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圍術期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患者中的開展價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圍術期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患者中的開展價值。方法:選取8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圍術期行優質護理,參考組(40例)行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等。結果:干預前,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PSQI)及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QOL)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各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參考組(P<0.05);觀察組術后視覺模擬評分(VAS)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結論: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患者圍術期開展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對緩解疼痛、改善睡眠及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圍術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價值
  乳腺癌和宮頸癌為女性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統計數據顯示,初期診斷并行手術治療者5年、10年內生存率高達90%。近年來,改良根治術成為乳腺癌主要手術方式,然而手術可引起形態改變,患者生理、心理受到嚴重創傷,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因此如何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改善其生活質量成為現代護理學研究的主要命題。我院在部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患者的護理中在圍術期試推行優質全面護理,效果理想,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改良根治術治療的80例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符合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病理學確診;(2)心腦肺肝腎等主要臟器無功能障礙;(3)無遠期轉移;(4)意識清醒、精神正常;(5)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按照隨機數字表達法分為觀察組(40例)與參考組(40例)。觀察組:年齡23--67歲,平均(50.36±4.44)歲;病灶部位:左側21例,右側16例,雙側3例;其中有配偶26例,無配偶14例。參考組:年齡24--67歲,平均(50.46±4.40)歲;病灶部位:左側22例,右側16例,雙側2例;其中有配偶27例,無配偶13例。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兩組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參考組接受外科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健康教育、飲食指導、術后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圍術期接受優質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術前以“共情”為指導,尊重、理解患者感受而并非單純的同情,傾聽患者傾訴、適當指導,告知患者乳房切除的必要性,使患者堅信“內在美”的重要性,以平和心態接受手術。術后乳房缺損的現實可對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沖擊,而家屬尤其配偶表現尤為重要,因此醫護人員要引導患者宣泄負性情緒,可在病房內準備“壓力球”、“解壓玩具”等,同時做好家屬工作,嚴禁在患者面前表現出不耐、嫌棄等表現、表情,做好患者支柱。化療可引起脫發,因此可配備假發等,避免患者心理負擔;對于經濟條件尚可者,可指導其佩戴義乳。(2)飲食指導。術前手術時間未明確前,指導患者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及維生素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以更好的適應手術;手術時間明確后,嚴格按照要求禁食禁水。術后化療期間,每日飲水3000-400ml,引導患者多食用黃瓜、西瓜及番茄等利口、含水量豐富的食物,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3)術后疼痛護理。術后疼痛主要包括創口疼痛及化療疼痛,而患者痛閾存在差異,因此需實施針對性的疼痛護理。耐痛良好者,可配合呼吸法、轉移注意力等緩解疼痛,疼痛敏感者給予自控鎮痛泵緩解疼痛,效果不佳者可遵醫囑肌內注射鎮痛劑,提高其生理舒適度。
  1.3觀察指標
 ?。?)SAS評分[1]:量表由20個問題組成,滿分80分,以50分為是否焦慮的界線,≧50分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2)VAS評分[2]:用標記有0-10的紙張,患者依據自身感受標記,分數越高則疼痛越嚴重。(3)PSQI評分[3]:量表包含24個條目(自評19個,他評5個),自評第19條、他評不計分,其余條目每項0-3分,滿分0-21分,分數與睡眠質量成反比。(4)QOL評分[4]:共12項,每項1-5分,滿分6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使用()表示,符合正態分布,以t檢驗分析對比;計數資料以檢驗分析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兩組SAS評分、PSQI評分及QOL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PSQI評分及QOL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各評分顯著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見表1。
  2.2兩組V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3.26±0.87)分,參考組術后VAS評分為(4.76±0.83)分,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T=7.890,P=0.000)。
  3.討論
  乳腺癌為我國女性高發惡性腫瘤,手術、放療、化療等為主要治療手段,其中改良根治術在延長患者生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手術部位特殊,患者需切除全部、部分乳房,對女性形體美產生影響,患者擔憂配偶嫌棄、且難以融入社會,極易在術前出現焦慮、抑郁、失眠等表現,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而術后疼痛、形體改變等使得患者處于極端失落階段,此時醫護人員、家屬關愛成為患者的希望,鑒于此,在圍術期配合積極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腫瘤、手術等均為創傷應激源,且帶來巨大的能量消耗,部分患者術后可出現營養不良等,不利于化療的開展、并發癥的預防,因此在手術時間未確定前,指導患者加大營養、高熱量、蛋白食物的攝入,能夠提高機體抵抗能力。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PSQI評分及QOL評分均明顯高于參考組(P<0.05),提示通過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減輕其焦慮情緒,改善失眠,從而實現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術后疼痛為患者面臨的一項難題,而針對不同患者痛閾給予相應疼痛干預,不僅能夠使鎮痛更佳具有針對性,同時可避免藥物成癮的發生。觀察組術后VAS評分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證明術后疼痛護理的有效性。
  總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圍術期配合優質干預能夠緩解焦慮情緒,改善失眠、術后疼痛,實現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方仁桂,王建軍,占小平,等. 術后早期、階段性功能鍛煉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J]. 重慶醫學,2017,46(21):2917-2920.
  [2]胡瀟文. 圍手術期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疼痛及情緒狀況的影響[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6):5-6.
  [3]楊俠,余萍. 寧神膏穴位貼敷對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睡眠質量影響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38(9):89-91+96.
  [4]周翠瓊.綜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7,20(S2):307-3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8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