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新時期,我國農業發展水平的提升對國民經濟增長帶來了保障作用,但是農業氣象災害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很大影響。為了促進農業更好更快發展,應有效應對農業氣象災害,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落實好相應的研究工作,為農業生產活動的高效開展及生產效益的增加提供支持,滿足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基于此,介紹了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重要性,并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措施進行探討,以提高農業對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
  關鍵詞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生產效益;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89
  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進行研究,可為開展這類災害的應對工作提供參考信息,減少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在實施農業生產計劃、增加其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與之相關的氣象災害影響,并對提高這方面的防災減災能力的思考,確保農業生產狀況良好,豐富農業生產過程中應對氣象災害方面的經驗。
  1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的重要性
  為了使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研究工作能夠落實到位,并獲取應用價值良好的研究成果,需要了解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1)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研究可為有效應對干旱、洪澇、冰雹等農業氣象災害提供參考依據,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效益的影響;2)若能重視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的研究,可為農業生產計劃的高效實施提供支持,提升其產業發展潛力,增強農業氣象災害應對效果;3)通過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研究的關注,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風險,減少農戶在生產實踐中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1]。
  2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有效的構建工作機制
  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構建工作機制,制約了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
  1)某些地區現有的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方面的工作機制不夠完善,構建進程有所滯后,難以達到與時俱進的發展要求,導致這類災害防災減災能力不足,間接加大了農業生產風險;2)在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工作機制形成過程中,由于對形勢變化、農業生產狀況等考慮不充分,導致工作機制缺乏適用性,無形中降低了農業氣象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2]。
  2.2 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有待提高
  在農業氣象災害應對過程中,由于災害的信息傳遞效率低,導致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未能真正提高。
  1)在傳遞農業氣象災害信息的過程中,由于這方面的網絡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對信息化工作方式利用不充分,對該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農戶未能及時收到氣象災害信息,從而降低了種植戶對氣象災害的防災減災能力,影響了相應的工作落實效果;2)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由于一些地區的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指揮系統構建不及時,導致農業氣象災害預防的信息化工作水平有所下降,影響了農業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制約了農業生產中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
  2.3 其他問題
  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進行研究,也需要關注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1)部分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且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提高不夠重視,導致農業氣象災害預防工作開展不及時,無法真正提升防災減災能力水平,對農業生產活動產生了潛在威脅;2)某些地區在進行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工作過程中,由于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宣傳效果不佳,導致農戶的參與度不高,從而對提高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產生了不利影響。
  3 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相關措施
  3.1 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
  在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防災減災工作機制。1)在了解與時俱進發展要求、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將創新的理念、豐富的實踐經驗融入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的工作機制中,確保其有著良好的適用性;2)建立有效的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工作機制,并實施到位,為高效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學指導,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3]。
  3.2 提高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
  為了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需要提高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1)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完善其建設過程中所需的基礎設施,重視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高效利用,從而提高農業氣象災害信息的傳遞效率,強化農戶在災害應對過程中的防災減災意識,最終達到提升農戶防災減災能力的目的;2)要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應注重防災減災指揮系統的構建與利用,為開展氣象災害預防工作提供技術保障,促使農業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不斷改善,以提高種植戶的防災減災能力。
  3.3 其他方面的措施
  在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措施的配合使用:1)積極開展專業性強的培訓活動,實施好激勵機制與責任機制,實現對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充分發揮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職能作用,并提升其對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工作重要性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綜合能力;
  2)政府部門應加強與氣象部門之間的合作,出臺更多有關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方面的政策,為具體的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依據,提高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防災減災能力;3)通過報紙、網絡渠道等不斷加大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方面的宣傳力度,優化宣傳方式,拓寬工作思路,實現對農業氣象災害的科學應對,逐漸提高防災減災能力[4]。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改善氣象災害信息傳遞效率、加強培訓和宣傳等,可以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從而為現代農業的長遠發展注入活力。未來在優化農業生產方式、提高氣象災害預防工作效率的過程中,應關注農業生產的防災減災能力,實施好氣象災害的預防計劃,有效保障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白瑪央金,尼瑪卓嘎.淺談如何構建農業氣象災害保險及農業防災減災能力[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4):87-88.
  [2] 陳熹,羅虹蕾,陳亞飛.貴州省農業氣象災害及其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5(22):234-235.
  [3] 鮑文.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及其范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5):198-201,205.
  [4] 鮑文.西南地區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能力構建戰略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18):206-210.
  (責任編輯:趙中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1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