么說,不住地點頭稱是,我一看這效果達到了,就又說了些小源的優點,讓她堅信孩子是好孩子,現在要的是對她的教育跟上。最后小源的媽媽若有所思地離開了學校。
自此,小源有了明顯的變化,交作業積極了,而且字一天比一天寫得好,我也抓住機會對他進行對此表揚,到期末考試時小源的語文成績既然達到了七十多分。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鄣谌A段反思與總結:通過一系列的幫扶措施,小源雖不是脫胎換骨,但確實取得較大的進步。從前的脫韁野馬,已懂得關心集體,重視學習,并取得一定成績。
六、我們的寄語
教學是一幅絢麗的油畫,教學是一道美麗的彩虹。學生恰是陽光下的花朵,沐浴著陽光,享受著教師給予他的滴滴甘露??粗鴮W生快樂、健康地成長正是老師們所期待的。小源曾經是讓同學頭疼,本次研究行動中,我們制定一系列幫助計劃,通過各老師、同學以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小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與同學的相處中都有較大的進步。當然,學校的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小源在各方面均有較大的進步,得到家長、同學和老師的認可,真正融進學校、班級這個大家庭。過程是漫長的,但是成果是甜蜜的。通過小源的個案,我們有信心,今后一定會將學生的教育工作及常規工作做得更好,愿他們有美好的前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