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根據我國主要農作物產量,災害地區和氣象條件的相關數據,詳細分析了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的分布,季節特征和變化特征。結果表明:干旱、洪水和凍害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氣象災害,各類災害有明顯的增加趨勢,干旱是最嚴重的災難,受干旱影響的面積是洪水的2.3倍。本文分析了重大農業氣象災害對中國農作物產量的嚴重影響,玉米、大豆產區以干旱為主,早稻、晚稻產區以寒澇為主,一季稻、棉花產區以水旱為主,冬小麥、油菜產區嚴重減產主要受凍害影響。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作物產量;災害趨勢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6.062
近年來,各種氣象災害日益增多,但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地區還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作物栽培,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作物栽培,但是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例如,洪澇災害、霜凍災害、干旱自然災害和臺風自然災害,都會對農作物造成一定的損害,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給生產者和經營者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深入研究農業氣象災害對保證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1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1.1霜凍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在東北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晝夜溫差大,溫度明顯降低,嚴重影響了作物的正常生長,而所謂霜凍現象,就是冬季對作物的影響比較大,受寒潮的影響,導致作物萌芽后不發芽就會立即死亡,許多作物在夜間不能滿足自身的溫度要求,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影響農民收益,并對作物的生產周期產生嚴重影響。
1.2干旱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由于降雨相對較小,會造成大量的土地流失和開裂,如果作物根部不能得到足夠的水分,就很難生長甚至停止正常生長,而干旱氣候災害將導致區域減產,影響區域產值,這也是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重大影響。
1.3洪水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洪水災害由于降水時間長、水量大、暴雨時間短,農田中的大面積水難以及時排放。此外,河水的上漲會造成大量的作物減產。
1.4臺風天氣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臺風天氣一般發生在沿海地區,沿海地區處于板塊的交界處,易發生臺風,而短時間的雷暴和強風造成農作物的倒伏,直接影響多個地區的作物正常生長,使許多授粉作物不能正常授粉,并且危及生產者的安全,其中,強臺風不會導致作物產量大幅減產,但對作物產量影響很大。
1.5氣象災害對不同地區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在我國東北地區,夏季氣溫不穩定,極易發生干旱。近年來,氣溫升高較為明顯,凍害甚少,干旱已成為影響作物產量的主要原因,發生頻率較高,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大量種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資源,當缺水嚴重時,東北大豆產量將下降1/2,在華南地區,季風現象較為明顯,會帶來降水異常。洪水、臺風等天氣將對華南農作物產生更大的影響,華南地區水資源豐富,水稻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才能實現增長,旱災對整體的影響相對較小。
2減輕農業氣象災害影響的措施
2.1提高農業生產者對氣象災害的認識
現代氣象服務已經相當成熟,能夠基本準確預測氣象災害,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相應的氣象參考。農業生產從業人員應加強對氣象災害的認識,及時采取氣象災害的預防措施,加強對農作物的人工護理,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例如,在播種初期進行寒潮預警,可以通過在地面加地膜來減少冰凍氣象災害對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當大范圍暴雨發生時,應采取及時排水等田間護理措施,避免農田澇漬的發生,避免作物減產。
2.2加強系統氣象防災設施建設
在種植農作物過程中,有關部門要加強氣象防災設施建設,以及部分地區水庫的建設,努力構造健全的氣象防災體系和牢固的蓄水庫建設,在洪澇災害頻繁的地區積極改善地區的灌溉設施和河道整治,以提高蓄水庫的蓄水能力,減輕洪澇災害和干旱氣候災害的影響,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2.3提高環保意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污染,而自然資源的透支是氣象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使得環境負擔越來越重,例如,高溫、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為了構建更好的生活環境,人們需要提高環保意識,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加強科學規劃,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環境保護,減少氣象災害的發生,避免影響農業生產。
2.4建立健全防災體系
建立完善的防災體系是減輕農業氣象災害的重要措施。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指導,結合工作經驗,建立災害預測監測體系,通過氣象災害的實時控制、準確預測和科學測量,提高防災效能。同時,農業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各氣象災害的特點、作物生長特性和災害損失機理,以便采取有效、準確的防災措施。
對于常見的冰凍災害,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措施,開發并應用基于監測數據的綜合防霜技術體系,創新技術。面對干旱、洪水等自然災害,相關人員也可以根據區域環境、氣象災害、農作物的特點充分利用非工程農業生產創新技術。
3 結語
農業氣象災害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重要因素,許多災害是不可抗因素,要了解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采取相應措施規避,提高防災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開展相關國防基礎設施建設,避免氣候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巨大影響,確保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朝.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04):296.
[2]孔堅文,王連喜,李琪,等.陜西省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析及其對糧食產量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5(04):220-226.
[3]徐麗蕓.河北省農業氣象災害對糧食作物產量影響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6(11):99-102.
[4]李晨華,趙新宇,李穎姣.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J/OL].河南農業,2017,(14).
[5]吳昭澄,張彩虹.農業氣象災害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分析[J].江西農業,2016(17):64.
作者簡介:閆彩虹,本科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6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