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實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了目前教師們追求的教學目標。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其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能力,促進其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提高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其在課堂學習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與特點是基本的教學原則。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注重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與方針,為其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47-02
  語文是學科學習的基礎學科,是學習一切科目的前提學科,小學語文作為學生進行語文學科系統學習的最初的一個階段,更是學生進行初中語文學習以及更高層次學習的一個基礎階段,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依舊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情況。這些問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產生的不利的影響,本文將根據當前小學語文的教育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解決辦法。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隊伍參差不齊,教學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
  目前,我國很多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沒有跟隨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步伐而顯得落后或者缺乏創新,僅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更多的是充當“教”的角色,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小學生在上課前缺乏有效的預習,學習熱情不高,效率低下。
  很多小學生在上課前沒有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教師要求的課前預習作業內容也是左耳聽右耳冒,導致學生在上課時跟不上教師的授課計劃,或者學得一知半解,課后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課堂的學習效率較低。
  3.教師教學內容過于追求形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是教師上課講得神采飛揚,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積極參與教師的授課,整個教學過程進展得非常順利,但是,教師課后調查發現,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并沒有教師預想得好。實際上,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小組討論的方式并沒有錯,核心問題是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當時的教學實際。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缺乏對課程內容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過分依賴多媒體設備和課堂小組合作討論的模式。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措施
  1.授課教師提升自身業務素養,認真研習教材。
  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認真研習所教授的課程內容。教師上課前必須做好課程準備,研讀課程內容,依據教學的目標來確定教學的重點,認真挖掘重點的課程內容,做到課程內容安排有輕有重,同時,依據課程的側重點不同,選擇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輔助手段,真正讓學生理解所學的課程內容。此外,授課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轉變教學的理念,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知識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等。
  2.課前認真研究教材進行備課。
  只有教師備課足夠用心,才能夠把教材中的內容充分挖掘出來,將其呈現給小學生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本。教師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高于教材的創造,高效總結課本文章中的深刻內涵,深度分析,讓自己在課堂之外的準備工作更加充分,為課上提高教學效率做好鋪墊。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單獨列出,知識切入點進行有規劃的講授,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和語文水平去看待教材,然后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做出一份高校的備課教案。此外,教師備課出了仔細研究教材之外還應當去主動了解學生。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關乎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因此在教師的備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的考慮也是必要的,要以學生為中心,只有他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出來,教學效率才會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課堂問題的提出和設計也需要精心的挑選才能夠有效保障教學效率。在備課方案中設計合理的問題在課堂上實施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的思路跟上教師,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從而進一步能夠啟發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3.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要使每一位學生好學、樂學,必須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一要營造充滿樂趣的課堂氛圍,如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因為玩是孩子的天性,學生游戲的過程也是學習與認知的過程;二要正確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對課堂教學上出現的一些與教學活動無關的行為,教師要在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其負面影響;三要大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合作探究和尋求答案;四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4.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促進有效性教學。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環境對于人們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小學語文的教學要符合教學實際,由于小學階段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心智有待成熟,自制力也往往比較有限,小學語文教學更是需要一定的注意力與理解力,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盡量增加描述性語言的使用,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教師應該對于語文學科的教學充滿熱情,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往往會極大的影響到課堂氛圍的營造與教學效果能否獲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時刻對教學的熱情,對于學生學習的回應也應該保持充足的耐心,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盡量減少批評性語言的使用。在遇到某些探究性問題上,教師不應該以威嚴自居,應該盡量拉近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可以與學生們共同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在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外,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促進了有效性教學。
  結語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積極的進行突破,讓我們的課堂盡量的充滿樸實、蘊含真情、傳遞愛心,讓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逐漸的成為學生自我成長以及自我完善的良好舞臺。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樣可以很好的從細節入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山西省臨汾市西關小學 亢莉. 探究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N]. 發展導報,2019-04-30(017).
  [2]宋桂榮.探析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的教學策略[J].才智,2019(12):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