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政治論文  > 
  • 高職護理專業健康評估教學“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微課設計

高職護理專業健康評估教學“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微課設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介紹了我校護理專業健康評估微課教學中“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關鍵詞】健康評估  微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R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38-02
  心臟聽診是護理專業基礎課程健康評估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而其中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是心臟聽診的基礎,學會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將為心臟評估乃至心臟疾病病人的護理提供重要的保障。[1]
  本微課程運用多種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視頻、圖片、動畫、音頻等多媒體資源,啟發學生思考和學習,使學生學會鑒別心臟的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并能夠進行實踐操作并應用。
  1.課程基本描述
  本微課程名稱為“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隸屬于《健康評估》教學中的“身體評估”章節,《健康評估》是護理及助產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選用教材為羅惠媛主編的《健康評估》,由人民衛生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適用于高職護理及助產專業第二學期的學生。
  2.教學背景
  2.1健康評估課程背景及特點
  健康評估課程面向護理及助產專業學生,是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研究診斷個體、家庭或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反應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方法的學科,主要培養學生的護理評估能力[1]。健康評估是搭建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護理之間的橋梁,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理解臨床護理課程的內容及意義。建立護生的科學臨床思維,同時培養臨床護理應變和決策能力,并取得護士資格執業證書以及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
  2.2本微課程特點
  本微課程“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是《健康評估》課程中“身體評估”章節中的核心內容,也是一個難點,本課程中將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真正掌握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從而為后續的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奠定基礎。
  3.教學目標及對象
  3.1教學目標
  要讓學生熟悉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產生的機制,掌握心臟瓣膜聽診區的位置以及聽診順序,掌握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方法;培養并提高學生眼耳配合、心耳配合的洞察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3.2教學對象
  本微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高職護理及助產專業的大一第二學期的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人體解剖、生理方面的知識基礎。通過之前健康評估知識的學習,已初步掌握聽診器的使用方法。高職護理及助產專業的學生相對本科學生來說,學習方法單一,機械記憶為主,邏輯思維能力稍弱,但是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實踐動手操作興趣較大,更愿意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感性認識。
  4.教學設計(重點、難點、教學方法)
  4.1教學重點
  心臟瓣膜聽診區的位置以及聽診順序;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方法。
  4.2教學難點
  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方法。
  4.3教學方法
  本微課學習內容難度較大,因此采用啟發式和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通過講授、提問、練習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復習心臟的解剖和生理知識,建立起對心臟活動的三維認識,然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心臟聽診中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鑒別方法,并通過音頻播放強化辨別要點,最后總結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辨別要點,讓學生課后練習心率的測量。
  本次課程的教學過程分為導入、新課講解、課堂總結及作業布置四個環節。
  4.3.1導入
  通過一段心臟病突發的視頻說明心臟的重要功能以及心臟疾病的重要影響,引出心臟評估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如何評估心臟,從而引出本次微課的內容——心臟聽診: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辨別。
  4.3.2新課講解
  主要采用PBL和討論式教學方法,結合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識。
  設問1:什么是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教師活動:給學生展示一個鐘表走時的動畫,闡述鐘表工作時會發出聲音,與此相似,心臟工作時也會產生聲音。然后為學生展示心臟圖片,請學生回答心臟的解剖知識,復習心臟的解剖和生理知識,接著播放一段關于心臟泵血的動畫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心臟工作時的生理狀態,建立起對心臟活動的三維認識。視頻播放過程中有心臟工作的聲音,教師順勢介紹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產生機制。
  設問2:哪里可以聽到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教師活動:引出心臟瓣膜聽診區的概念,結合圖片展示介紹5個瓣膜聽診區的位置及聽診順序。
  設問3:如何鑒別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教師活動:結合圖片和音頻從音調、音響、性質、所占時間、與心尖搏動的關系、聽診部位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區別,幫助學生形成理性認識,最后播放一段心臟運動的視頻,讓學生進行眼耳配合和心耳配合,辨別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將理性認識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將知識給予強化。
  設問4:鑒別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有什么意義?教師活動:請學生通過之前的知識學習來進行回答,然后教師總結鑒別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可以計數心率、分析心律是否整齊及判斷收縮期和舒張期出現的時間,從而判斷心臟雜音出現的時間,進一步判斷瓣膜有無病變等。
  4.3.3課堂總結
  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重點和難點,總結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要點。
  4.3.4作業布置
  請同學們課后練習心臟瓣膜聽診區的聽診位置和聽診順序,進行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并練習計數心率。
  5.教學總結
  PBL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其基本特點是以教師為引導,以護生為中心,以問題作為激發護生學習的動力,引導護生把握學習內容[3]。本微課設計主要采用PBL教學法與討論式教學法,結合圖片、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多媒體資源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心臟的三維認識。比如在介紹心臟解剖和血流方向時,學生可以通過視頻清晰地觀察到靜脈血和動脈血的流向、心臟的工作方式以及心音的產生機制[4],使書本上的平面知識變得立體,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形象化。此外結合視頻和音頻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鑒別的感性認識,將教學中抽象的、枯燥的內容轉變成形象、可視、可聽的內容,創造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教學過程遵循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真正參與學習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眼耳配合、心耳配合的洞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靖,羅惠媛.健康評估的說課設計[J].現代醫藥衛生.2012(11):1730-1732.
  [2]吳婷.《健康評估》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33):81-83.
  [3]樊新霞,劉永兵等.PBL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護理教育.2009(1):10-12.
  [4]楊澤剛.多媒體教學在心臟聽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0):1870.
  作者簡介:
  楊靖(1982-),女,碩士,揚州市職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內科護理學教學及學生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