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促寫 循序漸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習作教學,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頭戲,更是困擾廣大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傳統教學認為習作是三年級以上的事,這種說法并不科學,因為學生在低年級就要為中年級積累語言、觀察、想象、思考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
關鍵詞:習作教學;循序漸進;策略研究
怎樣讓學生在升入三年級時就能把日記寫得表意清楚、文通字順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經常對之進行思考,在自己的課堂上也進行了一些嘗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參照《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寫話的具體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把低年級段又分為三段:A段(一年級上學期)、B段(一年級下學期)、C段(二年級)。進行以圖促寫、循序漸進。
一、 A段(一年級上學期)
由于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主要是拼音教學,如果新學期開始再按常規來教學,學生對學習肯定會興趣索然。而小學低年級教學主要是以字、詞積累為主。教師在訓練學生寫話時,應緊緊抓住這一教學特點,利用低年級學生逐漸豐富的詞語,及時進行寫話訓練。于是我就把重點放在識字、寫話上面。
?。ㄒ唬?寫詞語
讓學生在家里把以前不看的圖畫書上面的圖畫剪下來,貼在一張白紙上,根據一幅圖的內容寫出一個詞語。比如,太陽、蘋果、鴨子、火車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由于學生在此經歷的找——剪——貼——寫全都是自主完成,整個過程興趣盎然,為以后的循循善誘作了有益的準備。
?。ǘ?擴詞語
在寫單一詞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寫的詞語進行擴充,此時由于學生興趣喜好以及觀察、評價事物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對詞語擴充的內容也是千差萬別的。比如對“燕子”一詞,有的寫“黑色的燕子”,有的寫“春天的燕子”,有的寫“可愛的燕子”,還有的寫“會飛的燕子”等,擴寫的情況不一而足。這樣可以使學生運用詞語更準確、更生動。
?。ㄈ?一圖一句
學生根據圖畫的內容寫一句話,就是要求學生把圖畫中一些相對孤立的詞語連起來表達一個意思,這樣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北热缬幸环耙粋€小女孩在低著頭哭,旁邊有一棵樹”的圖,有的寫“小女孩在茂密的樹下玩迷路了,她哭了。”有的寫“小女孩在樹下等媽媽,媽媽不來她哭了。”還有的寫“小女孩想讓大樹媽媽抱抱,大樹不肯,她哭了。”
這三個步驟是相輔相成的,寫詞語為寫句子作好鋪墊,寫句子是寫詞語的延伸和提高。
二、 B段(一年級下學期)
(一)
一圖一故事
學生根據圖畫產生聯想,編寫一個故事,由于學生接觸的童話比較多,此時寫出來的多為童話,大部分還給里面的形象取了名字,很有童真童趣。編童話是培養想象力的一種有效的訓練形式,根據童話內容,通過想象,構思一些情節,寫完整的一篇童話,也是訓練寫話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 幾圖一故事
學生根據給出的幾幅有內在聯系的圖畫編寫故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寫話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此時,孩子們的思維在撞擊,智慧的火花在閃耀,學生紛紛想主意,構思不同的結局,想象的翅膀張開了,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在以圖促寫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圖畫來源 學生在幼兒園、學前班用的書是很豐富的資源。
2.
時間安排 由于一年級書面作業很少,就每周安排二到三次。
3. 展示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黑板報或做成課件在班內交流。
4.
持之以恒 當一段時間后學生沒有興趣時,就讓學生把圖畫帶到學校來同桌交換,或鼓勵學生自己畫,也可以和美術老師配合搞一次配圖寫詞語比賽,總之,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對此充滿興趣。
三、 C段(二年級)
此時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對內心的感受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就立足教材對他們進行寫話訓練。
(一)
編寫
低年級的課文每冊上面都有7~8課詞串教學,在學完后就引導他們用上一串詞語寫一段話,或者編一個小故事。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習作水平,還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學完“端午 粽子 龍舟”就指導學生寫一段江南水鄉賽龍舟的場面。
?。ǘ?仿寫
課文有的幾個小節或段落結構相同,有的內容相似,可以指導學生模仿寫。比如學完《雨點》,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寫《雨點》;學完《媽媽的愛》,也可以讓學生寫《媽媽的愛》;學完《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指導學生發揮想象寫《真想變成……》;等等。
?。ㄈ?續寫
續寫又分為內容續寫和意思續寫兩種。課文里有很多文章故事性很強,學完后就啟發學生想一想后面會發生什么來續寫,要求學生不落俗套,另辟蹊徑。如《狐貍和烏鴉》《狐假虎威》?;蛘邔W生在學完課文后可以編類似的故事,把自己的理解寫進去。比如學完《學棋》后,一個學生寫了一篇《學騎車》。
?。ㄋ模?玩寫
每單元后面的寫話我們都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有話可寫。比如二年級下冊讓學生寫一次游戲,就提前和體育老師商量好,讓他在體育課上領著學生做一次游戲,講清游戲規則,一定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體驗游戲的樂趣。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ㄎ澹?隨寫(日記)
在教師長時間潛移默化的指導下,大部分學生漸漸養成了主動觀察、隨時記錄的習慣。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寫下來。
所有這些作品,教師都充分利用黑板報、做成課件向同學展出交流,從而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除此之外,我校還實行了面對全體學生開設的《寫話集萃》。從二年級到六年級每班一本,每學期評比一次。教師鼓勵學生向上面投稿,在選稿上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比如這一周有一組定稿,下一周由二組定稿,以此類推。每周發表一篇,由學生自己謄寫。
經過兩年的以圖促寫、循序漸進,學生在升入三年級時基本上都能把一段話寫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對三年級的習作也不再陌生,而顯得胸有成竹。低年級寫話訓練還有許許多多的途徑有待我們去探索,這里只是我一點淺顯的嘗試。
作者簡介:
楊繼嶺,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東昌府區振興路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