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物感人 借圖悟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由于視覺的沖擊力、科技的發展以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人類進入了以圖像為中心的“讀圖時代”;在讀圖時代下,視覺素養已成為青少年必備的核心素養。而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提升孩子的視覺素養,并滲透情感教育是大多美術教師的困惑。以物感人,借圖悟情,通過在美術課的學習和活動中讓學生再次本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實施,探究策略,以最平凡的事物、最經典的畫面激發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和創作的沖動,在自己帶有感情的創作中,視覺會變得更廣闊,情感會得到升華,生活中也定會充滿真、善、美。
  關鍵詞:讀圖時代;視覺素養;情感性;情感體驗
  
  繪畫是情感的集中體現,藝術教育對于人的情感的培養和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世界越來越豐富多彩,幼兒期的孩子想法最天真爛漫,然而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天賦與潛力會不經意地被忽略,甚至磨滅,所以,美術應該回歸到它的本位,在學習技能技巧的同時,讓學生的每一幅畫里都運用不同的創意,都講述著不同的故事,在每一筆的色彩中都融入學生的生活和情感。
  一、直觀欣賞進入情感,感受溫暖
  生命是最值得歌頌的,它的頑強,它的生生不息,它的溫暖如初,而情感是創作的原動力,是作品的生命力。如蔬菜瓜果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是農民伯伯辛勤耕耘的最美見證;我們每天相伴的日常用品,跟我們朝夕相處,帶有我們的溫度,默默無言,卻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溫暖;我們身邊的交通工具,日復一日地承載著我們去通向便捷美好的生活,而誰又知道它們的疲倦。
 ?。ㄒ唬┯^察、感受生命
  在面對事物或作品時,“眼看”會使學生在視覺上受到撞擊,產生直覺的審美愉悅,以物、以圖引入應選擇有代表性、經典性的物品和作品,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物和高清的圖,這樣的效果最佳。
 ?。ǘ雎牎釔凵?
  “耳聽”能使學生接受審美思想的啟示,產生想象的空間及情感的共鳴,如運用相關視頻、小動畫、解說等對作品進行解釋。
  對生命的熱愛的情感其實在的美術中無處不在,無論是鮮活的的,還是靜態的,都值得去靜靜聆聽和感悟。我們的美術教材就源于生活,就是一個豐富的、現成的情感資源聚集地。在美術教材中,包含了許多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的內容。
  二、美術教學豐富情感,感受純真
  為了更好地在教學上滲透情感,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利用孩子們生活中的資源進行加工。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從其他地方補充資源,使美術跟上時代發展。在課堂上,教師再依據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巧用資源,研讀教學文本,分析形式法則,解釋作品的涵義,關注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ㄒ唬┯^察、走進自然
  從生活出發,在溫暖的春日里一起親近自然,體會萬物復蘇的生機與喜悅,從而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卻又幸福。自然界蔬果有自己樸素、獨特、最純真的美。
 ?。ǘ釔?、崇尚自然
  美術課堂不僅僅是在教室,其實室外的課堂更吸引孩子們,通過室外的寫生更改能提高孩子們繪畫的激情。
  教師還可以用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孩子通過觀察、表現,體會到自然界的淳樸與美好,這時候孩子們就會帶著情感去畫。
  三、師生交流體現情感,感受美好
  作為美術教師,既要學會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又要指導學生的情感實踐,從藝術品中感受畫家所表現的情感和藝術的魅力,教師通過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肢體動作、個性魅力去影響學生所表現的情緒力量,與學生的交流中不經意地傳遞給學生,這對于融合師生的關系,愉悅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會都很有幫助。
 ?。ㄒ唬┒嘟嵌鹊伢w驗生活
  帶領著學生來到室外,在蔬果成熟的季節,利用蔬果擺一擺自己的動作,感受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美好。
  (二)有創意地表現生活
  秋冬季我們能吃到新鮮的小番茄和草莓,這是科技和大自然的恩賜,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帶著欣喜和熱愛在蔬果大棚上愉快地進行創作,讓它成為充滿生機,富有個性的蔬果大棚。
  (三)有感情地祝福生活
  在元旦來臨之際,孩子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制作出了漂亮的燈籠,裝扮了教室,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氛圍。
  四、畫話結合表達情感,感受激情
  通過美術教學來促成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來優化美術教學,通過多樣性的創作達成美術情感教育。首先要在創作中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嘗試各種方法創作,讓學生放飛自己的情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美。其次,激發學生創作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想象是記憶為原材料的智力活動,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越強。
 ?。ㄒ唬┲匦抡J識創意——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會結合音樂、語言、情境進行表演,在通過目前流行的皮影寓言故事的引入,感受創意的與時俱進,進而體會中國傳統技藝的博大魅力。
 ?。ǘ┙浀渖l創意——內心情感的尊重
  從經典作品出發,用紙漿畫獨有的立體感和質感表現法國畫家萊熱的《靜物與吊燈》,體驗紙漿畫的表現力和情感的色彩。
 ?。ㄈ┎牧贤卣箘撘狻嘣幕陌?
  例如欣賞西班牙畫家的現代藝術,從視覺上獲得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的情感。我們利用絲線纏繞釘子的方式表江南的古鎮,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高尚情感。
  話畫結合就是一種最直白的方法,在學生創作時,老師可以用語言述說一個與主題相符的情境,可以帶有故事性、戲劇性、幽默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去創想、去體驗。
  五、鼓勵肯定升華情感,感受超越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掘每件作品獨特的魅力,并能對其作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和想象。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由發表個人的想法、思想和情緒,對其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給予充分的理解,與之產生情感互動,以求達到情感教育的最佳效果。
 ?。ㄒ唬└惺苎b飾的樂趣
  在欣賞希瑟藝術時,感受藝術家內心的獨特想法,讓學生觀察運動鞋和書包,尋找、觸摸上面的花紋,體會質感,汲取這些元素完成有創意的墻繪作品。
  (二)感受社會的和諧
  欣賞尹秀珍的《可攜帶的城市》,從中感受到了現代裝置藝術的理念,在學習大師的作品之余,我們又進行了作品材料和形式創新。
  在我們的教學中,需要緊扣素質教育教學的需求,緊扣“以物感人借圖悟情”的分步策略,從直觀地感受到個性化地表現到情感的升華。所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已有教材內容的整合重組、拓展延伸,完善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用美術學科的內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生活中帶有溫度的事物和大師經典的作品催生學生的美術情感,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美術學習中來,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對圖像的感受能力,放大美術教學的功能效用。在課堂上學生們盡情地釋放美術天賦和繪畫才能,凸顯美術的視覺性、情感性與創造性。
  希望,在每一次情感的體驗中都能讓孩子們懷揣著美術的感覺,主動表達真情實感,使自己的美術作品更具視覺性和穿透力,更多地帶給自己,他人,社會溫暖和愛。
  參考文獻:
  [1]漆俊將.藝術與情感[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4.
  [2]劉冬梅.“讀圖時代”與受眾的讀圖心理探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