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近2年氣象因素變化及其引發的干旱對農牧業生態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將巴林右旗2017、2018年氣溫、降水、日照時數等要素與1981—2010年歷年同期平均值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近2年巴林右旗氣溫升高,降水偏少,大風頻發,暖干化引發的干旱時間長、影響范圍廣且危害重,對農牧業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土壤失墑嚴重,土地植被和作物長勢較差等。應加強氣候變化研究,維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 巴林右旗;農牧業生態環境;氣候條件;變化趨勢;干旱影響
中圖分類號:S42;S8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9)02-036-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2.016
Abstract The factors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hours in 2017 and 2018 in Bahrain Right Banner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of the same period in 1981-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e temperature of Bahrain Right Banner increased, the precipitation was less, the gale was frequent, the drought caused by warming and drying lasted a long time, affected a wide range and caused serious harm,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soil moisture loss was serious, and the growth of land vegetation and crops was poor. We should strengthe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ave 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deal with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Bahrain Right Banner;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limatic conditions; Change trend; Drought impact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加劇,氣溫、降水、日照時數作為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勢必會出現異常變化,對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巴林右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屬于科爾沁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北部為山地,中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區,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筆者選取巴林右旗2017和2018年逐日平均氣溫、日最高和最低氣溫及出現時間、日降水量、日最大風速、日極大風速和日照時數等氣候觀測資料,與歷史同期(1981—2010年)各月平均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和大風日數等對比,采用曲線圖分析法等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以反映巴林右旗2017—2018年氣象因素變化引起的干旱對當地農牧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1 巴林右旗2017—2018年氣象因素變化分析
1.1 氣溫變化
由2017年1—12月、2018年1—9月巴林右旗各月平均氣溫、月平均最高(最低)氣溫柱形圖(圖1~3)可以看出,與1981—2010年歷年1—12月平均氣溫相比,2017年同期除8、11月略偏低0.2、0.3℃外,其他10個月均高于30年平均值,偏高幅度0.2~2.5℃,其中1—7月各月氣溫偏高1℃以上,7月氣溫最高,偏高2.5℃,其次是4月,偏高2.3℃。年平均氣溫相比,2017年(7.0℃)較30年平均值(5.8℃)偏高1.2℃,氣溫增高明顯;2018年1—9月平均氣溫9.7℃,較30年同期平均氣溫(8.6℃)偏高1.1℃。2017年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為40.4℃,其次是5月,為38.5℃,而2018年月平均最高氣溫為40.4℃,出現在8月,7月次之,月平均最高氣溫37.8℃。分析2018年1—9月平均最低氣溫可知,1月平均最低氣溫-26.9℃,明顯低于2017年(-20.6℃),且1—4月,2018年各月平均最低氣溫均低于2017年,5月后,2018年升溫明顯,5—6月均超過2017年0.4~2.3℃,7月兩年份一致,此后2018年8月平均最低氣溫(12.5℃)顯著偏高于2017年(3.7℃),9月,2017年平均最低氣溫降至-1.2℃,2018年較2017年偏高2.5℃。氣溫升高引起大氣干燥,加劇土壤蒸發量,是巴林右旗土地干旱發生率加大的主要因素。
1.2 降水變化
分析2017年1—12月、2018年1—9月、1981—2010年巴林右旗各月降水量柱形圖(圖4)可以看出,與1981—2010年歷年平均降水量(361.8 mm)相比,2017年降水量342.3 mm,減少19.5 mm;其中9—12月、3—4月和6月各月降水量,2017年均少于30年平均值,但在2、5、7和8月,2017年偏多于歷年平均值,尤其8和7月,分別偏多42.0、20.1 mm,說明2017年降水量分配極為不均,主要集中在7—8月,旱澇不均易出現干旱、洪澇等。2018年1—9月平均降水量338.4 mm,30年同期平均降水量341 mm,相比減少2.6 mm,比較各月降水量可知,2018年1—3月、5—7月各月降水量均少于30年同期平均值,其中7月(31.7 mm)減少最多,為83.4 mm,其次是6月(8.7 mm),相比減少63.3 mm,進入8月,巴林右旗降水量增多,達179.6 mm,較30年同期偏多101.7 mm,9月降水量也相對偏多,為41.8 mm,與30年同期相比增多12.3 mm。 1.3 日照時數變化
從2017年1—12月、2018年1—9月、1981—2010年巴林右旗各月日照時數柱形圖(圖5)可以看出,與1981—2010年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 961.9 h)相比,2017年日照時數2 868.2 h,減少93.7 h;1—3月、8—10月和12月各月日照時數,2017年均少于30年平均值,以8月(205.8 h)減少最明顯,減少63.8 h;4—7月和11月,2017年偏多于歷年平均值,說明2017年8月陰雨天氣偏多。2018年1—9月日照時數2 260.5 h,30年同期平均日照時數2 307.3 h,相比減少46.8 h;比較各月日照時數可知,2018年1—2月、4月、6月和8月各月日照時數均少于30年同期平均值,其中4月(215.7 h)減少最多,較30年同期(259.9 h)減少44.2 h。
2 氣候變化引發干旱對農牧業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巴林右旗近2年平均氣溫明顯升高,氣候趨于暖干化,這正是降水偏少原因,大氣干燥度加重,土壤水分損耗大,農業種植和畜牧業用水緊張,地下水過度開采,農業灌溉用水周期縮短,水資源短缺,加劇生態環境惡化。以2018年為例分析氣候條件變化引發干旱對農牧業生態環境的影響。
2.1 對土壤墑情影響
2018年1—3月巴林右旗無有效降水,僅在2月下旬和3月上中旬出現降水1.8 mm,比歷年同期偏少7.9 mm,進入3月后,氣溫波動較大,總體呈穩步回升走勢,月平均氣溫0.5℃,比歷年同期高2.7℃,3月下旬氣溫增幅較大,3月共出現8 d大風,主要集中在上中旬降水過程前后期,下旬大風影響明顯,27日全旗范圍發生沙塵天氣,日極大風速達25.3 m/s。降水條件較差,氣溫增高,且大風頻發,導致土壤水分流失加快,表層水分散失迅速,墑情下滑顯著,春旱形勢加劇。3月末墑情監測數據顯示,全旗各蘇木鎮10和20 cm土壤含水率均在10%以下(圖6),屬三類墑,與3月上旬土壤墑情相比,含水率均減少12%左右,全旗范圍春耕形勢嚴峻。
2.2 干旱導致植被、作物長勢較差
2018年5月氣溫波動較大,月最高氣溫為36.6℃(5月15日)。5月26—29日降水后,氣溫迅速回升,6月初全旗大部最高氣溫>35℃,其中2日巴彥塔拉最高氣溫達39.6℃。4月上、下旬和5月中旬降水量較多,其他時段降水量明顯不及歷年,4—5月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少13%。且4—5月大風為26 d,比歷年同期多14 d。5月29日全旗墑情監測數據顯示,各蘇木鎮20 cm土壤含水率約10%,5月26—29日降水增加了各地墑情,但前期氣溫較高、大風較多,隨著氣溫迅速增高,加快土壤水分流失,墑情又迅速下滑,全旗大部地區干旱形勢加劇。由5月下旬氣象衛星遙感資料可知,2018年巴林右旗絕大區域植被長勢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尤其查干諾爾、寶日烏蘇、西拉沐淪等植被長勢明顯不如其他地區。6月中旬,大板、查干諾爾、寶日烏蘇、西拉沐淪等旱情嚴峻,大部分山坡地未能正常播種,水澆地旱情加劇,保苗難度大,絕大部分地區牧草未返青。
3 結語
巴林右旗2017—2018年氣候條件與近30年歷年同期值相比可以看出,氣溫升高、降水偏少,大風日數頻發,土壤蒸發加大,說明巴林右旗氣候趨向暖干化形勢發展,水資源將進一步短缺,農牧業生產生態環境將改變。干旱已成為對當地農牧業影響最大、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危害最重的災害性天氣之一,如2018年入春后,受少雨、高溫、大風等天氣影響,全旗旱情加劇,大部地區達重旱等級,局部達特旱等級,截至7月1日巴林右旗民政局不完全統計,全旗11個蘇木鎮、街道辦事處161個嘎查村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災,全旗直接經濟損失29 731.02萬元。氣候變化由生態環境決定,但生態環境又受氣候影響,兩者相互影響、制約,因此要節約水資源,重點建設節水工程,提高工、農業用水利用率及污水處理回用率,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森林覆蓋率,合理放牧等,保護好生態環境,掌握氣候變化規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影響,使氣候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申廣立,王俊,白曉慧,等. 通遼市的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J]. 內蒙古氣象,2007(3):32-34.
[2] 劉麗. 2009年氣象條件對呼倫貝爾市農牧業的影響[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4):73,112.
[3] 時興合,汪青春,趙燕寧,等. 青海東部氣候變化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J]. 青海農林科技,2007(4):51-57.
責任編輯:鄭丹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