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之處總關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78-01
學校無小事,處處有教育,班主任在在學校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好的班主任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啟迪學生智慧,而且更會深深影響一個學生的整個人生。經常會聽人們發出這樣的感慨:與人打交道最難,做人的心理工作更難,當班主任難,當好班主任更難。尤其是在與學生的溝通方面,一次成功的師生溝通,不啻一次成功的教育。下面分享我的一則師生溝通的故事。
用心溝通,悅納欣賞
凡任過班主任的教師都知道師生之間心里溝通的重要,可以說,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的重要條件之‘+所謂心理溝通,即指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即理解對方、接受對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體講,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教師能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師生之間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
學生小唐個子細細高高的,長得很漂亮,一看就很有個性。不穿校服、戴首飾、染頭發,把自己打扮得不像一個中學生。我一看就來氣,甚至帶著反感。開始我平心靜氣與之交流,告訴她著裝的要求,希望她能改正。我的教育方法向來是相信學生可蟻自己管好自己,要給他們機會??墒窃谛√仆瑢W身上卻不奏效,于是我就在班會上講,真正的美是不需要裝飾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希望一些同學不要違反穿校服的規定。我采取了很多方法,軟硬兼施,恩威并用,但不管怎樣對她都白搭。我們這樣僵持著,我很苦惱,努力做到處處留心,想辦法讓這個問題學生變好,可卻發現她不愿和你交流,為什么呢?我覺得她處處與我作對,她覺得我看不上她,終于有一天冷戰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那是一次月考,我安排好的考場座位,小唐應在第一排,她卻坐到了最后一排,我命令她們各就各位,并嘟囔了一句: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怎么做好大事!沒想到她生氣了,趴在座位上睡覺,用拒考來抗議。年級主任來巡視,把她叫醒,她也不答題,年級主任把她叫出去批評,她說對班主任有意見。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她說我不喜歡她,還說我對她有成見。我辯解是因為她做得不好,沒法讓我喜歡。談話這樣結束了,我反思一下自己,確實不喜歡她,對她有偏見,以這樣的立場就看她沒一點好。后來我與她媽媽進行了交流,得知她的父母離異,對她的影響很大,她的姥爺曾是高干,鑒于他姥爺的關系,從小到大在學校里她都祓老師寵慣了,到我這里她受到了“冷遇”,從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甚至產生厭學心理。我恍然大悟,她這種現象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是因為被尊重、被關注的需求沒滿足,當上一層需求不被滿足時,必然要向下一層要,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沒成想她越是這樣,卻換來了我的不滿。我猜想了很多她會有這么多問題的原因,終于找的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該怎么做?繼續嚴厲的對她嗎?那樣只能引發她更強的逆反心理。我必須找到打開她心靈之鎖的鑰匙,那就是給她更多的關愛、理解、關注。同時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她,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結合,我要用心和她溝通。她數學成績不理想,我上課多提問她,而且挑比較簡單的題目,給她信心。她不穿校服我先不去強求她,時不時地對她所穿的衣服進行評價,并指出怎樣搭配更好看,慢慢地她認可了我的審美觀,終于有一天我說,其實你穿上校服更能顯出你的颯爽英姿,她笑笑,不置可否。幾天后她穿上了校服,我會心地笑了……師生心理溝通是教師打開學生心靈天窗的鑰匙,是教育成功秘訣之一。
要當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搞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班主任是可敬前親的,既足學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美國一位作家在《人這樣成長》一書中寫到:“一個孩子在充滿批評挑剔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吹毛求疵;一個孩子在充滿恐懼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憂慮害怕;一個孩子在充滿憐憫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自哀自憐;一個孩子在充滿恥辱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自覺有罪一”,“一個孩子在充滿寬容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有耐心;一個孩子在充滿鼓勵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賞識識他人;一個孩子在充滿認同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愛惜自己;一個孩子在充滿公正誠實的環境下成長,他學會了判斷真理——”讓我們用心思考,用心感悟,用愛心與寬容讓教育智慧升華,煉就一雙慧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我們真正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生命的獨一無二和與眾不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