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文練筆”是跟隨閱讀教學并相機進行的寫作訓練,其選擇訓練的方式和策略科學與否,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而實踐證明,“隨文練筆”成功的關鍵在于準確、巧妙地選擇練筆的“生長點”,從而能夠真實自然地切入,練筆時有話可說、有情可抒,達到練筆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隨文練筆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97-01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兩個重要的板塊,實踐證明,二者有著很好的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作用。而“隨文練筆”正是在閱讀中進行適時的寫作訓練的“讀寫滲透、結合”的可靠方式,這種訓練方式,打破了傳統語文教學按部就班的作文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更充分地調動頭腦思維,更順利地“聽說讀寫”。“隨文練筆”想要取得理想的成效,需要語文教師準確、巧妙地選擇練筆的“生長點”,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切入點來進行“隨文練筆”。
一、選擇典型閱讀材料,仿寫文本
閱讀課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通常課本中的課文選擇都是名家作品,具有豐厚的文學底蘊、豐富的寫作技巧,而且類型、題材多樣,是學生進行“隨文練筆”的最好范例。所以選擇這類典型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是可以幫助學生練筆的重要方式。仿寫可以由簡單的句式仿寫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逐步提升他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比如,最初可以讓學生仿寫文中的擬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由簡單的一句話入手,再逐步擴展為“沒有……就沒有……”“時而……時而……時而……”等比較復雜的句式。之后再過渡到段落和篇章的仿寫,但要注意,段落和篇章的仿寫重點是不一樣的,段落側重某種描寫方法的單項訓練,而篇章更注重對整體行文邏輯、段落層次安排的仿寫。
二、借助留白,拓展思維,激發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課文會有留白,留給學生思考和想象。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留白內容,引導學生思考文中未盡之言,進行練筆活動。這樣的練筆,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自身的經驗進行文本的拓展,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填補留白也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重現,課文中有時作者為了集中地體現主題,往往會對不主要的情節會略寫,或者為了含蓄地體現主題故意留白,這樣的部分如果讓學生用來練筆,能夠讓學生充分以原文情節為基礎進行合理的想象,這樣既避免了學生作文思路不足的缺點,又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鍛煉。在訓練方式上,可以補充課文中沒有細寫的細節,比如人物和人物怎樣對話、當時是怎樣的心理,可以擴展相應的情節。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原文的改寫,就是改變原文的人稱、表達方式、體裁、結構等,進行重新“組裝”,通??梢詫⑷宋锖颓楣澅容^豐富的課文改寫為課本劇,或者將古詩詞改寫成散文等。
三、基于文本,深化理解,抒發情懷
作文不僅是基本的書面表達技能,而且是表情達意的重要工具,因此,“隨文練筆”不僅應該訓練學生的描寫技巧、篇章結構等,還應訓練學生基于文本表達自己感情、思想的能力。這樣的訓練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幫助作者對文章進行小結,有些可謂作者為情感表達含蓄的需要,并不會在文中直接寫出想要表達的情感或者主體思想等,教師可以在“隨文練筆”時鼓勵學生積極地推測、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內容的朗讀,引發學生的討論,再指導學生將大家的討論整理、歸納出來,這樣的訓練是短小的、“趁熱打鐵”的,因此往往學生都比較愿意參與,也能輕松把握;另一種是讀后感的寫作,課文中有許多振奮人心、啟迪學生智慧的文章,這是學生練習寫作讀后感的很好的寫作材料,而選擇合適的課文進行讀后感的寫作,是讓學生與原文進行互動的很好的機會,也是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讀后感是有一定的結構和規則的,在學生深入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結構的梳理,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是一種水到渠成的工作,因此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隨文練筆”作為閱讀教學中的寫作訓練,應該成為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以課文為寫作的突破口,將寫作與閱讀進行結合,能夠達到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效果?!半S文練筆”可以是對課文片段的仿寫,可以是對留白的補充,可以是對情感的深化……而只有教師能夠把握好切入的關鍵點,就不難讓學生積極投入,綻放思想、能力的火花。
參考文獻:
[1]李彩霞.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5(26).
[2]黃文霞.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基本形式[J].教學與管理,2017(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