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策與護理結果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行心臟介入治療的冠心病采用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臟介入手術治療,遵照雙盲法分組標準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50例,分別采取圍術期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00%,與對照組的30.00%相比優勢明顯;且對照組護理滿意率低于研究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術期綜合護理應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可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臟介入術;冠心病;圍術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173-01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堵塞或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如今臨床上針對冠心病主要采用心臟介入手術進行治療,且此種治療方法具有療效佳、恢復快、創傷小等優勢,但是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來配合治療,現通過研究我院冠心病患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00例患者入組時間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結束,平均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確診為冠心病,且排除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全部患者均知曉了本次研究的開展,醫院倫理委員會也批準開展本次研究。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4~78歲,均值(58.6±4.5)歲,病程0.5~2年;研究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3~79歲,均值(59.4±4.9)歲,病程0.5~2年;兩組患者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之后均采取介入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則行圍術期綜合護理,具體措施為:①手術前護理:患者在入院之后因年齡較小、對陌生環境不適應、且病程偏長等因素,在入院后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入院之后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并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多向患者介紹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以此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疾病的信心,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治療。護理人員需在手術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較差,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前應當嚴密監測患者血壓、血糖等生命體征,并積極處理相關的并發癥[1]。②手術后護理:1)病情監測:護理人員應當嚴密監測患者面色、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指標,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需要將病房內的濕度控制在70%以上,并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2-24℃,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輸液的速度以及輸液量。2)監測心功能:護理人員需要在術后開展持續性心電監護,并時時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胸悶、心悸、頭暈等心肌缺血癥狀,護理人員一旦發現異常,則需要及時報告醫師,并協助醫師對患者進行處理。3)健康教育:冠心病主要是由于高脂肪、高膽固醇、抽煙、活動少等所引起,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病情特點,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并嚴格遵照醫囑給予患者用藥[2]。4)定期復診: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養成合理科學的生活習慣,并遵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等飲食原則,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進行太極拳、散步等方式進行鍛煉,以此來幫助自身提高抵抗力。
  1.3觀察指標(評價標準)
  ①護理滿意度:應用我院心血管科自制的護理問卷調查所選患者對本次研究的滿意程度,問卷總分為100分,當評分≥98分則納入極滿意中,當評分≥78分且<98分則納入中等滿意中,當評分<78分則納入不滿意中。②并發癥:觀察并記錄兩組并發癥(尿潴留、皮下血腫、低血壓)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3.0來統計研究中的數據,其中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進行表示,再則用X2和t值來分別檢驗,當結果顯示P<0.05,則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中極滿意患者占42例,中等滿意患者占7例,不滿意患者占1例,總滿意率為98.00%;研究組患者中有18例極滿意,有19例中等滿意,有13例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4.0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并發癥
  研究組患者中發生了1例低血壓,發生了1例皮下血腫,發生了1例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6.00%;對照組中低血壓患者占5例,皮下血腫患者占7例,尿潴留患者占3例,發生率為30.00%。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
  3 討論
  冠心病在臨床上是心內科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冠心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自身心臟冠狀動脈出現痙攣或粥樣硬化有關,同時此種疾病也是導致心肌缺氧缺血、血管阻塞的常見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健康。臨床上針對此種疾病主要采用藥物進行治療,但是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明顯,如今因介入治療后,患者恢復快、效果顯著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冠心病的治療中[3]。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患者在術后可能會發生一系列的并發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因此需要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來保障手術治療的效果。圍術期護理主要是指貫穿于手術全程的一種護理模式,主要通過監測生命體征、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病情監測、飲食指導等方面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8.00%)高于對照組(74.00%),且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說明研究組護理方法更有效。
  綜上,冠心病患者采用圍術期綜合護理,能夠提升患者滿意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費麗君.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策探究[J].名醫,2019(03): 169.
  [2] 楊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策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1):257.
  [3] 施韶華.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患者圍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5):220-221.
  [4] 肖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冠心病的圍術期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03):2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6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