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整合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近年來逐漸受到應用語言專家和外語教學實踐者的重視。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學生通過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等學習方式,充分發展了語言與思維能力。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由于其具有直觀、形象、方便、快捷及資源豐富等優點,與英語的任務型教學結合起來,更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時,利用信息技術能創設各種語言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教學內容,能有效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不但懂得了語言知識,而且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下面就信息技術如何與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進行整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
一、運用信息技術,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吸引學生的任務
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思考、樂于表達和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學生才會積極參與任務、主動完成任務。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Four We love animals的Let's talk時,教師拿出橡皮、鉛筆、尺子等文具,問:What's this?讓學生逐漸用It's …來回答,在復習學習用品的語境中,初步感受語境,感知句型的意思。然后出示任務:今天我們到森林去,看一看可愛的小動物。就你們看到的動物,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一人模擬它的叫聲,一人模擬它的動作,另兩人就這個動物進行問答對話。接著,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森林里小鴨子、小狗和小熊的小動畫: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鴨子(duck)、小狗(dog)和小熊(bear)依次出場,它們歡叫著,高興地走來走去。周圍的一對母子在說話。兒子問:“What's this?”母親回答:“It's a duck.”“It's a dog. ”“It's a bear.”重點學習duck、 dog、 bear 這三個單詞后,多媒體依次出現這三個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完成問答任務。再讓各小組上黑板前面表演,評選出最佳表演小組。在練習鞏固環節,我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教師利用投影儀做手影,問:What's this?看看誰猜得對,并用It's a …來回答。信息技術與任務型教學的結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看一看、聽一聽、記一記、說一說、演一演、猜一猜,語言能力就得到了發展。
二、運用信息技術,模擬現實生活,創設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情境
語言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運用的。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交談時都會考慮到場景、對方的身份,該說什么,該怎么說。所以,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創造大量的有意義的交際機會,讓學生去體驗、實踐語言的交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的Unit Two Ways to go to school的Let's talk時,先讓學生通過“唱一唱”熱身,以“你問我答”的任務復習第一單元的問路相關知識。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設置了幾個學生上學的場景,引出課文的重點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come by bus/car/bike/on foot.讓學生學習重點句型后,就開始了鞏固性任務:一是問答操練,一是說唱復習。接著進行聽力練習的任務:一是聽一聽,勾一勾;二是聽一聽,回答問題。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聽懂了材料,再接著觀看視頻找出對話的主題、跟讀,然后進行角色扮演。最后,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編寫對話。采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多創設一些活動,讓學生在動耳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下,發展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三、運用信息技術,根據教學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教師不能墨守成規,按部就班,照搬教材內容。運用信息技術,能幫助我們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 three At the zoo的Let's talk時,先播放歌曲,讓學生邊唱邊做動作進行熱身;再出示任務:根據從課件上看到的動物圖片(長頸鹿、猴子、老虎、熊等),說出相應的動物的單詞;接著又出示任務:說出這些動物的特點。教師點擊課件上的兩只長頸鹿的圖片,讓學生比比它們的大小,教師強調tall和short;然后點擊課件上的兩只猴子的圖片,讓學生比較胖瘦,引出單詞fat和thin;再讓學生跟著動畫讀單詞;最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在練習操練時,我給學生的任務是:給視頻中的人物配音。運用信息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從而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思考、交流和合作,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運用信息技術,循序漸進,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學習語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激發學生樂于表達交流的欲望,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還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給予恰當鼓勵,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Five Dinner's ready的第二課時Let's learn:Let's play時,我給學生的任務是利用所學知識完成簡單的點餐活動。為了讓學生很好地完成任務,我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從易到難設計了一個個的小任務:第一,多媒體出現韻句,學生聽、跟唱、齊唱,復習了與食物有關的單詞與句式,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準備。第二,多媒體創設餐館的情境,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出現餐館的圖片,再展示餐館的菜單,呈現餐館里的食物與價格。播放課文的視頻,學生帶問題去看去聽,嘗試回答問題。第三,根據菜單的內容討論,學習新單詞(beef,chicken,noodle,soup,vegetable)。第四,根據多媒體出現的食物圖片,完成對話。第五,“猜一猜”游戲:教師說出價格,讓學生猜出食物名稱。第六,“猜一猜”游戲:根據多媒體出現的食物的一部分,讓學生猜出食物名稱。第七,小組合作,完成點餐活動。教師巡視,及時幫助編對話有困難的學生。第八,再以齊唱韻句的方式復習鞏固學過的單詞和句型。在課堂教學上,將大任務分解為一個個小任務,循序漸進,使學生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從而提升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任務型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幫助教師豐富教學素材與內容,能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和應用英語的能力,我們教師應重視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童清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參與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3(15):150-151.
[2]王靈斌.淺說英語任務型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J].職業,2013(29):118-1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