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覽景悟情,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寫景文章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畫面美”和“語言美”是其最突出的特點。我們在教學時,一定引導學生借助文字在頭腦中還原畫面,在欣賞“畫面”的同時品味文字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并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本語言的魅力,從而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關鍵詞】 小學語文;覽景悟情;魅力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閱讀教學應培養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在此才會生根發芽?!笨梢姡楦惺钦Z文教學的靈魂,也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礎。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寫景課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它同寫人記事的課文不大相同,作者主要是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表情達意。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注意通過對課文景色的欣賞來領悟作者的情感,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一、展開想象,感知畫面魅力
  寫景類文章最大的特色便是“文中有畫”,作者是用文字來描繪自己眼中的風光景色,因此,對景色進行細膩、形象而生動的描寫,構成了這類文章的特色。在語言上,偏向于那些色彩、聲音、形象、氣味、觸感鮮明的文字;在寫法上,往往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力。因此,在教學這類文章時,一定要注意“還原畫面”,即通過對文字的理解展開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具象的畫面,從而欣賞文本的內在美,構建魅力的語文課堂。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北大荒的秋天》,這是一篇寫景文章,課文通過對北大荒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的流云、清澈見底的小河以及熱鬧非凡的原野的描寫,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動靜結合、沉甸甸的北大荒秋景圖。文本從色彩、形狀、聲音等幾個方面展開描寫,并通過想象構成優美恰當的比喻,這就使得文本具有極強的畫面感。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朗讀,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北大荒的美麗秋景,然后通過視頻朗讀,讓學生從文字、聲音和圖片三個方面切身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麗,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朗讀,在頭腦中構建畫面,感知畫面的魅力。這樣就讓學生在讀中完成了對畫面的欣賞,感受到了文本“文中有畫”的魅力,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了非常深刻的感受。
  學習寫景類文章,首先就要引領學生學會“覽景”,即通過閱讀文本展開想象,從而還原文字所描繪的畫面,領略畫面的魅力,為學生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研讀字句,感受情感魅力
  如果說通過想象感知畫面魅力只是初步理解了文本內容,為后面的深入學習做好了鋪墊,那么接下來就需要我們研讀文本字句,感受文本的情感魅力,讓學生讀懂作者“心中的畫”。作者寫文章,絕不是單純地向我們展示眼中所見到的景物,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這是寫作的目的,也是文章的主題。我們在教學時就是要引領學生在想象畫面的同時,通過對文字的研讀、品味感受文章的情感魅力,領悟文章的主題。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田園詩情》一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田園風光,洋溢著寧靜悠閑的情趣,表達了作者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課文的內容很簡單,畫面感非常強,學生們都能夠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研讀字句、感受情感上面。引導學生尋找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用心品讀,通過自己的感受,發現作者的情感表達密碼。如課文第二自然段描寫了草原上的景色:寫草原,運用比喻,“碧綠如絲絨”,突出草原的綠、柔;寫牛犢,運用比喻,“頑皮的孩子”,表現出小牛的可愛;寫老牛,運用擬人,用“儀態端莊,好似牛群的家長”寫出老牛的溫和、慈愛。正是通過對這些重點詞句的品味,讓學生感受到了字里行間的那種贊美與向往之情,發現了作者情感的表達密碼。
  寫景文章中,內容只是作者表達的載體,而內容中所蘊含的情感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在“覽景”的基礎上,通過研讀字句,感受字里行間中蘊含的情感,探尋文本表達的秘妙,感受文本的情感魅力。
  三、反復品讀,體會語言魅力
  教學寫景類課文,朗讀是一種重要而又最有效的方法。通過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還原文本所描繪的畫面,感受文字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還可以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因為寫景文章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語言美。作者往往選用優美的詞語、多樣的句式、多彩的修辭,甚至是能夠給人以美感的節奏進行寫作,文本具有詩性美。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充分體會語言的魅力,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如蘇教版小學語文《槐鄉五月》,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生動地描繪了槐鄉五月,槐花飄香、槐鄉孩子樂陶陶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美麗迷人的槐鄉五月,對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槐鄉孩子的喜愛。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句式錯落有致,內容如詩如畫。在教學時,我讓學生抓住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與大家交流,在品讀中想象畫面,品味情感,感受語言的魅力。如寫槐花的白:“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疊詞、比喻等手法,句式錯落有致,極富詩意,如能分行寫的話,那簡直就是一首樸實而又精美的小詩。而文本中類似的句子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抓住了,并能夠真正理解,便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文本語言魅力。
  漢字是講究聲律美的,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音樂。反復品讀,是對文本的理解,更是對文本思想情感的感受與表達。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理解內容、想象畫面、體會情感,而在這基礎之上還可以進一步體會漢語言的魅力。
  總之,教學寫景類文章,我們要以“覽景悟情”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品讀文字,讓學生在想象中欣賞美景,在欣賞中感悟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在欣賞與感悟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從而構建魅力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紅霞.探索情感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40).
  [2]梅仕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
  [3]陳瑜姝.品賞細節,以情激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3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