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醫學論文  > 
  • 胸腔鏡輔助下肺癌根治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圍術期全面護理效果分析

胸腔鏡輔助下肺癌根治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圍術期全面護理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胸腔鏡輔助下肺癌根治術(VAMT)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圍術期全面護理效果。方法 6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采用計算機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VAMT術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取圍術期全面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各項觀察指標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112.61±31.04)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06.07±38.97)ml, 手術時間(129.75±32.13)min和住院時間(4.15±1.13)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5.75±31.98)min、(6.25±1.30)d,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3.01±1.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45± 1.61)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0.2748、3.1414、6.6777、9.8303, P=0.0000、0.0026、0.0000、0.0000<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28/3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45, P=0.0195<0.05)。結論 VAMT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顯著, 但需要注重其臨床護理質量, 圍術期全面護理能有效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和鞏固手術療效, 更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胸腔鏡;肺癌根治術;非小細胞肺癌;圍術期全面護理;護理效果
  肺癌屬于惡性腫瘤, 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在全球范圍居 首[1], 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Ⅰ~Ⅱ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最佳治療方法為手術, 術后再予以化療鞏固療效。隨著醫學技術和醫療器械的不斷發展, 胸腔鏡技術逐漸被應用于臨床胸外科手術中。VAMT屬于微創手術[2], 但由于疾病特點仍需要重視圍術期護理效果, 以保證手術順利完成, 從而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本文探究VAMT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圍術期全面護理的效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采用計算機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20例, 女10例;年齡55~82歲, 平均年齡(62.48±6.91)歲;腫瘤直徑2.11~7.45 cm, 平均腫瘤直徑(4.20±1.81)cm;疾病類型:鱗癌9例, 腺癌21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19例, 女11例;年齡56~81歲, 平均年齡(61.25±7.02)歲;腫瘤直徑2.02~7.84 cm, 平均腫瘤直徑(4.37±2.19)cm;疾病類型:鱗癌11例, 腺癌1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直徑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VAMT術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術后康復訓練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取圍術期全面護理, 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術前心理護理 由專業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向其介紹胸腔鏡手術相關情況及成功案例。多給予患者鼓勵, 樹立其治療的信心, 消除其過度焦慮、恐懼等負面心理。
  1. 2. 2 術前指導 術前對患者進行相關健康知識教育, 并指導患者呼吸功能鍛煉, 如深呼吸、咳痰排痰運動, 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并予以預防指導。術前2周禁止吸煙, 術前8~12 h禁食、禁飲。
  1. 2. 3 術中護理 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若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 全程井然有序地協助醫生順利完成手術。
  1. 2. 4 術后實時監測生命體征 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尤其應注意呼吸頻率、節律、幅度等情況, 必要時予以呼吸機治療。術后1 d予以心電監護, 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并發癥, 一旦發現應及時予以處理。
  1. 2. 5 呼吸道護理 術后早期若出現缺氧, 則予以面罩吸氧48~72 h, 鼓勵患者少量多次飲水。
  1. 2. 6 引流管護理 術后注意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量、顏色, 檢查水封瓶是否漏氣、穩固, 引流導管是否曲折阻滯, 注意無菌操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各項觀察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VAS評分、住院時間等)及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4個等級。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圍術期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112.61±31.04)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06.07±38.97)ml, 手術時間(129.75±32.13)min和住院時間(4.15±1.13)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55.75±31.98)min、(6.25±1.30)d, VAS評分(3.01±1.0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45±1.61)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10.2748、3.1414、6.6777、9.8303, P=0.0000、0.0026、0.0000、0.0000<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0例, 一般滿意8例, 不滿意2例;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3例, 一般滿意8例, 不滿意6例, 非常不滿意3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28/3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21/3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45, P=0.0195<0.05)。   3 討論
  目前, 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法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3]。胸腔鏡技術具有創傷小、術野清晰的優點, 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VAMT術的手術切口小, 可減少對組織細胞的破壞, 保護肌肉和神經[4]。與常規開胸手術相比, VAMT微創, 術后疼痛更輕, 幾乎不影響患者的肺功能[5]。胸腔鏡輔助下的術野更加清晰, 有利于手術操作, 手術解剖更加精細, 止血徹底, 從而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由于手術難度較大, 加之患者對疾病本身具有一定恐懼心理, 容易加深患者的應激反應, 導致預后效果較差。因此, 提供良好的圍術期全面護理既可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同時也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健康恢復。
  圍術期全面護理干預是一種全面的、圍繞手術全程采取的針對性護理模式, 可以有效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和鞏固術后療效, 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圍術期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 每個階段分別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 高效又科學。舒適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痛苦, 消除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減少應激反應[6]。術前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和術前指導, 術前心理護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 還可以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術前指導通過健康教育教會患者相關呼吸功能鍛煉, 為后期康復提供軟性條件并打下良好的基礎。術前有針對性指導患者訓練深呼吸及咳痰排痰, 有利于預防術后肺部感染、肺不張的發生。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提供良好、全面的護理措施, 能夠保障手術順利進行, 有效縮短手術時間, 進一步減少術中出血量, 從而緩解術后疼痛, 促進患者康復。術后護理包括監測體征、呼吸道護理、引流管護理等, 可為手術療效提供保障, 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 VAMT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要圍繞術前、術中、術后3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護理, 其臨床效果顯著,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緩解患者負性情緒, 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娟. 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2):274.
  [2] 黃月鳳, 林青. 電視輔助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245例護理. 福建醫藥雜志, 2016, 38(1):153-154.
  [3] 柳媛. 非小細胞肺癌胸腔鏡治療的手術室護理體會.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5, 22(24):42-43.
  [4] 張翔, 謝德耀, 陳朝紅, 等. 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醫生, 2017, 55(36): 105-108.
  [5] 王霞. 胸腔鏡輔助下肺癌根治術與常規開胸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對比及護理研究.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5, 34(9): 1286-1289.
  [6] 王賡學. 單孔胸腔鏡與輔助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創傷反應對比分析.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 16(67):112-113.
  [收稿日期:2018-1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54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