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天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
天性,就是自然賦予的品質或特性。唐代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說了種樹的訣竅: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疤臁保礊闃淠旧L的基本環境和規律;“性”,乃為樹木的本性。其意思是說,種樹要順從樹木生長的規律,讓樹木彰顯自己的本性。種樹和育人的道理其實是相融相通的。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蔽乙詾?,讓兒童像兒童的樣子,教育就得要有“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與智慧,尊重兒童,理解兒童,引導并喚醒兒童自我成長,讓兒童能夠成為他自己,變成他自己。
然而,直面當下的教育,我們發現兒童還不像個兒童,他們的天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遵從,教育中有意無意地壓制甚至摧殘兒童的現象還時有發生:生活中,兒童正當的興趣被視為問題,正常的活動被視為好動……課堂上,兒童的質疑被忽略,兒童的言說被敷衍,兒童的思想被固化,兒童那稚嫩而柔弱的肩膀上承載著過多過重的東西,學習負擔沉重,屬于他們自己的閑暇時間少之又少。如此這般,給兒童提供的不是適合的教育,而是強加了諸多成人的“愿望”。于是,溫暖的“愿望”,溫柔的“教育”,將活蹦亂跳的兒童教化成了“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其實,兒童就是兒童,游戲、模仿、好奇、自由等都是他們的天性使然,是他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學習的獨特方式,是能促進兒童自身發展的彌足珍貴的資源。我們還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兒童是有血有肉的人,是成長發展中的人,他們的最偉大之處就在于這種成長發展具有一種可能性。這就意味著教育要順應兒童的天性,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發現兒童的可能性,并且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這種可能性變成一種現實性,進而走向一種創造性。倘若這樣,兒童的個性就會得以張揚,兒童的悟性就會得以培育,兒童的靈性自會得以生長,就不會打亂這個次序,而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
二
立德樹人,培養擁有中國靈魂和時代精神的合格公民是社會賦予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提出守護天性是基于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守護天性:時代發展之必然。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兒童關系著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因此,以人為本,守護天性,發展兒童,成就兒童,不僅是教育的根本追求,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第二,守護天性:教育改革之應然。在核心素養的召喚下,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要務,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要讓學生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就要回歸教育的原點,把握教育的真諦。教育改革離不開對教育規律的敬畏,對教育常識的捍衛。其實,教育好似農業,就像農民種莊稼一樣,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不可揠苗助長。但也少不了必要的田間管理,適時適度地澆水、施肥,假以時日,莊稼自然就會成熟。守護天性,就是讓教育回歸本真,合乎教育的邏輯,遵循教育的常識,研究兒童,發現兒童,適時施教,適度施教,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兒童通過教育都能夠獲得生長的力量。
第三,守護天性:兒童生長之定然。兒童的成長離不開教育,就好似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一樣。守護天性需要為兒童提供適合的教育,這種教育不是簡單的限定與規約,而是深刻的理解與全面的呵護:理解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呵護兒童潛在的個性稟賦。適合的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不是簡單地改變天性,而是要從兒童立場出發,關注兒童生態,守護、激揚兒童天性,因勢利導,創設適合兒童天性發展的條件和環境,讓真實而有效的教育能在每一位兒童身上真正發生,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天性中合理的一面,補救天性中“自損”和“他損”的一面,讓每一位兒童通過教育來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三
守護天性的教育是尊重兒童、關注差異的教育。每一位兒童都是獨特的“這一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守護天性,就是尊重“這一個”獨立個體的存在之美,重視并研究“這一個”獨立個體的差異之美。守護天性的教育,就是要讓教育能夠基于兒童的這種“美”,并能給兒童提供適合他們的心理發展水平和需要的“美”的教育,從而使教育成為他們發展興趣和提升能力的美麗過程,進而發展“這一個”,幸?!斑@一個”,美麗“這一個”。
守護天性的教育是激活兒童、培育情感的教育。教育面對的是充滿活力、富有情感的兒童,所以,教育給予兒童的不是冷冰冰的說教,而是充滿溫情的鼓勵和喚醒??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好之”“樂之”,皆為一種思想情感,是一種源自心靈的真情實感。守護天性的教育,給予兒童的是一種溫暖的關懷、一種靈動的實踐、一種真切的體驗、一種幸福的成長,讓兒童在實踐和體驗中增強“愛之”“樂之”的思想情感,進而能親師信道,樂于學習,主動發展。
守護天性的教育是發展兒童、生長學力的教育。教育即生長,兒童的生長是一種緩慢的生長,是一種自由的生長,也是一種適性的生長。守護天性的教育,就是把握兒童生長的這些特點,給兒童生長的支持,讓兒童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通過項目的學習、任務的驅動、問題的探究、伙伴的互助、經驗的分享等方式,主動參與,動手實踐,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發展思維,使每一位兒童通過必要的支持都能夠擁有持久的學習動力、堅定的學習毅力和靈動的學習能力。
?。ㄗ髡邌挝唬耗暇┦兄腥A中學附屬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